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自遣》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春宵自遣》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春宵自遣》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宵自遣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春宵自遣 唐代:李商隐 原文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赏析 首联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遗 ”字极佳,与诗题 “自遣 ”相互呼应,与下文中的 “念 ”字形成掎角之势,暗寓诗人面对春秋代序,生发出迟暮之感的喟叹。 颔联与颈联主要描写春日的宁静之美。神秘的夜幕下,万籁俱寂的大自然宁静却不死寂,它有泉声、风声,亦有月光的流动,它与白日一样蕴含着无限的生机。 “任 ”字有气韵,一写听任自然之妙,二写诗人的萧散和闲适。 尾联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陶然幽居 “恃琴酒 ”,可以暂时忘却红尘俗事。 “忘却在山家 ”,表面上看,诗人摆脱了世事纷乱,从而内心从容、恬静、舒适、安详。 春宵自遣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这首诗层次分明,围绕诗题层层展开。诗中虽处处见隐者风貌,然诗题中 “自遣 ”二字却暴露出诗人并非甘心情愿地置身红尘之外,景物的幽静更彰显心境的苍凉。竹影风声,月夜花香,幽泉潺潺,径斜苔荒,在幽境与琴酒间颇有悠然自得之趣。但因 “地胜 ”而暂忘 “尘事 ”,因 “琴酒 ”而 “陶然 ”山家,这种 “自遣 ”是所谓举杯浇愁,并非真能超然物外。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 )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 ”,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 “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 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