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的逻辑.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减税的逻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减税的逻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减税的逻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减税的逻辑.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19年 03月 07日 宏观 经济 减税的逻辑 宏观 专题 潘向东(首席经济学家) 证书编号: S0280517100001 刘娟秀(分析师) 证书编号: S0280517070002 邢曙光(联系人)证书编号: S0280118060007 郑嘉伟(联系人)证书编号: S0280118070016 陈韵阳(联系人) 证书编号: S0280118040020 为什么要减税?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来源有结构性和周期性两方面因素,那么稳增长就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减税则可以同时从解决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来实现供给需求双扩张,从而达到生产扩张,但通胀温和。从需求端看,减税可以刺激企业投资,扩张需求。从供给端看,减税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存量增速、 TFP 增速提升潜在经济增速,扩张供给。 减税的阻力在哪? 既然减税有那么多好处,那为什么很少有国家能大规模减税?因为减税存在阻力。第一,支出约束。由于支出端硬约束 ,很难进行减税。第二,债务风险。在支出无法削减情况下,减税将带来债务增加,不仅如此, 李嘉图等价的限制,以及 发行债务带来的市场利率上升可能对居民、企业支出产生挤出效应 。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中国无法减税,因为我们的支出还有一些削减空间,货币政策配合下的国债发行,必要时是可以使用的。 减税的规模的有多大? 2019 年两会将启动增值税降税第二轮改革,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税率降至 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 10%税率降至 9%,保持 6%一档税率不变,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根据 2018 年我国增值税收入,可以推算出 2019 年增值税将会按照悲观、中性和乐观三种情形下预计增值税规模在 6.3-6.7 万亿元区间,这样测算出来 16%增值税税率下调一个百分点降税规模在 2145-2270 亿元, 10%档增值税下调一个百分点降税规模在909-963 亿元,总计减税规模在 7300-7800 亿元左右。 减税有什么影响? 2019 年增值税减税幅度率高于市场预期,尤其是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 10%税率降至 9%, 未来 将会三挡并两档,最终向 6%档靠拢,根据我们测算,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税率降至 13%,平均将会 增厚净利润8.01%,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 10%税率降至 9%,平均将会增厚净利润 3.3%,采掘、商贸、化工、计算机、纺织服装、通信行业将是增值税减税最大受益者,其中化工、采掘、建筑装饰、医药生物、汽车制造业实际减税规模都超过百亿。整体显示,增值税减税对上游制造企业利润增厚幅度最为明显,采掘和化工净利润增厚幅度达到 13.99%和 10.95%,下游的食品饮料、汽车制造等受益影响较弱,净利润增厚幅度分别为 6.03%、 6.9%。根据测算,此次降税有望推动制造业企业净利润总额增加 989.80 亿元,交通运输业 等净利润总额增加 84.99 亿元。 风险提示: 政策落实不及 预期 相关 报 告 宏观报告: 合理调整经济发展目标,强化就业优先的宏观政策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9-3-5 2019-03-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目 录 1、 为什么要减税? . 3 2、 减税的阻力在哪? . 6 3、 减税的规模的有多大? . 6 4、 减税有什么影响? . 8 4.1、 对工业制造业企业影响 . 9 4.2、 对房地产行业影响 . 10 4.3、 对商贸零售行业影响 . 10 4.4、 建筑行业影响 . 11 4.5、 对金融行业影响 . 11 4.6、 对生活服务行业影响 . 11 5、 小结 . 12 图表目录 图 1: 中国经济下行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 . 3 图 2: 减税可以实现供给需求双扩张 . 4 图 3: 2010年之后资本存量增速大幅下滑 . 5 图 4: 增值税降税后商贸企业利润理论增幅 . 11 表 1: 增值税应税行为 . 7 表 2: 增值税改革之后应税行 为 . 7 表 3: 增值税税率变动对增值税收入影响 . 7 表 4: 增值税减税对各行业影响 . 9 2019-03-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 2 万亿元 ;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的税率降至 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 10%的税率降至 9%; 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 16%; 等等。 2019 年我国 减税规模较大,但 也有人认为 不及市场预期。 那么 , 为什么要减税? 为什么 减税 规模会受限, 即 减税 阻力在哪? 2019 年 减税规模 到底 有多大?减税有什么影响? 1、 为什么要减税? 税收 是 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 工具 ,减税的原因要从中国经济下行 压力 的来源 说起。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我国经济 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 图 1 很 好 地描述 了 中国目前的 经济 形势。所谓结构性 问题 是指 , 我国技术进步 放缓,制度改革红利消退, 激励兼容机制破坏, 劳动力 减少,以及 土地、资源、环境约束加强 等 ,这些 决定了中 国经济 长期下行趋势 。周期性 问题是 相对短期 的 , 指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导致资本回报率下降 、企业投资动力不足引起的经济周期向下 ,以及一些部门 债务风险 较高需要去杠杆,引起的金融周期向下。 图 1: 中国经济 下行 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 资料来源: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既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来源 有 结构 性 和周期性 两方面 因素,那么 稳增长就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从 解决 结构性 问题 来 稳增长 , 起效慢 ,但 却是 稳增长的根本方式,相反,从解决周期性 问题 来稳增长,起效快,但是只能熨平经济波动,无法使经济长期增长。而减税则 可以同时 从解决结构性 问题 和周期性 问题 ,来实现供给需求 双 扩张,从而达到 生产 扩张,但通胀温和 (如 图 2 所示) 。 2019-03-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图 2: 减税可以实现供给需求双扩张 资料来源: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从需求端看,减税可以刺激 企业 投资 , 扩张需求。 企业是否 投资由投资回报率决定 , 而投资 回报率 和 技术进步、劳动力供给 等 正相关,但是和资本存量、融资成本、税收 等 负相关,技术进步、劳动力供给改变比较困难,目前中国提高投资回报率主要从资本存量、融资成本、税收着手。 去产能可以通过两个渠道提高投资回报率,一方面, 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作用下, 去除一部分 产能 ,自然提高 投资 回报率,另一方面 ,破除一部分落后产能, 保留先进产能,从而 提高 投资回报率 。 自 2018年下半年,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从做减法转向做加法,通过 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三支箭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通过减税增加企业利润 ,这些也会提高投资回报率 。2019 年的政策仍是 2018 年下半年的延续,去产能 放缓 ,加大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税费,来提高 投资回报率 ,从而刺激企业扩大生产、投资。 在 稳需求来 方面 ,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各有优劣。减税的优势有:第 一 ,相比政府,企业的 投资效率 更高。 第二, 减税不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而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即使定向货币政策,也无法完全控制货币流向,这将增加债务风险、汇率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等金融风险。第 三 , 降低企 业债务风险 。 中国企业债务风险较大, 减税有利于降低企业债务风险。 另外, 前期的经济刺激政策使政府债务大量积累,不加税情况下,扩大基建投资 还 会增加政府债务风险 。 增加 政府 支出的优势有:第一,增加政府支出在程序上更快 。 第二,经济衰退境况下 ,居民和企业的边际支出倾向下降,而政府不存在这个问题。 第三,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重要性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乘数效应, 即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动一单位带来的整体收入变动幅度, 增加政府支出乘数大于减税 乘数 。 仅从短期稳增长 效果 来说,增加政府支出的优势是大于减税的,但 2019 年 政府 工作报告显示 ,政府 支出 增加 幅度 不如 市场预期 ,这是因为政府明白中国经济下2019-03-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不仅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 根据我们用生产函数法的测算, 2012 年之后,中国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但是经过 2015 年以来的去产能,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的幅度已经很小,未来几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只有 5%-6%。在不解决结构性问题之前,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稳增长,最后带来的只是债务风险和通货膨胀。 如果考虑到对供给端 或者潜在经济增速 的影响,减税的优势就比较明显了 ,因为减税不仅可以扩张需求,还可以提高潜在经济增速,扩张供给。 首先, 减税可以提高资本存量。 在折旧率确定情况下,影响资本存量的是投资。减税刺激企业增加的投资,是短期需求,也会形成资本存量,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们用 永续盘存法对中国资本存量及其增速进行了测算,发现 2010 年之后资本存量增速大幅下降。 另外,我们通过对中国 经济 增速影响因素拆分发现,资本存量增速对中国经济 增长的贡献占 了绝大部分, TFP 增速和劳动力增速的贡献已经很小,如果 能够提升资本存量的增速,中国潜在经济增速可能扭转下行趋势。中国人均 GDP 还不到一万亿美元, 在技术进步难以大幅提升,劳动力增速不断下滑情况下, 仍需要 大规模投资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速,而减税则是重要的激励方式。 图 3: 2010 年之后资本存量增速大幅下滑 资料来源: Wind,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其次,减税可以提高 TFP 增速。 影响 TFP 增速的有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配臵效率 等。 我们测算的 近几年中国 TFP 增速趋于 0, 这主要是资源配臵效率下滑引起的, 未来几年 TFP 可能会负增长。比 我们 更悲观的是,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 The Conference Board, 2014)认为, 2007-2012 年中国 TFP 增速就已经连续为负。 减税可以提高企业利润,进而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 、 进行人力资本积累 ,提高 TFP 增速。 另外, 绝大部分税收是扭曲税,改变了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降低了资源配臵效率,减税本身就有利于提高资源配臵效率 。 结构性减税,还可以引导资源流向高效率部门, 进一步 提高资源配臵效率,进而提升 TFP 增速。 可见,减税不仅可以用于短期逆周期调节,也是 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不仅可以用于熨平经济波动,还可以用来提升经济长期增长 潜力 ,可以通过供给需求双扩张,实现产出 增加 的同时,通胀 温和 。 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资本存量增速 2019-03-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6- 证券研究报告 2、 减税的 阻力 在哪? 既然减税有那么多好处, 那 为什么 很少有 国家 能 大规模 减税? 因为减税存在阻力。 第一,支出约束。由于支出端 硬约束,很难进行减税。支持减税的一个理由是,根据 拉弗曲线 理论,减税可以通过刺激经济扩张实现税基的扩大 , 最 达到 税收增加。这仅仅是理论上的, 而且更适合长期情景, 经验 研究 并不支持 拉弗曲线 理论。 美国1980 年代 的减税 消除了 “滞胀”,但 结果 却是财政赤字 大幅上升 。 第二, 债务风险 。 在 支出无法削减 情况下 , 减税 将 带来债务增加 。 不仅如此 ,发行 国债 带来的市场利率上升可能对居民 、企业 支出产生挤出效应。 另外,李嘉图等价限制下,发行国债和加税的效果是一样的,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增加储蓄、减少开支,应对未来的增税,这也是发行国债对经济的挤出效应。 由于美元国际铸币税的存在,国际资本对美债的购买,一方面 可以不断地为美国提供融资, 使美国债务风险很小,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利率,进而导致美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较低。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还不够,中国国债发行面临的困难 要 比美 债 大很多。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中国无法减税 ,因为 我们的支出 还有一 些 削减空间, 对于国债发行的挤出效应也不必过度担心,一方面,货币政策配合下的国债发行 , 作为跨时空优化资源配臵的工具,必要时是可以使用的;另一方面, 也 不用过度担心李嘉图等价 的限制 ,由于企业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或者缺乏金融工具平滑支出,李嘉图等价 至少 短期内不成立。 3、 减税的规模的有多大? 两会报告明确 2019 年稳增长将更加依赖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一个重要着力点就在于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注重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 2019 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 2 万亿元,结构性减税方面主要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税率降至 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 10%税率降至 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 6%一档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关于增值税改革,最早源于 2016 年 3 月 23 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以财税 2016 36 号文(以下简称 36 号文)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各项具体实施办法。明确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增值税范围后的具体细则,并对现行关于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和邮电通信业的增值税规定做出了修订。 36号文中自 2016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至此,增值税将全面替代营业税,覆盖原来适用营业税的 所有行业。 36 号文第三章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了 6%、 11%和 17%三档税率以及零税率,具体适用如下表所示。征收率一般为 3%,主要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36 号文中规定的增值税应税行为被分为三个大类:销售服务;销售无形资产(新增);销售不动产(新增)。其中,销售服务细分为七个类别:交通运输服务、邮政服务、电信服务、建筑服务(新增)、金融服务(新增)、现代服务、生活服务(新增)。 除了上述新增的分类外, 36 号文对部分原有分类进行了调整(例如,原归入现代服务业中文化创意服务商标和著作权转让被归入销售无形资产大类)。对无形2019-03-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7- 证券研究报告 资产进行了更加宽泛的定义,连锁经营权、会员权、网络游戏虚拟道具、域名等资产出售也被明确纳入增值税范畴。具体的税目分类如下: 表 1: 增值税应税行为 税率 缴税行业 17% 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11% 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 6% 提供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销售土地使用权以外的无形资产 零税率 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特定跨境应税行为 资料来源:财政部官网,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2018 年末,国内增值税缴税规模达到 61529 亿元,超过所得税成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因此增值税政策变化备受市场关注。根据十九大精神, 2018 年 5 月 1 日开启增值税第一轮改革,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 17%降至 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 11%降至 10%。增值税前两档分别下调 1 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增值税三项改革 2018年 5-12 月减税规模约 2700 亿元,制造业减税占 35%。 2019 年两会将启动增值税降税第二轮改革,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税率降至 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 10%税率降至 9%,保持 6%一档税率不变,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根据 2018 年我国增值税收入,可以推算出 2019 年增值税将会按照悲观、中性和乐观三种情形下预计增值税规模在 6.3-6.7 万亿 元 区间,这样测算出来 16%增值税税率下调一个百分点降税规模在 2145-2270 亿元, 10%档增值税下调一个百分点降税规模在 909-963 亿元,总计减税规模在 7300-7800 亿元左右。 表 2: 增值税改革之后应税行为 2018 年增值税调整后税率 2019 年增值税改革后税率 缴税行业 16% 13% 工业,制造业,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或进口货物(另有列举的货物除外);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10% 9% 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气、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粮食、食用植物油;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 6% 6% 提供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销售土地使用权以外的无形资产、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商务辅助服务等其他现代服务;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居民日常服务等其他生活服务 零税率 零税率 国际运输服务、航天运输服务、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相关服务; 财政局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服务 资料来源:财政部官网,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表 3: 增值税税率变动对增值税收入影响 2019-03-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8- 证券研究报告 2018 年增值税(亿元) 预计 2019 年增值税增收规模(亿元) 原税率 占比 税率下调 1%对增值税收入影响(亿元) 61529 67128(乐观保持9.1%增长) 16% 54.15% 2270 10% 14.35% 963 6% 31.50% 3524 65220(中性保持 6%增长) 16% 54.15% 2207 10% 14.35% 935 6% 31.50% 3424 63374(悲观保持 3%增长) 16% 54.15% 2145 10% 14.35% 909 6% 31.50% 3327 资料来源:中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一周年评估报告,财政部官网,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注:“ 占比”数据来自 中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一周年评估报告 , 中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一周年评估报告主要根据 OECD( 2012) 和 Reckon LLP( 2009)增值税税基测算方法,从国民核算基本账户入手,采用自上而下方法,以最终消费支出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相应调整。 4、 减税有什么影响? 根据 我们 测算 ,将 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税率降至 13%,平均将会增厚净利润8.01%, 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 10%税率降至 9%,平均将会增厚净利润 3.3%,采掘、商贸、化工、计算机、纺织服装、通信行业将是增值税减税 最大受益者, 其中化工、采掘、建筑装饰、医药生物、汽车制造业 实际 减税规模都超过百亿 元 。整体显示,增值税减税对上游制造企业利润增厚幅度最为明显,采掘和化工净利润增厚幅度达到 13.99%和 10.95%,下游的食品饮料、汽车制造等受益影响较弱, 净利润增厚幅度 分别为 6.03%、 6.9%。根据测算,此次降税有望推动制造业企业净利润总额 增加 989.80 亿元, 交通运输业等净利润总额增加 84.99 亿元 。 2019-03-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9- 证券研究报告 表 4: 增值税减税对各行业影响 行业 增值税率 ( %) 应交增值税(亿元) 减税规模 (亿元) 净利润增厚规模 (亿元) 净利润增厚幅度 ( %) SW 采掘 16 1183.51 196.38 147.28 13.99 SW 商业贸易 16 310.49 51.52 38.64 11.16 SW 化工 16 1260.84 209.21 156.91 10.95 SW 国防军工 16 72.91 12.10 9.07 9.85 SW 计算机 16 217.25 36.05 27.04 8.41 SW 纺织服装 16 134.38 22.30 16.72 8.27 SW 有色金属 16 264.61 43.91 32.93 7.74 SW 医药生物 16 635.48 105.44 79.08 7.70 SW 家用电器 16 419.69 69.64 52.23 7.41 SW 机械设备 16 386.88 64.19 48.15 7.38 SW 建筑装饰 16 817.47 135.64 101.73 7.29 SW 电气设备 16 281.83 46.76 35.07 7.24 SW 电子 16 342.96 56.91 42.68 7.15 SW 汽车 16 647.33 107.41 80.56 6.90 SW 轻工制造 16 161.50 26.80 20.10 6.20 SW 食品饮料 16 371.68 61.67 46.25 6.03 SW 建筑材料 16 156.75 26.01 19.51 5.64 SW 钢铁 16 288.06 47.80 35.85 4.87 SW 通信 10 162.98 14.95 11.21 8.61 SW 农林牧渔 10 79.23 7.27 5.45 2.52 SW 房地产 10 509.70 46.76 35.07 1.97 SW 公用事业 10 227.44 20.87 15.65 1.94 SW 交通运输 10 255.89 23.48 17.61 1.46 资料来源: Wind,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4.1、 对工业制造业企业影响 由于工业制造业 自 2018 年 5 月 1 日税改以来 一直按照 16%缴纳增值税,之前的营改增未调整其增值税率,但是随着增值税改革,降税有望推动制造业利润总额回升。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不同,抵扣和受益的规模也不同,制造业上游企业购入的动产机器设备、生产线等可以作为进项税抵扣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新增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则无法作为进项抵扣。 从绝对规模上看,上游制造业中 化工和采掘应缴增值税税额 最高, 分别达到1260.84 亿元和 1183.51 亿元, 远高于其他上游制造业 ; 中游制造业中,电子设备制造业 、 计算机两个行业应缴增值税税额最高,分别达到 342.96 亿 元 、 217.25 亿元,远高于中游其他制 造业;下游制造业中建筑装饰承担了制造业行业中最高增值税额,达 817.47 亿元,其次为 汽车和生物 医药制造业, 分别达到 647.33 亿元、 635.48亿元。 此次增值税率由 16%下降至 13%,根据 上市公司 2017 年财报 数据测算,制造业全行业增值税下降约 1319.74 亿元。其中上游下降约 597.24 亿元,中游下降约303.94 亿元,下游下降约 418.56 亿元。下降绝对值最大的行业分别为 化工、采掘、建筑装饰、 汽车制造 、生物医药 ,分别下降 209.21 亿元、 196.38 亿元 、 135.64 亿元、 107.41 亿元、 105.44 亿元。 此次降税总共有望推动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 增厚幅度 8.01%,受利润基数影响,上、中、下游分别回升 12.47%、 7.41%、 5.68%, 采2019-03-07 宏观经济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0- 证券研究报告 掘、商贸、化工、国防军工 利润 增厚 幅度最大, 分别达到 13.99%、 11.16%、 10.95%、9.85%。 总之, 增值税降低税率,将会使绝大部分有大额资本支出(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购臵或建造)制造企业增值税额度有不同程度下降, 通过增值税减税政策有望提升 2019 年 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以此来对冲房地产投资增速 下滑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 4.2、 对房地产行业影响 房地产业具有开发周期长、重资产、复杂化、资金占用量大等特点, 36 号文对房地产老项目和老不动产制定了相关过渡政策 可选择适用 5%征收率的简易计税方法。营改增后,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不动产的购臵价格一般占房地产销售价格的比例较大,则在此过渡政策下,短期内房地产企业增值税税负将会基本维持稳定或小幅上升。 但从长期来看,房地产新项目主要适用 10%的税率,整个房地产上市公司应缴增值税规模为 509.7 亿元,降低一个百分点,将减税规模达到 46.76 亿元,增厚企业利润幅度为 1.97%,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利润增厚水平,且房 地产开发成本中的人工成本、融资成本构成占据一定比重,在人工、利息支出不能带来进项税额抵扣的情况下,未来该行业的增值税税负并不会显著下降,反而可能有所增加。 考虑到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以及不动产投资带来的保值增值效果,增值税降低后不动产抵扣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业房地产的销售,短期内会使该类型企业的增值税负明显降低。但是从房地产业从税基和税率的角度看,增值税降低一个百分点对行业的税负影响较小。 4.3、 对商贸零售行业影响 增值税下降对毛利率低、费用率高,也就是说对净利率低的行业利好明显,这对零售板块净利率徘徊在 3%上下的行业利好明显,这次降税 商贸 零售行业由 16%增值税受惠调整至 13%,降税效果留存在行业内,则对行业整体净利提升大概在2.56%左右。零售行业各细分行业龙头对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强,行业有望将部分降税效果留存在行业内,建议关注收入规模居前的各细分行业龙头,我们按 2017 年年报计算有望对个股利润提振:苏宁易购 102%、中百集团 122%、步步高 38%、百联股份 22%、红旗连锁 19%、跨境通 17%、永辉超市 16%、家家悦 14%、天虹股份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