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2019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分析 报告 2019 年 6 月 前言 2018 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取得不平凡的成绩。据中国海关统计, 2018 年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验放的进 出口商品总额为 1347 亿元,同比增长 50%。这一年,我国成功 举办首届世界海关大会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设 22 个 城市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普惠享受跨境零售进口监管 政策,支持综试区大胆探索、创新发展,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便利化和业态创新。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入升级发展阶段。 成都市积极响应国家 “ 一带一路 ” 倡议,围绕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 “ 一干 多支、五区协同 ”“ 四向拓展,全域开放 ” 战略部署,立足市委、 市政府全面加快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定 位,2018 年成都市加速探索内陆城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 应用新场景、转型新路径的步伐。结合成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 展实际和消费腹地优势,以 “ 一府一都三中心 ” 为建设目标,以 汇聚全球优质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资源为核心突破点,积极构建西部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初步建成并运营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 1 务资源中心,形成了产业定位更加明确、线上线下协同发展、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业务发展方式不断创新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色,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 “ 成都经验 ” 。 为系统梳理和反映 2018 年成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成都市商务局组织编写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 2018 年 ) ,分析 2018 年成都跨境电子商务总体情况、主要数据和发展特点,为成都广大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在报告编写过程中,成都海关、四川邮政、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成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等部门和单位提供了相关文件和部分数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受当前发展阶段及客观研究条件限制,本报告中难免存在误差及争议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19 年 6 月 2 目录 概述 .5 1. 服务资源引领成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5 2. 2018 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超 110 亿元 .6 3. “ 一府一都三中心 ” 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7 第一章 跨境电子商务出口 .11 1.1 零售出口品类向高技术产品倾斜 .11 1.2 传统产业出海更加重视品牌打造 .14 1.3 B2B 出口借力 “ 一带一路 ” 相关合作 .17 1.4 人才智库建设实践校企合作培育模式 .21 第二章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 .24 2.1 激发 60 亿元跨境电商进口市场 .24 2.2 形成一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业态 .30 2.3 培育一批跨境电商进口平台 .39 2.4 推动全流程通关监管创新 .42 第三章 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 .44 3.1 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投入使用 .44 3.2 空铁双港增速均超 20% .53 3 3.3 第三方跨境支付加速汇集 .55 3.4 跨境电商专业培训常态化开展 .57 第四章 “ 两个平台 ” 建设情况 .60 4.1 成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60 4.2 跨境电商线下产业园区 .65 第五章 政策与经验 .72 4.1 针对发展痛点制定相关政策文件 .72 4.2 提高办事效率创新行业监管模式 .74 4.3 深度挖掘数据建立统计监测体系 .76 4.4 组织交流活 动营造活跃发展氛围 .77 附录一 国家跨境电子商务政策一览 .81 附录二 成都市相关政策文件 .85 附录三 成都市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名单 .104 概述 1. 服务资源引领成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成都市跨境电商的发展已有 10 年历史。 2009 年开始,成都就有制造企业和卖家通过邮政小包的形式试水跨境电商,将成都商品卖向全球。 2014 年,四川卖家通过 eBay 平台实现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交易额相比 2009 年增长了 275%,西南地区跨境电商逐渐形成规模。 为紧抓国家 “ 一带一路 ” 和 “ 向西向南开放 ” 的战略发展机 遇,将成都打造成为我国进出国际电子商务市场的 “ 西大门 ” , 2015 年 11 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 “ 一府一都三中心 ” 的跨境电商发展思路。 2016 年 1 月 6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 12 个城市新设一 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都位列其中。同年 7 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 成都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建成 “ 基站 ”“ 动力 ”“ 中继 ” 三位一体的成都跨境 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8 年,成都跨境电商开启服务生态补链进程,通过大力集聚和培育跨境电商服务资源,将制造端与消费端深度串联,引培服务资源成为成都打造跨境电商核心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同年 10 月,成都市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核心载体 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正式揭牌、启用。成都跨境电商驶入服务资源引领的发展新航程。 2. 2018 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超 110 亿元 2018 年,成都市对外贸易持续繁荣。根据成都市统计局公 布的数据,成都市 2018 年全年实现进出口额 4983.2 亿元 ( 人民币,下同 ), 增长 26.4%,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 83.8%。其中出口额 2746.9 亿元,增长 33.0%, 进口额 2236.3 亿元,增长18.5%。 2018 年全年,成都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超 110 亿元,同比 增长 100.36%( 详见图 1) 。其中,进口 60.39 亿元,出口 49.61 亿元。成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与正在对接的 跨境电商企业近 400 家;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申报 213.36 万 单,申报货值 6.76 亿元人民币,与 2017 年同期相比,申报单量与申报货值分别增长 681.3%和 672.9%。其中通过平台申报的出 口商品以女鞋和工艺制品为主,出口目的地国主要为美国、英 国、德国、荷兰和法国等地;进口商品以奶粉、红酒和保健品为 主,来源地主要为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地。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增速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图 1 2015-2018 年成都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成都市商务局 3. “ 一府一都三中心 ” 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018 年,成都市抢抓新时代 “ 一带一路 ” 建设重大机遇, 以构建西部最优产业生态圈为目标,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发展。通 170.6% 110.0 138.7% 100.4% 54.9 23.0 8.5 过集聚全球优质跨境电商资源、打造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引育各类跨境电商主体、构建跨境电商人才培育体系等 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了 “ 一府一都三中心 ” 的产业发展格局。 ( 1) “ 创业天府 ” 进军跨境电商中线产业走廊 一方面,创业天府激活跨境电商创业热潮。 2018 年,在成都市新注册成立的外贸进出口相关主体中,跨境电商相关主体占比超过 20%,主要涉及供应链、物流、营销及代运营等多种类型企业。另一方面,广州、深圳等跨境电商起步较早的城市正面 临创业成本高、人才流失等困境,以前海云途、全和悦等为代表 的企业正在将运营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迁往人力成本更低、创 业政策更优的成都 ,或在成都建立分公司。我国正形成一条贯穿 成渝、武汉、沪杭地区的跨境电商中部地区产业走廊,成都将成 为该走廊西端的产业门户枢纽。 ( 2) “ 消费之都 ” 驱动本土跨境平台竞相发展 2018 年,成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6142 元,同比增长率为 8.8%, 增速超过北京,与上海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6801.8 亿元,同比增长 10.0%。在消费水平上升的基础上,成都消费者跨境网购愿望强烈,成都市消费者全年共访问各 大进口跨境电商网站 3.96 亿人次,访问主要境外电子商务网站 6682.33 万人次。在成 都市的积极培育下,本土跨境电商零售进 口平台和跨境 O2O 体验店模式得到较快发展。环球云仓通过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打造跨境进口合规模块,解决本土 O2O 体验店货源问题;宝妈环球购将跨境母婴体验店模式推出成都,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出店铺 1500 余家。 ( 3) “ 模式创新中心 ” 探索外贸增长新方式 一方面,跨境电商企业努力探索提质增效新模式。以环球云仓为代表的 “ 自营 +B2b2C” 模式在扩展商品流通渠道的同时帮助跨境 O2O 体验店合规化;以欧魅、欧露姿等女鞋品牌为代表的 “ 买家定制 ” 模式快速打响品牌海外知名度;以四川天一云为 代表的 “ 综合服务 ” 模式通过提供集资源整合、论坛培训、营销 工具等于一体的卖家综合服务,打造四川卖家联盟;以伊藤洋华 堂为代表的 “ 电商 +跨境 +到家 ” 模式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另 一方面,专项政策鼓励跨境电商模式创新。成都市首创将产业园 区与专业楼宇相结合的模式,集聚跨境电商服务资源;设立人才 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训模式;鼓励发展电子商务虚拟 产业园区,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 4) “ 应用服务中心 ” 促成全球跨境电商生态 成都市已建成全国首个以集聚服务资源为核心的 跨境电商产业地标 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该中心具备招商引资、双创孵化、营销推广、统计监测及人才服务五大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