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猎聘 2019 上半年中高端人才就业现状大数据报告 本报告核心洞察: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 737 万人,岗位需求大于求职人数。在就业稳定的大形势下,中高 端人才紧缺程度上升,就业市场由冷转暖。 互联网行业释放出最多的就业机会,在全行业占比近三成。 一线城市人才供需势头强劲,新一线城市人才市场活力迸发。 工程师类职能最紧俏,网络安全工程师跻身前二十。 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平均月薪超 2 万,领跑全行业;全国城市中仅有北上深平均月薪超 过 2 万。对行业和城市平均月薪而言 , 2 万元是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关口。 厦门人才工资房价比位居第一,购房压力碾压所有一线城市。 互联网和制药医疗行业最能留住中端人才;杭州、宁波在留住人才方面成为全国双雄。然而,三分之一新一线城市出现人才流失,留住人才是个系统工程。 在热门领域,垃圾分类人才需求同比增速高达 119%; 5G 架构师薪资最高,月薪超 4 万。商科类与工科类专业最受雇主欢迎;国内顶级大学毕业生在互联网就业的比例最高。 国内顶级大学毕业生年入 1030 万的人才最多,清华近三成毕业生年入 50 万以上,成为清华输送出的阵容最大、最多金的群体。 2019 年春,就业被首次置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在 2019 年上半年,中国经历了国内外严峻 形势的考验,又迎来了史上最多的高校毕业生。在国家保就业的大政方针下,就业被保到了 何种程度?为了如实呈现 2019 年上半年的就业情况,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猎聘 2019 上 半年中高端人才就业现状大数据报告 ( 以下简称报告 ) ,通过分行业、分地域、热门领 域、薪酬、重点高校背景等维度,解析中高端人才的就业趋势和特点,为企业招人、人才求 职、行业及地域人才实务及研究提供参考。 报告主要基于猎聘平台 5000 万的中高端人才 数据样本,对就业机会和中高端人才的求 职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时段以 2019 年上半年为主。 Part 1 2019H1 全国就业市场全貌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与就业总体情况 1、城镇新增就业达 737 万人,岗位需求大于求职人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 7 月 15 日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6.3%。分季度看, 一季度同比增长 6.4%,二季度增长 6.2%,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当天公开表示,在当前全球的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的总趋势下, 中国上半年 GDP 6.3%的增长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就业方面总体平稳,上半 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 737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67%。根据国家人社部今年 7 月 25 日 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信息,今年 6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1%,低于 5.5%的预期控制目标; 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二季度 100 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 1.22,岗 位需求大于求职人数,市场仍有回旋余地。 2、 中高端人才 紧缺程度上升,就业市场由冷转暖 2019 年上半年,全国中高端人才的紧缺程度指数 TSI( TSI 即 Talent Shortage Index 的 缩写,意为全行业人才紧缺指数。 TSI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 ; TSI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 如果 TSI 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容易 )从 1 月份的 1.01 下降到 3 月份的 0.74,受大环境和春节淡季影响跌到最低点,此后开始触底反弹,上升到了 6 月的 1.11,中高端人才就业市场在供求平衡的基础上略微出现供不应求的苗头,逐渐呈现由冷转暖的迹象。 在 2019 年全国两会上,就业问题首次被置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受到空前重视。 2019 年新 一轮抢人大战升级,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加入其中;新领域政策频出,创造更多的人才需求, 例如 5G 商用牌照的发放、电竞获得国家认可,成为正式职业,这些因素都促使人才市场回 暖向好。 二、各大行业与重点城市人才供需情况 1、互联网行业释放出最多的就业机会,在全行业占比近三成 在 2019 年上半年,从各大行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互联网行业占比最高,为 28.02%,在各大 行业中遥遥领先,占到全行业的近三成。房地产位居第二,人才需求占比为 14.57%。金融、 消费品、机械制造位居第三、第四、第五,人才需求占比分别为 8.84%、 8.72%、 8.46%。 同期,在各大行业的人才供给方面,互联网仍位居第一,为 18.18%;房地产人才供给占比与 互联网差别较小,为 16.30%,位居第二;机械制造、金融、消费品位居第三、第四、第五, 占比为 13.18%、 10.96%、 8.19%。 2、一线城 市人才供需势头强劲,新一线城市人才市场活力迸发 无论在中高端人才需求还是供给分布方面,一线城市均名列前茅,其中北京占比最高。 在人才需求分布方面,前二十城市的人才需求占比总和为 75.27%,其中北上深广释放了最多的人才需求,总体占比为 44.47%,其他城市占比为 30.80%;在人才供给分布方面,前 20 城市占比总和为 76.14%,其中北上深广为 44.90%,其他城市的占比为 31.24%。 除去北上深广,其他进入前二十的城市大多与今年第一财经发布的 2019 新一线城市榜单 (该 榜单 15 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 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高度一致。前二十城市人才需求名单上有 12 个新 一线城市,而人才供给名单上有 14 个新一线城市。这表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在机会的释 放和人才的汇聚上都有较大的魅力。尤其是在人才聚集效应上,新一线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 这一方面说明,新一线城市综合发展较好,另外一方面说明在继 2017 年席卷全国的抢人大战后, 2019 年新兴起的以二三四线城市为主的新一轮人才争夺升级战上,新一线城市抢人的效果比较突出。 3、工程师类职能最紧俏,网络安全工程师跻身前二十 从 2019 年上半年全行业人才紧缺指数排名最高的前二十个职能来看,技术研发类职能最多, 占到了绝大多数,其中,排名前五的都是工程师类职能,位居首位的是多媒体 /游戏开发工 程师, TSI 为 5.21。排在第 16 位的是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 TSI 为 3.10,排名第 20 的是数 据挖掘工程师, TSI 为 2.29。 工程师类职能大多为具有互联网属性的职能,在前 20 个紧缺职能中,工程师之外的 SEO 搜索引擎优化、嵌入式软件开发、架构师、游戏策划师、数据库管理员、运维开发等职能均与 互联网高度相关。随着互联网的更新迭代,其对技术、研发类的职能要求更加紧迫;与此同 时互联网 +的发展对研发也提出大量需求。在互联网演变的过程中,网络安全成了关涉到技 术专利、商业机密、传播伦理,甚至关联到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因而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 也进入了紧缺职能的行列。在这些职能中,还有一些跟 AI 与大数据领域的重要职能,如算 法工程师、语音 /视 频 /图形开发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 AI 与大数据也是当前最被看好 的热门领域,在全球都处于人才荒的状态。 三、行业、重点城市人才月薪及房价工资比解析 猎聘大数据显示,在全国各大行业中,仅有金融行业平均月薪超 2 万;而在全国城市中,也 仅有北上深平均月薪超过 2 万。由此可见,对于行业和城市平均月薪而言, 2 万元是一个具 有突破意义的关口。 1、金融平均月薪超 2 万,领跑全行业 在 2019 年上半年全国各大行业平均月薪排名中,金融行业从业者薪资最高,为 20172 元, 是唯一月薪过 2 万的行业。互联网从业者薪资位居第二,为 19047 元;排名第三的是房地产 行业,从业者的平均月薪为 18003 元。 从各大行业的年薪来看,所有行业的平均月薪都超过 1.5 万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9 年上半年,全国居民工资性收入为 8793 元,比猎聘平台全行业最低水平月薪低 6000 多元,可见中高端的人才薪资比起全国平均水平还是相当具有竞争力。 2、北上深月薪超 2 万,上海深圳月薪仅差 353 元 在全国中高端人才平均月薪排名最高的城市中,月薪过 2 万的城市有三个,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为 22306、 21311、 20958 元,也是月薪排名最高的三座城市。广州的薪资排名第四,为 19055 元。值得注意的是,月薪破 2 万的城市之间,上海和深圳差距较小,前者 比后者仅高出 353 元,而两者跟北京的差距均为 1000 元左右。 在新一线城市中,月薪最高的城市是杭州,为 17503 元。除去一线城市,月薪 1.5 万元及以上的城市有 9 个;月薪位于 1.401.50 万元之间的城市有 7 个。 3、厦门人才工资房价比位居第一,购房压力碾压所有一线城市 在 2019 年上半年工资房价比最高的 20 个城市中,比值超过 2 的有四个城市 厦门、北京、深圳、上海,其比值分别为 2.79、 2.69、 2.59、 2.35,其中厦门名列第一。 厦门中高端人才平均月薪在全国位居第七,为 16363 元,远远低于一线城市,而其单位房价在全国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厦门被誉为 “ 海上花园 ” ,环境宜人,经济发达;但同时 因为是海岛城市,土地面积有限,寸土寸金,因此房价居高不下,厦门中高端人才购房压力 在全国居首。 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房价和中高端人才的月薪相对较高,因而房价收入也较为靠前,房 价工资比较高,人才购房压力较大。工资房价比介于 12 之间的城市有 15 个。相比之下, 一些在城市抢人大战中较为活跃的新一线城市,如西安、成都,工资房价比小于 1,分别为 0.93、 0.88,这意味着当地中高端人才购房压力相对较小,因而在抢人大战中,这两个城市 都收获颇丰。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18 年成都市户籍人口 1476.05 万,比上年增加了 约 40.72 万。同时, 2017 年和 2018 年成都新增的户籍人口数总计高达 77.12 万。据西安媒 体报道, 2018 年全年西安市新增 “ 新西安人 ” 共计 795166 人,成为抢人大战中的大赢家。 四、行业与重点城市人才流动与吸引力 1、行业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行业位居第一,制药医疗名列第二 从 2018 年二季度到 2019 年二季度,在全国各大行业的人才净流率排名中,互联网、制药医 疗、房地产、能源化工、服务外包五个行业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大于 0,处于人才净流入状态。其中互联网位居第一,人才净流入率为 7.84%,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大,薪资高,人才年轻化程度高,工作方式灵活,成为各大行业中最能留得住人的行业。 人才净流入位居第二的是制药医疗行业,为 5.09%。制药医疗行业关系大众健康,也是体现 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尤其是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制药医药无论在国家和个人层面, 都受到高度重视。在 2019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强 调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 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 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 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证 券日报发文表示,这一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市值 4 万亿元的生物医药行业迎来利好,未来 对真正治疗性药物、预防医学、基因检测、医疗等板块更加有利,因而整个制药医疗将对人 才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2、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杭州稳坐第一把交椅,宁波紧随其后 从 2018 年二季度到 2019 年二季度,杭州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一,为 8.82%,其次是宁 波,为 8.27%。在人才净流入最高的前 20 个城市中,有 9 个新一线城市, 3 个一线城市,其 他的都是传统的二三线城市。北京是唯一未进入前 20 的一线城市,其人才净流入率为 -0.31%。 在这 20 个城市中,新一线城市无论是在排名和数量上都胜过其他城市。继 2017 年全国各大 城市陆续开展抢人大战后 , 2019 年新的一轮抢人大战继续将人才升级推向深入。 今年,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福建等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将人才培养和引进作为 2019 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 2 月 18 日,在 2019 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 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 16 个。而在 2019 年 3 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2019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城区常住人口 100 万 300 万的 型大城市 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 500 万的 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精简积分项目,其目的之一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统筹优化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 和人口分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宜业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 从这一政策也可看出,非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户力度最大。这也是在留住人才方面,此类城市 更具有吸引力的原因。这一轮人才争夺战落户的特点是全面放开对学历型人才的落户限制, “ 无门槛落户 ”“ 先落户再就业 ”“ 亲属可投靠 ” 成为关键词,城市所 吸引的人才不仅涵盖了 学历人才,而且囊括了技能型人才,不少城市已将学历降低到大专甚至中专。以杭州为例, 杭州 2019 年 5 月底再推人才新政,规定年龄 35 周岁以下的全日制大学专科 ( 含高职 ) 学历 及 45 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人才,在杭工作并由用人单位正常缴纳社保的,可申请办 理落户。杭州本来就具有良好的经济和产业基础,互联网行业在国内尤其发达,再加上较为 友好的引才政策,长期以来都是全国中高端人才净流率最高的城市。今年 7 月中旬,杭州市 政府宣布成立人才引进办公室,大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杭投资创业, 可预见该市未来对 人才仍然具有很强的虹吸效应。 杭州的邻居宁波,其人才净流入率仅次于杭州,且与杭州差别十分微小,为 8.27%。宁波近年来在吸引人才方面也是大手笔不断, 2019 年 4 月 20 日,宁波市举办人才日活动,面向青年人才发布了人才新政,涉及高层次人才、基础人才、应届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青年精英 人才和青年留学归国人才,其中,顶尖人才、特优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高级人才可 以享受 15800 万元的安家补助,宁波在吸引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3、三分之一新一线城市出现人才流失,留住人才是个系统工程 2019 年第一财经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 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评选出全国 15 个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重庆的商业魅力分值最高,分别为 100.00、 90.41、 89.71。 新一线城市的商业魅力分值都较高,然而它们未必都能留住中高端人才。在这 15 个新一线 城市中,有 5 个城市的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在 2018 年二季度到 2019 年二季度期间为负值, 分别是苏州 ( -0.64%) 、天津 ( -2.77%) 、东莞 ( -2.09%) 、青岛 ( -0.04%) 、沈阳 ( -8.39%)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情况。 这说明,新一线城市要能吸引并留住人才,仅靠城市的繁荣度还不够,还需要有更多的工作 机会、完善的产业支撑、过硬的城市软实力以及较高的政务服务水平等综合因素,培养适宜 人才长期发展的环境和土壤,从而形成有效的人才黏性,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这才是抢 人大战制胜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