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食品饮料(大众品)行业秋季投资策略.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食品饮料(大众品)行业秋季投资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年食品饮料(大众品)行业秋季投资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年食品饮料(大众品)行业秋季投资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年食品饮料(大众品)行业秋季投资策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年食品饮料(大众品)行业秋季投资策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尾页 重要声明 Table_IndustryData Table_QuotePic 近 6 个月 行业指数 与沪深 300 比较 Table_Author 分析师 : 周菁 Tel: 021-53686158 E-mail: zhoujingshzq SAC 证书编号: S0870518070002 Table_Summary 主要观点 乳制品 :需求 回归景气 ,竞争边际趋缓 Q2 乳制品 龙头企业收入 恢复强劲增长 , 其中常温白奶 ( 基础和高 端 )两位数增长 , Q2 金典增长 25%、特仑苏增长 19%; 常温酸奶 两位数下滑 ,安慕希和纯甄个位 数 下滑 ;低温鲜奶 成长期 ,两大品牌 巴氏奶业务均高速增长 ;低温酸奶 仍在短期调整阶段 。 H1 伊利 、蒙牛 常温液奶市占率分别提高 0.8、 1.5pct。 展望下半年 , 后疫情时期健康营养意识提升 叠加传统消费旺季来临 ,乳制品需求景气有望延续 ,而近几年奶牛存栏量持续下滑及 夏季高温导致的奶牛热应激 使得 原奶供给仍 然紧平衡 , 预判原奶进入涨价周期 。参考历史经验 ,原奶涨 价阶段 ,乳企毛利率 承压 , 促使 行业买赠促销力度 减弱 ,头部企业盈利能力反而提升 ,预计头 部企业的 盈利弹性有望持续体现 。 调味品 : 强确定性 H1 六家调味品 公司收入 增长 13%、利润增长 21%, 增长稳健 ,体现出调味品赛道的强确定性 。 上半年 餐饮渠道受影响较大 , 5 月开始餐饮收入降幅收窄至 20%以内 ,且逐月 收缩 约 3-4 个百分点 , 边际 改善迹象明显 , 海天 、中炬的餐饮动销均恢复正常 ,预计下半年餐饮端将环比明显改善 。 成长性较佳的调味品品类包括高端酱油 、 蚝油 、料酒 、复合 调味品等 : 高端酱油 增长高于酱油整体 , 在低线城市仍有较大的渗透空间 ; 近两年蚝油 、料酒行业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 头部企业3-4 年对蚝油 、料酒均有 较大的 产能 扩建 计划 ; 火锅底料 、 中式复合调味 料 的复合增速分别约有 15%、 20%,行业龙头增速更快,且规模效应加强 。 投资建议 未来十二个月内, 维持 食品饮料 行业“增持 ”评级 下半年 乳制品 需求景气度回升 +供给紧平衡 , 原奶 大概率进入涨价 周期 ,行业 促销力度减弱 , 竞争格局边际改善 ,龙头盈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 。 秋季建议关注需求景气回升 +竞争 格局趋缓带来基本面边际改善 , 估值相对合理的乳制品板块 。 调味品 短期 确实面临 回调 降估值的压力 ,但中长期看 ,调味品 赛道 因 刚需性 强 、 空间大 、 现金流好 、 行业竞 争格局较好 、增长 确定性高等优势 仍将被赋予 合 理 的估值溢价 ,龙头尤甚 。短期 波动并不改变板块的长期投资逻辑 ,建议回调中择机布局 。 Table_ForcastEval 数据预测与估值: 重点关注股票业绩预测和市盈率 公司 名称 股票代码 股价 EPS PE PBR 投资评级 19A 20E 21E 19A 20E 21E 伊利股份 600887 39.17 1.15 1.16 1.37 34.1 33.8 28.6 9.3 增持 增持 维持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季度策略 日期: 2020 年 09 月 10 日 乳制品边际改善 ,调味 品择机布局 2020 年食品饮料 ( 大众品 ) 行业 秋季 投资策略 行业: 食品饮料 季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 重要声明 光明乳业 600597 17.62 0.41 0.43 0.52 43.0 41.0 33.9 3.7 增持 涪陵榨菜 002507 44.21 0.77 0.98 1.12 57.4 45.1 39.5 11.5 增持 资料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 股价数据为 2020 年 9 月 9 日收盘价 )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3 目 录 一、 食品饮料涨幅居首,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 5 1.1 年初至今食品饮料涨幅居首 . 5 1.2 食品饮料估值处于近十年高位 . 5 二、乳制品:需求回归景气,竞争边际趋缓 . 6 2.1 Q2 乳制品强劲反弹,常温白奶和低温鲜奶表现亮眼 . 6 2.2 原奶进入涨价周期,行业竞争趋缓,盈利弹性释放 . 9 2.3 低温鲜奶风口已至,乳企加大产品布局 . 11 三、调味 品:强确定性 . 13 3.1 中报业绩稳增长,餐饮端边际改善 . 13 3.2 高端酱油份额提升,蚝油、料酒潜力大 . 16 3.3 复合调味品高成长,头部企业规模效应加强 . 20 四、投资建议 . 21 五、风险提示 . 22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4 图 图 1 年初至今各板块涨跌幅 . 5 图 2 年初至今食品饮料指数走势图 . 5 图 3 年初至今食品饮料子板块涨跌幅( %) . 5 图 4 年初至今食品饮料板块估值走势 . 6 图 5 食品饮料板块近十年估值溢价率(相对沪深 300) . 6 图 6 食品饮料各子板块的 PE 估值( TTM_整体法) . 6 图 7 食品饮料主要子板块年初至今估值溢价率(相对沪深 300). 6 图 8 伊利和蒙牛的常温液奶市占率情况 . 8 图 9 伊利和蒙 牛的低温液奶市占 率情况 . 9 图 10 2008 年以来原奶价格三个上涨周期(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元 /公斤) . 10 图 11 2008 年以来原奶价格三个上涨周期(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元 /公斤) . 11 图 12 我国调味品行业各渠道份额占比( 2020.2) . 16 图 13 在外就餐的调味品消费量高于家庭烹饪 . 16 图 14 5 月开始餐饮收入降幅持续收窄 . 16 图 15 各企业餐饮 销售渠道占比 . 16 图 16 调味品各细分产业 2019/2018 及 2018/2017 年行业产量同比增速 . 17 图 17 我国高端酱油市场规模(亿元) . 17 图 18 高端酱油市场销量和吨价增长变化 . 17 图 19 不同城市高端酱油渗透率水平 . 18 图 20 蚝油品类的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 . 18 图 21 历年海天蚝油收入及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亿元) . 18 图 22 三大企业未来蚝油产能规划(万吨) . 19 图 23 我国料酒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 19 图 24 我国料酒市场竞争格局 . 19 图 25 天味食品历年收入(百万元) . 21 图 26 天味食品历年归属净利润(百万元) . 21 表 表 1 2020H1 乳制品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亿元) . 7 表 2 巴氏杀菌乳 vs 高温杀菌乳 . 12 表 3 主要乳企 的低温鲜 奶产品比较 . 12 表 4 2020H1 调味品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亿元) . 14 表 5 2020H1 调味品上市公司预收款项和现金收入情况(亿元). 15 表 6 2020H1 复合调味品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亿元) . 20 表 7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22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5 一、 食品饮料涨幅居首 ,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1.1 年初至今食品饮料涨幅居首 截止 8 月 31 日 , 申万一级行业中 , 食品饮料年初至今 上涨66.20%,涨幅 居各 板块 首位 , 同期沪深 300 上涨 17.57%,食品饮料跑赢大盘 48.64 个百分 点 ,超 额收 益明显 。 子板块中 , 食品综合 、调味发酵品 涨幅领先 , 分别上涨 99.16%、 93.52%, 宅家场景下 ,休闲食品 、 速冻食品 的 渗透率和消费频次提升 , 促使 业绩大增 ,而调味品作为刚需品 ,业绩增长稳健 , 几大品种享受了 业绩和估值 的 戴维斯双击 。 图 1 年初至今各板块涨跌幅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 注 :截止 2020/8/31, 下同 ) 图 2 年 初 至今食品饮料 指数走势图 图 3 年 初 至今 食品饮料子板块 涨跌幅 ( %)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1.2 食品 饮料 估值处于近十年高位 截止 8 月 31 日 , 食 品 饮料板块绝对估值 PE( TTM_整体法 )约 为 50 倍 , 相对于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率约 347%, 估值 处于 近十年的高位水平 。 主要子板块中 , 调味发酵品估值最高 , PE 约为 97倍 ;啤酒 PE 约 58 倍 ;白酒 、食品综合 、乳品 PE 均在 40-50 倍之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6 间 ; 黄酒 、肉制品 、葡萄酒 PE 均在 30-40 倍 之间 ;软饮料估值最低 , PE 约 23 倍 。 图 4 年初 至今食品 饮料板块估值走势 图 5 食品饮料板块近 十年估值溢 价率 ( 相对沪深 300)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图 6 食品饮料 各子板块 的 PE 估值 ( TTM_整体法 ) 图 7 食品饮料主要 子 板块年初至今估值溢价率 ( 相对沪深 300)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 上 海 证券研究所 二 、 乳 制 品 : 需求 回归景气 +竞争 格局 趋缓 ,边际改善 2.1 Q2 乳制品 强劲反弹 , 常温 白奶 和低温鲜奶表现亮眼 我们 统计了伊利 、蒙牛 、光明 、新乳业 、 飞鹤 、 三元 、燕塘 、天润 、 妙可 蓝多几家乳制品企业 上半年的经营数据 , 上半年 九家 公司合计实现营收 1143.59 亿元 ,同比增长 3.10%, 归属净利润 为 81.56亿元 ,同比下降 3.04%。 随着 疫情 逐渐稳定 , 后疫情时期 消费者 追求健康营养 的 意识 驱动 下 , 乳制品需求回暖 , 叠加渠道补库存 , Q2主要企业的收入端呈现 强劲反弹 ,同 时由 于 Q1 各 企业 大力 促销 帮助渠道去库存 , Q2 渠道 库存 回归常态 , 企业 相应 减少 费用 投放 ,并 调整产品结构 向 高端化 迁移 , 导致 利润增速 大幅 超过收入增速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7 业绩弹性 释放 。 统计除蒙牛 、 飞 鹤之外的其他 7 家公司的 Q2 数据( 因港股未公布季度财务数据 ) , 合计实现 营收 388.66 亿元 ,同比增长 19.40%, 而 Q1 收入 同比下降 10.33%;实现归属净利润 30.8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 50.22%,而 Q1 盈利同比大幅下降 56.30%。 表 1 2020H1 乳制品 上市公司业绩 情况 ( 亿元 ) 营 业 收入 归属净利润 净利率 2020H1 yoy 2020Q2 yoy 2020H1 yoy 2020Q2 yoy 2020H1 2020Q2 伊利股份 473.44 5.29% 268.00 22.44% 37.35 -1.20% 25.92 72.28% 7.9% 9.7% 蒙牛乳业 375.33 -5.83% 12.12 -41.67% 3.2% 光明乳业 121.46 9.52% 70.12 24.36% 3.08 -16.09% 2.31 2.16% 2.5% 3.3% 新乳 业 25.56 -5.68% 15.01 0.87% 0.77 -26.27% 1.03 26.75% 3.0% 6.9% 中国飞鹤 87.07 47.78% 0.00 27.53 57.25% 0.00 31.6% 三元股份 34.04 -18.43% 18.86 -15.39% -1.01 -155.06% 0.17 -86.68% -3.0% 0.9% 燕塘乳业 7.03 0.53% 4.44 6.36% 0.60 -9.61% 0.59 6.64% 8.6% 13.3% 天润乳业 8.83 7.22% 5.35 12.55% 0.80 3.32% 0.60 29.50% 9.1% 11.3% 妙可蓝多 10.83 51.74% 6.88 65.41% 0.32 727.87% 0.22 158.96% 3.0% 3.2% 合计 1143.59 3.10% 388.66 19.40% 81.56 -3.04% 30.86 50.22% 7.1% 7.9% 数 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常温 液奶方面 , 常温 白奶受益于疫情 需求 上升 , 常温 酸奶销售有所下降 。 ( 1) 常温白奶 : 伊利 Q2 白 奶 率先复苏 , 高端 白奶和基础白奶均 快速 增长 , 金典 Q2 增长约 25%左右 , 拉动整 个上半 年金典 增速回到 10%左右的两位数水平 ,且 7 月份 常温白奶 仍 有 20%以上的增长 ; 蒙牛 Q2 白奶业务增长 25%左右 ,其中特仑苏增长 19%。 ( 2) 常温酸奶 : 疫情时期酸奶产品的刚需性弱于白奶 , Q1 销售下滑幅度较大 、 Q2 同比有所回升 ,但难以弥补 Q1 下滑缺口 , 预计整个上半年常温酸奶行业销售额下滑幅度达两位数以上 ,龙头表现强于行业 。 H1 伊利安慕希 约有 5%左右的下降 ,其中 Q2 安慕希已增速回正 ,同比增长约 10%左右 ; 蒙牛 纯甄 上 半年 个位数下滑 。 两大 乳企 逆势 提升份额 ,截止 上半年 ,伊利 和蒙牛的常温液 奶市占率分别达 到 38.8%/+0.8pct、 28.2%/+1.5pct。伊利在常温酸奶 、常温纯牛奶 、常温 有机液 态 奶方面的市占率分别同比提升 3.2、 0.4、4.0 个百分点 。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8 图 8 伊利和蒙牛的常温液奶市占率情况 数据来源: 尼尔森 , 上海证券研究所 低温液奶方面 , 低温 鲜奶 爆发 式 增长 , 低温酸奶 短期仍在调整 。 ( 1) 巴氏奶领衔的低温鲜奶产品在 天然活性物质 含量 方面优于常温 白奶 , 得益于高营养价值 ,疫情期间巴氏奶 、 高温杀菌 乳等低温 鲜奶产品 大受欢迎 , 低温鲜奶行业 保持 两位数 增长 。 伊利于去年底 推出了三 款 低温 奶 产品 ,疫情期 间推广 受到一定影响 ,但因 基数 较低 ,上半年 低温纯牛奶 收入 同比 增速 高达 77.9%。蒙牛 在 疫情期间 发力 生鲜电商等新渠道 ,低温鲜奶收入同比增长 近 100%,其中线上业务增速超过 600%, 市场份额 增至近 10%, 于 6 月 超过新乳业成为行业第二 ,目前每日鲜语稳居高端鲜奶第一品牌 、现代牧场位居基础鲜奶第二品牌 。 光明 是 低温 鲜 奶领域的老大 , 优倍 率先在 包装上标注免疫球蛋白 、乳铁蛋白 、乳过氧化 物酶 三项核心活性指标含量 , 强化 消费者认知 ,并 推出 更 多 功能性产品 ,如 0 乳糖 、0 脂肪等 , 同时 推出 超巴 鲜 奶 品牌 “ 新鲜牧场 ” ,保质期 15 天 , 以此 拓宽销售半径 、扩充销售渠道 , 在新鲜牧场的带动下华北地区取得了两位数 增长 。 ( 2) 由于常温酸奶的冲击 ,近几年低温酸奶 处在调整阶段 ,受疫情 影响 上半年较大幅度下滑 。蒙牛 是低温酸奶领域老大 ,上 半年收入小幅 下滑 , 但 冠益乳 旗下 小蓝帽 “健字号” 50%增长 , 优益C 功能性 SKU 增长超 100%, 功能性 、高附加值的低温酸奶产品依然保持热销 。 伊利 畅轻近期推出 新品 “ 餐后轻盈 ” , 使用益生菌双菌种 嗜酸乳杆菌 +乳双歧杆菌) +膳食纤维的组合 , 实现了功能细 分( 促进肠胃消化 ) 、场景细分 ( 餐后 ) 、产品升级 ( 兼具 口感美味和包装 美感 ) 等 多 重价值 ,上半年伊利低温液奶市占率同比提高了 0.3个百分点 。 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9 图 9 伊利和蒙牛的 低温 液奶市占率情况 数据来源: 尼尔森 , 上海证券研究所 2.2 原奶 进入 涨价 周期 ,行业竞争趋缓 ,盈利弹性 释放 复盘 原奶 价格 历史 走势 , 2008 年 至今共有 3 轮明显的价格上涨周期 : ( 1) 2009 年 7 月 -2011 年 7 月 , 上涨 时间 约 2 年 , 原奶价格从2.3 元 /公斤 升 至 3.2 元 /公斤 ,涨幅 39%。 2008 年三聚氰胺事 件爆发 ,我国乳制品 行业遭遇 严重的 信任危机 , 叠加金 融危机 , 下游 乳制品消费疲软 , 原奶价格从 2008 年开始进入下降通道 。 生鲜乳供过于求 , 迫使奶农纷纷 卖牛宰牛 ,原奶供给 逐渐 收缩 。 随着国内经济回暖 、 大众对 国产乳制品的 信心逐渐修复 , 而 前期原奶供给 减少 导致供需 关系 发生转变 , 原奶价格从 2009 年年中开启 上升通道 。 ( 2) 2013 年 1 月 -2014 年 3 月 ,上涨 时间 约 15 个月 , 原奶价格从 3.4 元 /公斤升至 4.2 元 /公斤 以上 ,涨幅 接近 24%。 2013 年 , 由于国内出现口蹄疫 、奶牛存栏量下降 , 且 国际原奶主产区 新西兰遭遇大旱 ,行业出现 “ 奶荒 ” ,原奶价格 快速 上涨 , 8 月 开始 原奶价格同比 增速维持 在两位数 以上 。 原奶 价 格暴涨 刺激 奶牛养殖 扩张 ,2014 年 国内 奶牛 存栏量 迅速 回补 , 在原奶供 应 增加和国际 进口大包粉的低价冲击下 , 我国 原奶价格 在经历了 2014Q1 的 上涨后进入了快速的下跌通道 , 至 2015 年 4 月原奶价格已降至 3.4 元 /公斤 ,抹去了 2013 年 以来 的涨幅 。 ( 3) 2018 年 8 月 开始 进入近 十 年内第三 轮原奶价格上涨周期 ,总的来看本轮 上涨 呈小幅波动上涨 。 2019 年 主产区生鲜奶平均价格为 3.65 元 /公斤 ,比 2018 年提高 5.49%。 18 年 开始原奶价格 逐渐上升 主要 因为供给 端 收缩 , 我国近几年整治环保问题 ,及 15 年以来持续 低迷的原奶价格 导 致 养殖 场 低效益甚至亏损严重 , 大量存栏300 头以下的 规模化 牧场 退出 , 我国奶牛存栏量 从 2015 年高点的1507.2 万头降至 2018 年的 1037.7 万头 , 牛奶 产量也 由 2015 年 的季 度策略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10 3180 万吨降至 2018 年的 3075 万吨,二者降幅分别达到 31%和 3%,产量下降幅度较小 主要系我国奶牛年均单产 量明显 提高 。 20 年初因为新冠 疫情 下游需求减弱 ,同时乳制品 生产 加工 、 运输受阻 ,导致大量的 原料奶 被迫喷粉 ,原奶价格 从年初的 3.87 元 /公斤 跌 至 5 月的 3.56 元 /公斤 ,降幅 8%。 图 10 2008 年以来原奶 价格 三个 上涨周期 ( 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 :元 /公斤 )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展 望下半年 ,我们认为 一方面进入 到 乳制品的 传统 消费旺季 ,同时疫情期间 乳制品 健康营养 、 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 等 益处 被 消费者进一步认知 , 从各大乳企 Q2 基础白奶 、高端白奶 及低温鲜奶等产品的销售表现来看 ,乳制品 需求端明显回暖 , 且 需求景气度有望在 下 半年延续 ;另一方面 近几年 我国奶牛存栏量持续下滑 , 生鲜乳 供应总体紧平衡 , 加之 进入高温夏季 , 奶牛热应 激 造成产奶量 下降 , 下半年原奶供给 仍偏紧 。 供需格 局转变 下 , 下 半年原奶价格大概率 上行 , 截止 8 月 26 日 ,原奶价格 已 较 5 月 低点上涨 6%至 3.78元 /公 斤 。 历史上 , 由于原奶价格上涨造成毛利 端 承压 , 乳制品行业 营销投放 、 买赠促销等力度将趋缓 , 通过降低费用率来对冲毛利率下滑对盈利水平造成的影响 。 所以总体来看 ,当 原奶价格进入 上涨周期 ,头部企业反而会 减少 打价格战 、 大搞促销等行为 ,且 部分 中小 乳企由于难以承受 成本 上升压力 选择 退出市场 , 使得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竞争格局 改善 ,龙头 利润率反而向上 。 以伊利为例 : ( 1) 09-11 年原奶 价格上 涨周期中 , 伊利毛利率从 2009 年的35.1%降至 2011 年的 29.3%, 同期 销售 费用率 从 26.7%降至 19.5%,毛销差 扩大 1.4 个百分 点 , 最终净利率 从 2.7%提高至 4.8%。 ( 2) 13 年 的原奶价格上涨周期中 , 伊利 毛利率从 2012 年的29.7%降至 2013 年的 28.7%,同期销售费用率从 18.5%降至 17.9%,毛销差 小幅 下降 0.4 个百分点 ,最终净利率从 4.1%提高至 6.7%( 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