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科创板的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符合国家战略。我们从具有发展潜力的细分赛道的角度出发对 ICT 行业科创板投资机会进行梳理,对其他板块的投资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虽然 目前看来 , 科创板 具有 不同于其他板块 的 一些 特征 ,但 从中长期来看,股价表现会越来越向业绩层面回归。我们认为具有内生增长能力的优质公司离不开产业蓬勃发展的沃土,这也是从自顶向下的逻辑出发梳理 ICT 行业科创板投资机会的意义所在。 社会智能化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从顶层观察科技创新。我们将社会智能化分为五个层级,边缘层、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以及贯穿前四层的安全层。从时间线来看,边缘层、基础层、平台层和安全层是社会智能化在当前阶段的发展重心。在这些不同层级的赋能技术中,我们选出了不可或缺的五大赛道 半导体 和 半导体 设备 及 材料 、 5G、云计算 大数据中心 和 云服务 、 AIoT 及 工业互联网 、 网络信息 安全 , 这些 赛道 的影响力广泛深远,具有充沛的长期发展动能。 科创板在选股方面可参考 A 股,结合行业景气度及个股基本面进行选取。建议关注成长空间较大、成长速度较快的细分板块,布局其中卡位较好的标的。 需要额外关注的风险包括:板块后续是否会出现流动性变弱的风险;估值高位的个股基本面是否能够兑现,所在行业是否有不利变化等;科创板潜在的解禁风险,可能会对高位的个股乃至板块带来一定冲击作用。 最后,科创板股价具有大幅波动风险,普通投资者还可以考虑以参与专业产品的方式投资科创板。 风 险提示 :国际局势变动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风险;汇率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并购风险;保留合适安全边际 作者 分析师 李嘉宝 执业证书 S0110519060001 电话 010-56511905 邮件 lijiabaosczq 行业数据 : ICT 行业 (电子、计算机、通 信 ) 股票家 数(家) 548 总市值(亿元) 78968.29 流通市值(亿元) 57023.83 年 初至今 涨跌幅( %) 58.42% 相关研究 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注国际层面风险 ICT 行业周报( 02.24-03.01) 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关注工业互联网支撑技术 ICT 行业周报( 02.03-02.09) 疫情影响面面观 ICT 行业周报( 01.20-02.02) 智能社会渐行渐近,基础硬件龙头引领景气回升 ICT 行业2020 年投资策略 困局之下,科技股投资逻辑的重新审视 投资要点 论“道 ” 科创板 ICT 行业科创板投资机会梳理 评级:看好 ICT 行业 证券 研究报告 2020 年 03 月 31 日 ICT 行 业分析报告 Page 2 目录 1 科创板概览 3 1.1 科创板的定位与板块构成 3 1.2 科创板的一些特征 4 1.2.1 产业层面:政策扶持,国产替代速度加快 4 1.2.2 公司层面: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多元包容 4 1.2.3 交易层面:流动性好,股价表现分化 5 2 未来十年科技创新的主线 6 3 动能充沛的五大赛道 9 3.1 智能源头“芯”突破 9 3.2 5G:新基建的领头羊 11 3.3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及云服务持续高景气 14 3.4 AIoT:工业互联网为最重量级应用场景 15 3.5 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的网安体系护航智能社会 19 4 投资建议 21 4.1 投资策略 21 4.2 建议关注标的 21 5 风险提示 24 8ZaXvYoYhYjYjZ9YwVmMsPbRcM7NpNmMtRqQeRpPmQeRnNnO6MtRrRuOsQvNxNmQoO第 3 页 ICT 行业分析报告 Page 3科创板 的 定位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符合国家战略。 我们从具有发展潜力的细分赛道的角度 出发 对 ICT行业科创板投资机会进行梳理 , 对其他板块的投资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1 科创板概览 于 2018年宣布设立 的科创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 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 1.1 科创板的定位 与 板块构成 根据 中国证监会 发布的 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 (后文 简称实施意见 ) 和 上交所发布的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 ( 后文简称 指引 ) 等文件,我们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到科创板的定位。 科创板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 重点支持 六个维度的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即: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 ;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六个 重点 维度 的产业中,指引提到 当前阶段 重点推荐下列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 ( 一 )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下一代信息网络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型软件、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等; (二) 高端装备 领域 ,主要包括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及相关技术服务等; ( 三 ) 新材料 领域 ,主要 包括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及相关技术服务等; ( 四 ) 新能源 领域 ,主要包括先进核电、大型风电、 高效广电光热、高效储能及相关技术服务等; ICT 行 业分析报告 Page 4 ( 五 ) 节能环保 领域,主要包括高效节能产品及设备、先进环保技术设备、先进环保产品、资源循环利用 、新能源汽车整车、新能源汽 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及相关技术服务等; (六) 生物医药 领域, 主要包括生物制品、高端化学药、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械及相关技术服务等。 截至 3月 10日,科创板 共有企业 91家。其中, 医药生物行业约 19家,化工及金属行业约 12家,机械设备行业约 19家,食品饮料行业约 1家,农林牧渔行业约 1家,国防军工行业约 2家,公用事业行业约 2家。 ICT行业约 35家,其中通信行业约 2家,电子行业约16家,计算机行 业约 17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 领域的企业在板块企业总数中占比接近 40%。 1.2 科创板的 一些 特征 1.2.1 产业 层面: 政策扶持,国产替代速度加快 企业 的发展 离不开产业的 大 环境。 科创板的六大产业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及 国家重大需求 , 顺应 制造业及居民消费 的 升级趋势 ,他们是 培育科创企业的沃土。 在全球科技竞争升级和国内经济从发展速度向发展质量转变的大背景下,这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受到 产业生态、金融财政等方面 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同时国产化替代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 1.2.2 公司层面: 重视科技创新能力 , 多元包容 1、 重视 科技创新能力 科创板强调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关注企业是否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高效的研发体系 、拥有市场认可的研发成果、具有相对竞争优势 等。 具有科技创新能力 的 企业往往重视 研发投入 ,这是 科创板公司的一大特点。 在 ICT行业的 34家 科创板 公司 中, 据 2018年年报,研发 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 10%以上的有 21家, 占比约为 62%,而 ICT行业主板 公司 中这一比例约为 28%。 2、 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 第 5 页 ICT 行业分析报告 Page 5科创板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 根据板块定位和科创企业特点,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 标准 。 科创板 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 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达到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 分拆业务独立、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 图 表 1: 科创板以市值为标准的 五套差异化上市指标 资料来源:首创证券研发部 尤其随着 估值体系越来越向 理性 层面 回归,投资者往往更关注公司业绩。而科创板上的企业很多处于创业阶段或成长早期阶段,业绩稳定性 较差 ,团队、 护城河 等 方面 综合性的内生增长力成为评估 公司未来成长的 更主要的考量因素 。 因此, 以 信息披露 为核心也成为科创板的一大特点。 多元化往往也意味着分化, 参考创业板 公司的长期表现 , 有的十年十倍,有的 甚至涉嫌 财务欺诈等问题。科创板多元化的上市标准和退市条件 有望进一步 保证 优胜劣汰 。 科创板的多元化 一方面要求我们 借鉴较为成熟的市场的 作法 建立涵盖 不同阶段科创公司 的 估值体系,另一方面 对投资者的专业性和包容性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3 交易层面: 流动性好, 股价表现分化 1、 市场流动性较好 ICT 行 业分析报告 Page 6 科创板于 2019年 7月 22日开市,为了排除 开市 后短期一段时间 交易情况 可能出现异常的干扰,我 们考察 最近 6个月(截至 3月 13日)内各个板块的日均换手率的情况 , 主板(剔除中小板)为 1.95%,中小板为 3.01%,创业板为 4.41%,新三板为 0.27%,而科创板为14.41%,换手 的充分性 远超其他板块 , 包括临时停牌的标准相对于创业板的放宽 等 ,这些都 体现了科创板较好的市场流动性和较高的定价效率。 2、 股价表现分化 考察 2019年 9月之前上市的科创板公司 (共 28家) 在 最近 6个月(截至 3月 13日)内的 日均 涨跌幅 情况 。 涨幅 最大 的为 中微公司 ,日均 涨幅为 0.87%, 跌幅最大 的为 沃尔德 , 日均 跌幅为 0.44%,股价分化 表现明显 。 值得注意的是, 根据 2018年报 ,中微公司的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为 24.65%,而沃尔德仅为 6.35%。此外, 日均涨幅前 7位的个股中,有 6家的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超过 15%,而 剩下的 21家公司中,仅有 4家的研发支出 占营收比例超过 15%。 研发支出是企业内生增长能力的一 个观察角度 , 从这样的现象中能较为明显地看到, 投资者对企业内生增长能力的不同判断 很可能是科创板股价表现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中长期来看, 股价表现会越来越向业绩层面回归 。 我们认为 具有内生增长能力的 优质 公司 离不开产业蓬勃发展的沃土, 这也是从自 顶向下 的 逻辑 出发 梳理 ICT行业科创板投资机会的 意义所在 。 2 未来十年 科技创新 的主线 科技创新的领域如此之多, 而且很多领域看起来都具有光明的前景,那么究竟如何抉择投资的风口? 今年开年以来的这一系列巨变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提示。 2020年到来之前,谁也没想到它是这样不平凡的一年。 就像 那首歌 里唱的,“ only need the light when its burning low” , 当我们遭受 突如其来 的变化时,一些习以为常的支点或许会 格外地被依赖 。 第 7 页 ICT 行业分析报告 Page 7当 新冠疫情 与我们不期而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方面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 战,另一方面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样的背景之下,“新基建”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 。 这样的“临危受命” 为 人们 普遍带来 了新的认知, 科技创新 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社会进步的 真正 基石。 这样的认知又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科技创新和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的关系究竟在哪里? 根据 2018年 GDP按行业分产值,占 GDP比重最高的是工业( 33.9%)和其他服务业( 15.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 仅为 3.6%,似乎科技创新和实现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但是 政策的加持 一定有 它的内涵,我们不妨从间接的角度来看看,科技创新如何 最大化地 实现对 工业 、 服务业等 行业 的 “ 加成效应 ” ? 我们看到的 答案 是,在赋能技术的合力烘托下,智能型社会正在开启,这是未来十年中最重要的科技主线。 透过这样的底层逻辑,科技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变得更加清晰 ,科技行业方方面面的变革 也 显得有迹可循 。 现阶段,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这样的迹象,即 各行各业正在多多少少地进行智能化转型,消灭工作中的重复,追求人生的高效率,甚或创造更多价值 。公众号“中国地震台网”已经在用 AI新媒体编辑写即时新闻, 24小时超长在线 ,十秒完成一篇推送; 上海通用金桥工厂 车间里, 10多位工人 管理着 386台机器人,每天与机器人合作生产 80台凯迪拉克 ;摩根大通 已经强制要求其资产管理部门的所有员工学 习 Python 在技术界与产业界的 洞见 与努力之下 ,智能型社会正逐步开启。 尤其 新冠疫情 来袭,进一步 加速了人们对 社会 智能化转型的认知。 封闭隔离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劳动力人口锐减对 经济 带来的影响 ,而 这样的时艰之下, 相比一些受到巨大冲击的传统 领域 , 智能 化程度较高的 行业及 企业在生产 和服务 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小 , 与此同时, 智能制造等 新兴产业 展现出强 大的 成长潜力 。 可以看到, 智能型社会 带来的 效率提升和价值创造在劳动力人口逐渐 减少、供给侧改革 持续 深化、中国经济换挡的大背景下是意义非凡的。 ICT 行 业分析报告 Page 8 智能型社会的发展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赋能技术要满足算力、算法、数据、通信等各方面的要求;第二阶段,实现人工智能工业化,促成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第三阶段,产业全面进入智能时代,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和财富 创造。 这三个阶段并不完全是顺序发展的关系, 技术界与产业界正齐心协力、不同程度地向着最终的愿景并行推进 。 大体上看,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各行各业正在不 同程度地尝试或实现工作的智能化,即在某些环节或步骤用机器替代人的操作 。据百度预计, 2025年我们将进入第三阶段。 图 表 2: 智能型社会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首创证券研发部 社会智能化 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从顶层观察科技创新。 我们将 社会智能化 分为 五 个层级 ,边缘层、基础层、平台层 、 应用层, 以及贯穿前四层的安全层。 图 表 3: 社会智能化 的 五个层级 资料来源:首创证券研发部 从时间线来看,边缘层、基础层、平台 层和安全层是社会智能化在当前阶段的发展重心。在这些不同层级的赋能技术中,我们选出了不可或缺的五大赛道,它们的影响力广泛深远,具有充沛的长期 发展动能。 第 9 页 ICT 行业分析报告 Page 93 动能充沛 的 五 大赛 道 仔细观察会发现, 这五大赛道 有很多互为支撑、互为驱动、相互融合之处。 这也是它们作为构建智能化社会的支分,协同 高速 发展的 具体 体现。 3.1 智能 源头“芯” 突破 受赋能技术及创新应用的驱动, 5G基站芯片, GPU、 TPU、 NPU等人工智能芯片 ,服务器芯片,物联网专用芯片, IGBT控制芯片等领域均处于需求广阔的阶段 , 再加上 传统的 芯片需求,中国 具有全球最大的芯片 市场 ,每年消耗全球 半数以上 的芯片。 但这 其中,国产芯片自给率则不足三成,市场份额不到 10%。 在 半导体 产业 众多 领域 亟待 国产替代 的 背景下 , 根据 大基金 按图索骥 很有可能 找到 现阶段 成长性较为确定的细分行业。 原因 有 两方面 , 一是 因为 大基金 为 国家半导体战略的执行者 ; 二 是 因为 大基金 良好 的 投资回报 证明了 介入公司的良好前景 。 过去五年中, 在 大基金一期拉动 下, 我国半导体 供给侧 已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封测业已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大基金一期重点投资的 制造业 虽然规模较小但已实现 高速成长 。 2019年 10月 22日,大基金二期成立,注册资本达到 2041.5亿元,按照一期 1:5的撬动比, 二期 有望撬动万亿元规模的社会资金。我们 认为 大基金 二期 可能 会 重点 支撑 以下 两个 方向 。 一个 是 芯片 设计 业 。 设计业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龙头, 通常情况下 毛利率 在 60%左右 ( 制造业 一般 在 35%) , 且 资金需求量没有制造业那么高 。 与此同时 , 我国 在 智能汽车、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物联网、 5G等国家战略新兴行业 的 集成电路 设计 技术 与 国际领先水平 尚有 一定 差距 。 另一个 是 半导体材料与设备 。 半导体 产业链的最上游是 半导体材料与设备 。 由于芯片制造商不断向先进制程迁移 , 5G、云计算等赋能技术驱动计算、通信及存储芯片的需求, 中国市场活跃、新建大量晶圆厂等因素,半导体材料与设备 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据不同机构的 统计 数据, 2018年半导体材料及设备销售额的增速为 61.4%,居于 电子 各细分品类 市场增速 之首。 ICT 行 业分析报告 Page 10 图 表 4: 电子 各细分品类及其市场规模在 2018 年的增速 资料来源:首创证券研发部 相比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半导体设备 及材料 的供给 令人担忧。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复杂,每一 步 都涉及到相关设备 或 材料。 图 表 5: 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流程 资料来源: 互联网公 开资料, 首创证券研发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