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 报告 2019 年 10 月 16 日 通信 平台化经营的 5G时代,运营商如何设计套餐 Table_Main Table_Title 评级:增持(维持) 分析师:吴友文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8050001 电话: 021-20315728 Email: wuywr.qlzq 研究助理:周铃雅 Email: zhoulyr.qlzq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114 行业总市值 (百万元 ) 1504379.33 行业流通市值 (百万元 ) 598169.23 Table_QuotePic 行业 -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三大运营商 2019 年中报分析: 流量收入接近拐点, 5G 开启改革预期 2019.8.24 2019 年度策略: 5G:改革、机遇和改变 2018.12.24 2019 中期策略: 5G 进程下的自主可控和终端产业机遇 2019.6.5 边缘计算系列报告之一: 5G 边缘计算时代的新入口 小基站 2019.2.27 边缘计算系列报告之二: 5G 边缘计算将助力物联网场景应用 2019.3.5 边缘计算系列报告之三: 5G 边缘计算将引发算力 产业格局巨变 2019.3.26 通信测试, 5G 时代的卖水人 通过Keysight 看全球测试产业步入多维增长时代 2019.2.14 闻泰科技:安世整合启新起点,双翼助力 WingTech 腾飞 2019.4.2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电信运营商在通信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其经营战略的变化与产业链细分领域的景气度密切相关。而运营商的套餐设计又将指引着其营收规模、竞争战略、及产业发展趋势。 自 2019 年 9 月 29 日起 , 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 5G 套餐预约活动,截止至 10月 15 日中午,预约量已超过千万, 5G 套餐即将问世。本文以运营商套餐作为切入点,对比分析 4G 套餐情况,对 5G 时代运营商的套餐设计、商业模式、产业趋势进行了设想与展望 。 5G 时代,运营商的角色从信息运营商转变为平台运营商。 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支撑着运营商业务内容逐渐丰富, 5G 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低功耗、广覆盖、高容量等多方面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网络拥塞、网络服务不稳定等问题,促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跨越式发展,形成泛在的 5G 生态圈。我们认为, 5G 时代,大量的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应运而生,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运营商将由信息运营商转变为平台运营商,把通信网络与下游应用 充分结合,在深耕现有市场的同时,抓住产业融合机遇开辟新的市场业务空间 。 业务增速放缓与政策要求提速降费,内外因同时倒逼运营商改革与业务创新。 从内部因素看 ,电信行业移动流量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同时语音收入大幅下滑, 4G 用户增速放缓,整体趋于饱和,用户 ARPU 值下降的同时DOU 值正急速上升; 从外部因素看 ,“提速降费”要求正进一步深化, 2019年 8 月,相关主管部门要求运营商压降销售费用,运营商营销政策出现大变革,“提速降费”是政府对公众的承诺和给予的红利,对运营商而言则是倒逼改革和业务创新的催化剂,运营商既需要遵从 政策导向和保证业绩平稳间取得平衡,更需要在技术、产品、服务方面革新。 我们认为,面对这样的“内忧外患”,将驱使运营商由过去的粗放式管理演进为精细化管理,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积极构建 5G 物联网生态体系,对目标客户进行精确细分,丰富产品体系和计费方式,创新 5G 套餐模式,深化网络挖潜,提升网络利用率,加强资源共享,努力降低单位造价,从而提升自身盈利能力 。 5G 套餐设计将根据市场发展程度逐步创新,将经历三个阶段,目前仍处于用户迁移期 。 5G 市场将是一个从简到繁、由浅至深的发展过程, 与 5G 网络 的 发展 相匹配。 从技术的应用功能来看 ,最先实现大规模商用的是增强型宽带,其次是高可靠低延迟、切片技术,最后是海量物联。 从终端及应用侧看 ,最先得到普及的是智能手机,随后是高速网络支撑下的高清视频 /监控 等 ,最后是车联网等万物互联场景。对照 4G 套餐设计的发展过程 用户流量导入期、流量规模经营期、流量精细经营期, 我们认为, 5G 套餐设计将经历三个阶段 用户迁移期、创新经营期、价值重构期 : 第一阶段将基于现有 4G 套餐设计,突出 5G 网络的高网速,第二阶段将基于速率、 数据使用量 、时延等 定价,形成有层次、有差异、全方位的套餐体系,第三阶段 将基于服务定价, 服务捆绑网络 。目前 ,国内三大运营商推出 5G套餐预约活动,采取 了 “套餐折扣 +购机优惠 +业务体验”组合推广方式,海外部分国家 也 推出 5G 套餐, 但 总体来看, 5G 套餐设计仍处于 用户迁移期 ,创新功能及计费方式还未出现 。 5G 套餐设计早期 C 端沿用传统思路,后期物联端创造新模式。 我们判断5G 套餐设计将有三大创新:计费方式、商业模式、终端形式。第一, 套餐计费方式将多样化 ,由单量纲向多量纲转换,套餐内容不再局限于语音、流量、信息,将引入包括速率、网络延迟等服务特征元素,用户不再基于使用量付费,而是基于何种速率,何种服务级别付费;第二, 商业模式将转化 ,由 B2C 模式转变为 B2B2C 模式,运营商可以引入第三方中介来支持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网络连接服务,用户既可以通过 B2C 方式向运营商购买网络费,再向中介购买服务,也可以通过 B2 B2C 方式直接向中介购买融合服务,而服务将捆绑网络;第三, 终端形式将多样 化,移动终端将由手机逐渐转化为多种多样的非手机移动终端,运营商套餐收费主体将由 手机终端逐步向各类移动终端扩展。 从发展节奏上看 ,我们判断运营商 5G 套餐设计早期聚集于 C 端,沿用传统思路,后期将广泛应用于 B端,创造新的模式 。 投资建议 : 5G 套餐预约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套餐设计在 5G 时代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影响运营商的未来竞争战略和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运营商套餐的创新将加快 5G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推进速度,同时为运营商平台化转型提供新的机遇。 5G 套餐的加速推进将提升 5G 手机上量的预期,重点关注 闻泰科技、信维通信 等;同时高带宽应用包括视频会议和 AR/VR 等也有望迎来加速,关注 会畅通信 、淳中科技、易尚展示 等;预计在 5G 手机套餐推出后,明年物联网应用套餐有望推出,将加速物联网发展,重点关注 移远通信 等; 5G 驱动的平台化运营的机会,也有望带来运营商价值的重估,关注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等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2 - 行业深度 研究 风险提示:运营商经营质量改善不达预期、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变化不及预期、 5G 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政策扶持力度不及预期、中美关系 缓和低于预期、市场系统性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3 - 行业深度 研究 内容目录 5G 推动运营商进入平台时代 . - 6 - 技术的演进:技术支撑运营商业务内容逐渐丰富 . - 6 - 产业角色的转变:从信息运营商转变为平台运营商 . - 8 - 商业模式的创新:采用 B2B2C 模式与行业应用不断融合 . - 11 - 套餐设计将是运营商 5G 时代的核心手段 . - 13 - 运营商的营销手段分为三类:套餐营销、渠道营销 和其他 . - 13 - 内因:用户 ARPU 值下降, DOU 急速上升,迫使电信业深化改革 . - 14 - 外因:提速降费进一步深化,倒逼运营商改革与业务创新 . - 16 - 4G 套餐 设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 18 - 用户流量导入期:以高端客户为突破点,逐步培育客户的流量使用习惯 . - 18 - 流量规模经营期:以全体用户为对象,提升户均流量规模 . - 20 - 流量精细经营期:对客户进行精确细分,提升流量整体价值 . - 21 - 5G 套餐: C 端沿用传统思路,物联 B 端创造新模式 . - 23 - 5G 套餐设计将经历三个阶段:用户迁移期、创新经营期、价值重构期 . - 23 - 早期 C 端沿用传统思路,后期物联端创造新模式 . - 25 - 国内 5G 套餐预约:“套餐折扣 +购机优惠 +业务体验”组合推广 . - 27 - 海外 5G 套餐: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创新功能与计费方式还未出现 . - 29 - 国内运营商概况 . - 31 - 中国移动:我国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 - 31 - 中国电信: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 . - 33 - 中国联通:率先混改,体制改革释放红利 . - 35 - 投资建议 . - 38 - 风险提示 . - 40 - 图表目录 图表 1: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演变情况 . - 6 - 图表 2: 5G 网络的技术特点 . - 7 - 图表 3:物联网产业架构 . - 7 - 图表 4: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增长预测 . - 7 - 图表 5:全球 4G 和 5G 用户占比呈提升趋势 . - 7 - 图表 6:运营商角色的变化 . - 8 - 图表 7: 2G 时代通信产业链概况 . - 9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4 - 行业深度 研究 图表 8:中国移动 1999-2001 年营收结构 . - 9 - 图表 9: 3G 时代通信产业链概况 . - 10 - 图表 10:中国移动 2009-2013 年营收结构(亿元) . - 10 - 图表 11: 4G 时代通信产业链概况 . - 10 - 图表 12:中国移动 2014-2018 年营收结构(亿元) . - 10 - 图表 13: 5G 时代运营商的商业模式 . - 11 - 图表 14: 2G、 3G、 4G 运营商的业务种类 . - 12 - 图表 15: 5G 时 代运营商的业务种类 . - 12 - 图表 16:运营商的营销手段 . - 13 - 图表 17: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 . - 14 - 图表 18: 2012-2018 3G/4G 用户总数占比 . - 14 - 图表 19: 2012-2019H1 运营商移动流量收入及增速 . - 15 - 图表 20: 2012-2019H1 运营商语音收入及增速 . - 15 - 图表 21: 2012-2018 运营商移动业务用户 ARPU 值 . - 15 - 图表 22: 2014-2018 运营商 4G 用户 DOU 值 . - 15 - 图表 23:关于开展深入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 专项行动 . - 16 - 图表 24:中国移动重点管控六项行为 . - 17 - 图表 25:三大运营商 4G 基本套餐资费对比( 2014 年) . - 18 - 图表 26:三大运营商 4G 套餐外资费情况对比( 2014 年) . - 18 - 图表 27:三大运营商 4G 基本套餐资费特点对比 . - 19 - 图表 28:中 国移动数据共享套餐( 2014 年) . - 19 - 图表 29:三大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对比( 2017 年) . - 20 - 图表 30: 2009-2018 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 - 20 - 图表 31:运营商流量分时计费资费情况( 2019 年) . - 21 - 图表 32:三大运营商定向套餐情况( 2019 年) . - 22 - 图表 33: 5G 公众市场相关产业链发展进程预判 . - 23 - 图表 34: 5G 套餐的设计思路 . - 24 - 图表 35:非手机移动终端形态多样化 . - 25 - 图表 36: 5G 运营商套餐 设计节奏及思路 . - 26 - 图表 37:中国移动 5G 套餐预约情况( 2019.10.15) . - 27 - 图表 38:中国电信 5G 套餐预约情况( 2019.10.15) . - 27 - 图表 39:三大运营商 5G 套餐预约活动对比 . - 28 - 图表 40:韩国 5G 套餐情况 . - 29 - 图表 41:美国 5G 套餐情况 . - 29 - 图表 42:欧洲 5G 套餐情况 . - 30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5 - 行业深度 研究 图表 43:中国移动发展历程 . - 31 - 图表 44:中国移动业务收入结构( 2018 年) . - 31 - 图表 45:中 国移动资本开支结构图 . - 32 - 图表 46:中国移动 2014-2019H1 营业收入及增速 . - 32 - 图表 47:中国移动 2014-2019H1 净利润及增速 . - 32 - 图表 48:中国移动 2014-2019H1 净利率 . - 33 - 图表 49:中 国移动 2014-2019H1 销售费用率 . - 33 - 图表 50:中国电信发展历程 . - 33 - 图表 51: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结构( 2018 年) . - 34 - 图表 52:中国电信资本开支结构图 . - 34 - 图表 53:中国电信 2014-2019H1 营业收入及增速 . - 35 - 图表 54:中国电信 2014-2019H1 净利润及增速 . - 35 - 图表 55:中国电信 2014-2019H1 净利率 . - 35 - 图表 56:中国电信 2014-2019H1 期间费用率 . - 35 - 图表 57:中国联通发展历程 . - 36 - 图表 58:中国联通创新业务的组成 . - 36 - 图表 59:中国联通资本开支结构图 . - 37 - 图表 60:中国联通 2014-2019H1 营业收入及增速 . - 37 - 图表 61:中国联通 2014-2019H1 净利润及增速 . - 37 - 图表 62:中国联通 2014-2019H1 毛利率及净利率 . - 37 - 图表 63:中国联通 2014-2019H1 期间费用率 . - 37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6 - 行业深度 研究 5G 推动运营商进入平台时代 技术的演进: 技术支撑 运营商 业务内容逐渐丰富 移动通信技术从 1G 向 5G 演进,技术支撑 运营商 业务内容逐渐丰富。移动通信技术从经历了从 1G 到 5G 的演进。第一代移动通信标准是采用 FDMA 制式的模拟蜂窝系统,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无法实现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大哥大”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演进出 GSM、 CDMA 两种模式技术,主要业务是语音,可提供数字化的话音业务和低速数据业务,相比 1G 话音质量、保密性得到了较 大提高,同时可进行省内、省际自动漫游;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可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速度,传输速度最高可达 2Mbit/s,带宽可达 5MHz以上,在应用方面,支持全球漫游业务,可提供视频通话、流媒 体、GPS、在线播放等;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通信速度更加迅捷,网络频谱更宽,传输 速度最高可达 100Mbit/s,带宽可达 100MHz 以上,在应用方面,可实现手机看视频、在线游戏,能够双向下载及传递资料、图画、影像等数据,流量资费也更加便宜。 5G 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低功耗、广覆盖、高容量等多方面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网络拥塞、网络服务不稳定等问题,为移动通信产业带来了一次历史性变革。 图表 1: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演变情况 来源: 信通院, 中泰证券研究所 5G 网络最大的改变是首次构建完整的物联网基础设施 。 5G 最大的改变是 构建了物联网的基础网络, 实现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走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 5G 应用 三大场景: eMBB(增强移动宽带)、 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 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 ( 1) 增强移动宽带场景指在现有移动宽带业务场景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代表应用 : 4K 高清视频、 AR/VR、远程教育等。 ( 2) 海量机器类连接, 代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7 - 行业深度 研究 表应用 工业 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 ( 3) 低时延高可靠 , 例如自动驾驶 /辅助驾驶、远程控制等 。 5G 的 mMTC 和 uRLLC 是针对物联网的全新场景 ,将推动移动互联网向万物互联时代转变 。 图表 2: 5G 网络的技术特点 图表 3: 物联网产业架构 来源: 3GPP,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移远通信, 中泰证券研究所 连接数指数增长, 4G 和 5G 渗透率同时提升。 从连接数的角度看,进入5G 时代物联网连接数呈指数增长, 据智研咨询统计及预测, 2015 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约 60 亿个,预计 2025 年 全球物联网连接数 将增长至270 亿个 ,物联网设备数量 将达到 1000 亿台 ;从用户占比的角度看,2019 年虽然是 5G 开局之年,但大规模投入仅限于部分先发市场,据Ericsson 对具体区域的分析,先发国集中的区域,东北亚、西欧和美国的 5G 连接渗透率在 2024 年将分别达到 47%、 40%和 63%,其他区域如,南亚地区 4G 连接渗透率将从 38%上升到 82%,中东和非洲的 4G连接渗透率将从 13%上升到 37%,东南亚和大洋洲的 4G 渗透率将从26%上升到 63%,中欧与东欧的 4G 渗透率将从 37.5%上升到 72%,拉丁美洲的 4G 渗透率将从 42%上升到 74%, 4G 和 5G 的渗透率呈同步提升趋势。 图表 4: 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增长预测 图表 5: 全球 4G 和 5G 用户占比呈提升趋势 来源: 智研咨询 ,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Ericsson, 中泰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8 - 行业深度 研究 产业角色的转变:从 信息运营商转变为平台运营商 5G 时代,运营商的 角色从信息运营商转变为平台运营商 。对于运营商而言,其角色经历了“电 信运营商 信息运营商 平台运营商”的转变。在 1G、 2G 时代 ,运营商 主要提供话音服务,完成了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在通话质量与保密性上不断进行技术升级,这个时代的运营商的角色主要为通信运营商,提供话音服务、短信服务等,语音是运营商套餐体系的核心和主要区隔元素; 从 3G 时代开始 ,数据服务开始普及,运营商开始引入流量套餐包,随着 4G LTE 技术极大的提高了频谱效率和数据 的 传输速率,数据业务以及增值服务成为电信行业最重要的价值来源,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了支持多媒 体业务的足够带宽,智能终端从简单的通信工具演变成通信、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复合的体验平台,微信、 Facetime 等 OTT 业务对运营商传统的语音、短信业务形成挑战,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 产品价值 不 仅体现在网络技术 和 对网络的控制能力上,而是更多的体现在应用、内容等层面 ,运营商的角色从传统电信运营商转型为信息运营商,创新经营数据业务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 5G 除了带来更快的网速外,还带来低时延、低功耗、广覆盖、高容量等多方面技术优势,基于这些 5G 技术特征,运营商可向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除了数据流量外,还将有多种计费方式,同时运营商将在 5G网络中实施 NFV/SDN 和网络切片等技术,边缘计算成为 5G 网络的重要特征, 5G 将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赋能垂直行业并促进跨行业的深度合作,形成泛在的 5G 生态圈。 我们认为, 5G 时代运营商将把通信网络 与下游应用充分结合利用,在深耕现有市场的同时,抓住产业融合机遇开辟新的市场业务空间,逐步转型为平台运营商,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定制网络连接服务,将引入速率、网络延迟等服务特征,在新业务不断涌现的过程中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 。 图表 6: 运营商角色的变化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9 - 行业深度 研究 2G 时代:运营商处于价值链中心, 主导产业链,获取大部分利润。 在2G 时代,电信行业核心业务较为单一,用户的通信消费基本集中于语音通话,通信产品的质量基本由网络所决定,整个 2G 通信产业链围绕着保证语音信息传递准确、及时而建立,产业链较短,由设备提供商、移动运营商、终端供应商和用户等几大环节构成。运营商作为网络的直接经营者,可以直接产生和捆绑语音业务,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设备商要配合运营商建设网络基础,终端厂商生产的手机要符合入网标准,由于没有增值服务需求,终端厂商难以提供定制化服务抓住用户,因此,运营商居于产业链核心,获取了产业链大部分利润,而设备商、终端上的议价能力较差。 以中国移动的收入结构为例 ,我国于 1995 年开始部署 GSM( 2G)网络,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中通话费的收入比例 从1996 年的 52.8%逐步提升至 2001 年的 73.2%,通话费收入从 1996 年66.08 亿元增长至 2001 年 734.58 亿元,增长 11.11 倍。 总的来说, 2G时代,运营商收入规模大幅提升,业务主要为语音服务,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处于价值链的中心可获取绝大部分的产业利润 。 图表 7: 2G 时代通信产业链概况 图表 8: 中国移动 1999-2001 年营收结构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中国移动 推介材料 , 中泰证券研究所 3G 时代:运营商仍处于产业链核心 地位,随着价值链细化,控制能力减弱 。 3G 时代电信业务趋于丰富,随着传输速率的提升与资费的下降,数据业务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数据的使用带动了更多的应用,相关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逐渐丰富,产业链环节增多、细化,3G 用户的换机风潮也给智能终端带来新的商机,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和终端制造商在 3G 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价值链的细化,新的市场主体和价值创造者分享电信产业的蛋糕,运营商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被削弱,对终端用户的控制力有所降低,但由于业务服务商仍然要依赖于运营商,同时在 3G 时代语音业务仍然占据主要地位 ,运营商在 3G 时代仍然维持着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 2008 年 12 月 31 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布 3G 牌照,我国开始进入 3G 时代。 以中国移动的收入结构为例, 运营商的无线上网收入出现明显增长, 从 2009 年的 204.35亿元增长至 2013 年的 1082.39 亿元,增长了 5.3 倍,同时话音业务仍然为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虽略有下滑, 2013 年中国移动的话音业务收入占比仍达 60.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10 - 行业深度 研究 总的来说,在 3G 时代,数据服务开始普及,运营商的数据业务收入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但话音业务仍然为运营商的业务重点,运营商的收入结构呈现 多样化趋势 。 图表 9: 3G 时代通信产业链概况 图表 10: 中国移动 2009-2013 年营收结构(亿元)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中国移动 推介材料 , 中泰证券研究所 4G 时代:运营商不再处于产业链中心,数据业务成为最重要的价值来源。 随着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和创新应用的层出不穷, 4G 网络虽然是电信网络的基础,但运营商对于获取价值的影响力在持续降低,用户对通信产品的选择不仅考虑网络质量,还考虑创新型内容服务的生产与使用,用户的感知质量不再仅由运营商一个环节决定,而是由内容 /服务提供商、网络提供商、终端厂商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决定,因此,单纯的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运营商在 4G 时代不再处于产业链中心 , 与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不再仅仅是上下游的关系 , 而构成了一种竞合关系 ,互联网企业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瓜分了原先由运营商攫取的利润,数据业务成为运营商最重要的价值来源,以中国移动的营收情况为例,在 4G 牌照发 放一年后, 2015 年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收入首次超过语音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51.95%,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数据业务收入不断提升,至 2019 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83.03%。 图表 11: 4G 时代通信产业链概况 图表 12: 中国移动 2014-2018 年营收结构(亿元)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中国移动 推介材料 , 中泰证券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