资源描述
XX县交通运输局 2016 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日期: 2018-12-25 为加强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 ,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公开,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绩效,全面推进绩效评价,根据XX 县财政局有关文件的要求,我局对 2016 年度财政性资金整体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 县交通运输局位于桃花江镇育英巷 27号,设 10个机关股室,分别为办公室、人事教育股、财务股、政策法规股、安全监管股、计划统计股、基本建设股、道路运输管理股、水路运输管理股、监察室。设 20个二级机构,分别为县 道路运输执法大队、县地方海事处、县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站、县公路联合治超大队、县路政中队、桃花江交通运输管理所、修山交通运输管理所、三堂街交通运输管理所、鲊埠交通运输管理所、武潭交通运输管理所、马迹塘交通运输管理所、大栗港交通运输管理所、鸬鹚渡交通运输管理所、沾溪交通运输管理所、浮邱山交通运输管理所、高桥交通运输管理所、石牛江交通运输管理所、牛田交通运输管理所、松木塘交通运输管理所、灰山港交通运输管理所。在职干职工 329 人,行政和参照公务员 13 人,全额事业单位在职人数 312人,人事代理 4 人(其中专技人员 105人、管理人员 14 人,工人 197 人) 二、主要职能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交通运输工作的政策法规,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全县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战略、布局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负责全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负责公路、桥梁、运输站(场)、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管理。负责全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实施对县管公路、经济线路的维修管理;实施路政、港政管理;协同有关部门规划、审批公路两侧(含开发区)的各种建设设施。负责组织交通重点工作项目建设的资金筹集、拨付和监管 三、 整体支出规模 2016年总支出 8386.46万元,基本支出 3425.2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2143.3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591.91万元,办公费用 604.05万元,三公经费 178.34万元);项目支出 4961.20万元。 四、整体绩效评价 (一)交通建设大会战纵深推进 1.高速公路:通过县指挥部调度,红线内施工比较顺畅。益马高速路基完成 90%,桥隧进度过半,第二合同段路面启动;益娄高速路基完成 99%,桥涵及通道完成 90%;马安高速路基完成 80%,仙岗仑隧道进度过半,汤家段大桥完成 T梁 吊装;常安高速已通车;全年共完成投资 24.42亿元。 2.国省干线:在建项目方面,干线公司及项目组科学安排调度、抢抓晴好天气、狠抓施工进度, S230南环线至高桥段工程路基土石方、涵洞、过渡路面全部完成。 S324牛田至大福公路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 S229石牛江集镇绕线工程由石牛江镇人民政府负责,已完成路基工程。计划项目方面,计划统计部门加强部门对接,搞好“盯关跟”,开工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舒塘至牛潭河公路改建工程已完成工可批复、设计招标,预计2月底进行施工图设计评审。 G207武潭镇区段改线工程工可批复所需资料 已报省发改委,正在等待批复,设计招标已经完成,预计 2 月底可进行初步设计评审。 3.站场建设:桃花江公共汽车停保场在原月飞学校旧址建成并投入运营,解决了县城公交车无处停放、充电、保养的“老大难”问题。 XX 汽车东站建设项目已纳入县 PPP 建设项目库,并开工奠基。三堂街汽车站已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营。大栗港汽车站提质改造稳步推进。 60 个钢结构、新式样的农村客运招呼站在桃马线、桃灰线两侧如期建成。 4.水运建设:完成标准化渡船交付 19 艘、渡口改造 15 处,恢复水毁 10 处,渡口安防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县渡运安全更有保障。 5.项目前期: G234谢石线改建工程已由市公路局完成工可编制、评审。灰山港汽车站建设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土地预审 ,并申请纳入省“十三五”规划。桃花江航电枢纽项目已纳入省“十三五”规划。港煤大道项目已纳入省“十三五”规划,并获准 2017年办理前期工作。 6.立项争资与融资:局招商办加强“三库一网”建设,主动开展联系对接,全年共争取国省补助资金 1.9 亿元,我局被评为县立项争资优秀单位。县交发投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加强银行对接,完成融资 6亿元,储地 200 亩,并与国开行达成 13亿元贷款框架协议,我县“十 三五”交通建设资金瓶颈可望打破。 (二 )交通行业管理得到强化 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运输保障。局道路运输管理股、水路运输管理股及各行业管理机构、交管所按照“以客为主、安全第一、服务至上、保障有力”的原则,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严格监管,确保了春运及重要节假日运输平稳有序,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坚强保障。 严格资质审查,夯实安全基础。道路、水路运输业经营资质核查工作扎实开展。执法大队如期完成 6家运输企业、 5家客运站场 2015 年度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估,以及 6家运输企业、5家客运站场、 1家危货运 输公司、 9家驾校、 14 家维修厂(一、二类) 2015年度质量信誉考核,督促企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海事处如期完成全县 3家水运企业、 16 艘出港货船和 111 艘客(汽)渡船年度核查,建立健全了营运船舶台帐,杜绝了经营资质达不到要求的船舶参加营运。 坚持便民高效,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制政府建设,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坚持审委会集体审议和许可前社会公开制度,全年办理行政许可 988 件,其中货运许可 945 项,客车延续经营和报废更新 17 项,经营主变更 25 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 1项,行政许可正确率 达 100%。完成客货营运车辆的年度检验 4539台次,督促经营业户定期检测车辆,保持良好车况,防范行车事故。交通窗口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寓严格管理于周到服务之中,多次获县政务中心“红旗窗口”及市级荣誉称号。 全局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重大处罚案件均实行集体决定和备案制度,并通过减轻行政处罚实名登记、逐级审批和集中审议制度,有效抵制了说情风。我局行政执法工作全年没有引发一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在历次省、市、县检查和评议中得到一致好评,连续五年荣获“全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优秀单位”称号。 落 实三大行动,维护行业安全。结合“安全监管执法年”活动,积极开展“严打严治”和“危化运输专项整治”工作,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三大行动在客运车站、“两客一危”、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水运渡口码头等领域全面铺开,各执法单位共查处各类安全隐患 135 起,纠正各类违章 165起,下达整改通知书 43 份,有力维护了交通运输行业安全。 坚持疏堵结合,整顿市场秩序。深入市场调研,掌握行业动态,积极组织协调,及时化解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以确保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市场秩序总体稳定。同时加大“查黑打非”力度,各 执法单位共查扣非法营运面的车 315 台次,小轿车 76台次,非法货运车辆 486台次,查处违章运输的客运班车 5台次,暂扣牌证 15 张,依法取缔非法营运船舶 4艘。通过整治行动,有效维护了市场公平正义和群众的正当权益。 坚持常态治理,推进公路治超。联合公安、交警部门,组建县公路联合治超大队,全年共检测货运车辆 22000台次,查处违法车辆 826 台次,转卸载货物 15000 吨,责令非法改拼装货运车辆自行恢复 900 台,强制切割恢复原状 280 台,全年给予行政处罚 220 余万元,全县超限超载率下降至 0.3%以内,顺利通过省市 检查验收。舒塘治超站、马迹塘不停车预检系统已建成,科技治超得以强化。 强化路政执法,整治路域环境: 积极协助开展桃益公路、益马高速文家渡互通拆违行动,综合协调各乡镇开展桃马公路集中整治行动,以及县内主次干道户外广告设置和加油(气)站建设秩序整治行动,优化公路通行环境。全年共强制拆除违法建房 9处,违法广告牌 740 处、违法棚亭 294 处,没收移动标牌 110块,清理路障 292余处;规范户外广告 34处、加油(气)站 41 处。取缔(转移)农村公路赶集 15 处、路边加水16处,整治路肩边坡种菜 483 处。同时,加大路损案件的理赔力度,挽回路产损失 17 万余元,路政案件查处率达 98%以上、结案率达 100%。 严格建设程序,强化质安监管。为确保项目建设依法依规,保质保量,局基本建设股加强 开工前的审核把关,狠抓开工后的施工管控,及时协调,严格督查。 质监站通过添置实验设备、完善硬件设施、改进监管方式,严把路基验收关、施工队伍资质审查关、开工报告审批关、施工质量监督关、工程验收关“五关”,强化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对农村公路窄路加宽、扶贫公路、危桥改造、安保工程等所有报监项目实施全程监管,共巡查 218次,发出口头指令 78 次,整改 通知书 12 份,整改合格率 100%。 坚持绿色环保,发展城乡客运。稳步推进节能减排:落实上级要求,对更新营运车辆必须达到欧三标准,对全县 556 台2005年底前注册的黄标车营运车辆,不予年审,逐步淘汰。着力打造“绿色公交”:新建充电桩 30 个,新购电动公交 60 台,公交运行更静音、更环保。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新开县城公交线路 2条,公交网络更加完善。大力发展镇村公交,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灰山港镇新开 3条镇村公交,全镇实现公交全覆盖。全县城乡客运通达率已达 99%,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完成 5062名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诚信考核工作,通过严格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同时,我县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中心已在执法大队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方便了我县驾驶员在家门口考证。 (三)交通运输队伍有新气象 2016 年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关键之年。我局严格遵循县委县政府大改革、大交通的发展思路,稳妥推进机构改革,主动加强沟通对接,认真组织“三定”方案的起草上报和修订,及时完成了机构搬迁、资产划转和人员稳控等工作,确保了平稳有序。通过改革,规范了机构设置,解决了职能交叉,落实了综合执法,交通队伍得 到发展壮大,站房建设逐步加强,人员配备更加完善,基层站所工作环境焕然一新,新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已经形成。同时,通过举办行政执法知识竞赛、组织法制、财务、办公室业务集中培训、七五普法学习等活动,着力加强交通队伍建设,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四)其他中心工作稳步推进 以群众身边的 10个重点问题整治、“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等整治和条例准则宣贯为抓手,狠抓党风廉洁和作风建设,交通队伍风清气正;以“两学一做”“结对帮扶”等专题活动为抓手,强党建、促发展,党务工作、精准扶贫 工作被评县优秀;坚持全局动员、全天值守、全面巡查,全力迎击历史罕见暴雨,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受县表彰;坚持指导帮扶并重,主动 为 县航运公司、县运输服务公司排忧解难, 确保了企业正常运转和基本稳定。 其它中心工作如统筹城乡发展、小康社会建设、 人居环境整治、党务政务公开、改善民生、创卫、农清、县长热线、应急管理、计划生育、女工工会工作等都因领导重视、措施扎实,成效明显,多次受到县主管部门的好评和奖励。 二、存在主要问题与困难 1.交通建设方面,筹资压力仍然较重,交通项目建设除争取省补资金外,大部分资金仍需 县级自筹;项目征拆滞后,施工环境不优,影响在建项目施工进度。 2.行业监管方面,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形势严峻,道路运输、水上交通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隐患部位,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启动后各方利益博弈比较激烈,存在较大稳定风险。 3.自身建设方面,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匮乏;个别人员作风散漫,纪律不强,迟到早退、上班时间玩游戏、搞网购、执法时着装不规范等现象仍有发生。个别部门负责人内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不敢担当,不敢碰硬,没有尽好责任。 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指导。要加强领导 ,明确责权,统筹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进度安排,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加强部门协调,强化规划的指导和针对性,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