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书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冬夜书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冬夜书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冬夜书怀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冬夜书怀 唐代:王维 原文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赏析 本诗借景抒情,以冬夜的肃杀衬托自己途失意的萧索。又以丽服、朱灯与颓颜、华发的对比,表现诗人无奈的迟暮心情。 不是真写自己老迈无用,顾影自惭,而是写自己不受重用,与执政者的心意相左。王维早在天宝十一年即为吏部郎中,而至天宝末,转为给事中,官阶并未升迁。据旧唐书 李垣传: “杨国忠秉政,郎官不附己者悉出于外。 ”当时,被排挤出朝廷的有 “尚书十数公 ”,而同时启用了一批归附于杨国忠的年轻人。王维虽未外调,但给事中是谏官,在杨国忠一手遮天的极权统治下,可谓无言可进,无言可采。诗人的孤独与苦闷之情,只能在诗中作委婉的流露。 天宝年问,李林甫和杨国忠先后当政,王维对这两个反动腐朽的冬夜书怀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政治集团都有所认识,不愿同流合污,但 既然在朝为官,也不能不与其敷衍周旋。诗人内心极其苦闷,身在朝廷,心存山野。在这首诗中,他叹老嗟卑,惭愧无用,却隐隐地流露出对当朝援引朋党、年少竞进的不满。诗从他人值省中起笔,写寒夜漫长,漏滴声声,宫外草白霜凝,木衰月清。这萧条冷寂的冬夜景色,更加强了诗人的迟暮之感。五六句自绘其形,丽服与衰颜、朱灯与华发相互映照,对比鲜明。言简韵促,寓慨深沉。 王维( 701 年 761 年,一说 699 年 761 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 “诗佛 ”之称。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 721 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 400 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