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业深度研究 | 计算机应用 1 | 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 西部证券 2020 年 09 月 11 日 。 技术与政策共振,车联网 落地 应用加速 计算机 行业 深度 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 | 计算机应用 西部证券 2020 年 09 月 11 日 行业 评级 超配 前次评级 评级变动 首次 近一年行业走势 相对表现 1 个月 3 个月 12 个月 计算机应用 -5.87 5.46 18.83 沪深 300 -2.13 14.67 16.59 分析师 邢开允 S0800519070001 13072123839 xingkaiyunresearch.xbmail 联系人 单慧伟 18616338670 shanhuiweiresearch.xbmail 相关研究 -10%-2%6%14%22%30%38%2019-09 2020-01 2020-05计算机应用 沪深 300Tabl e_Title 核心结论 Table_Summary 技术与政策共振,催 生 万亿级市场 空间 。 1) 技术端 :车联网是 5G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5G的低时延、高可靠、高速率等特性将为车联网行业带来巨大变革。就车联网应用而言, 5G R16标准冻结,将支持 V2V、 V2I直连通信,实现支持车辆编队、半自动驾驶、外延传感器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2) 政策端 :车联网支持性政策频发,行业迎关键政策窗口期。 3月份,政治局常委会提出加快 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进度,随后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明确将车路协同应用纳入 2020年重点支持的 5G新基建 7大工程之一。行业过去两年增长率均为 100%,预计未来三年 CAGR35.7%,持续维持高增长态势。 智能化带动相关组件需求大增, 网联化 V2X促进产业 持续 升级 。 1) 智能化 :根据“十三五”规划要求,到 2020年实现具有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新车渗透率达 50%。随着智能驾驶的不断渗透,带来 ADAS需求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 ADAS市场规模 576亿。预计到 2020年,汽车辅助驾驶 /部分自动驾驶 /有条件自 动驾驶的新车装配率超 50%,网联式驾驶装配率达 10%,ADAS系统的渗透率达到 50%。 ADAS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动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及毫米波雷达等感知传感器需求大幅增长。 2) 网联化 :目前车路协同 V2X所需的核心芯片 /模组和终端产品研发已较为成熟, V2X车路协同应用有望加速推进。 从驱动因素来看, V2X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基础设施,更高级别智能驾驶的推进必须依赖网联化技术,属于刚需,两者 协同实现“信息感知”和“决策控制功能” 。从技术维度看, C-V2X主要分为 LTE-V2X和 5G-V2X,基于 LTE-V2X的车联网技术已较为成熟,具备预商用条件;5G-V2X仍在推进中,随着 5G R16标准冻结, 5G-V2X有望加快推进。 车路协同 V2X市场空间测算 。目前我国车路协同 V2X产业短期主要靠政策驱动,路侧及车载端市场合计约 4000亿。 1) 路侧端 :据测算,路侧端 V2X市场近 2000亿,其中高速、非高速及城市路口分别为 52.4/1702/175亿。短期是高速路侧基站建设带来的市场;长期则是 V2X基站在非高速及城市路口的持续渗透。 2) 车载端 :短期看,政策驱动部署强监管车辆,包括两客一危、出租车、重卡及公交车,市场空间约 120.8亿。长期看,随着成本不断降低,V2X通信系统将渗透至公车、私车领域,行业空间有望拓展 15倍至 2000亿。 个股推荐 。 随着 5G的不 断应用、 智能网联技术 不断成熟, 叠加车联网产业支持性 政策频发 、新基建领域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料车联网 应用 将 加速落地。给予行业“超配”评级, 建议关注 :鸿泉物联( 688288.SH)、锐明技术( 002970.SZ)、千方科技( 002373.SZ) 。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 V2X试点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新基建领域投资力度不及预期 ; 5G-V2X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等 。 行业深度研究 | 计算机应用 2 | 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 西部证券 2020 年 09 月 11 日 索引 内容目录 1、技术与政策共振,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 . 5 1.1 车联网是 “人、车、路、云 ”互联,是跨行业深度融合新产业 . 5 1.2 技术与政策共振,催化行业加速迈进 . 7 1.2.1 催化剂一: 5G 浪潮催化,车联网 “脱虚为实 ” . 7 1.2.2 催化剂二:政策利好频发,迎黄金发展期 . 8 1.3 千亿美金级黄金赛道,市场空间广阔 . 10 2、智能化:智能化进程加快,带动相关组件需求大增 . 12 2.1 智能驾驶产业化进程持续加快 . 12 2.2 带动相关组件需求大增 . 16 2.2.1 需求一:车载摄像头 . 16 2.2.2 需求二:毫米波雷达 . 18 2.2.3 需求三:激光雷达 . 21 3、网联化: V2X 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真正的智能互联 . 22 3.1 车路协同 V2X 打开车联网行业增长空间 . 22 3.2 车路协同 V2X 是无人驾驶的必要条件 . 26 3.3 车路协同 V2X 应用场景实例 . 28 4、车路协同 V2X 市场空间测算 . 32 4.1 路侧端 V2X 市场空间测算 . 32 4.2 车载端 V2X 市场空间测算 . 33 5、个股推荐 . 34 5.1 鸿泉物联( 688288.SH): 商用车车联网市场引领者 . 35 5.2 锐明技术( 002970.SZ):商用车车载监控龙头企业 . 36 5.3 千方科技( 002373.SZ): “智慧交通 +智能物联 ”双轮驱动 . 38 6、风险提示 . 40 图表目录 图 1:车路协同系统应用场景示意图 . 5 图 2:智能化和网联化两大技术路径相互协同 . 5 图 3: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阶段划分 . 6 图 4:车联网产业链概况 . 7 图 5: 5G 三大应用场景及商用落地时序 . 8 图 6: 5G 标准成熟时间进度表 . 8 图 7:智能交通市场规模(按项目中标额) . 10 行业深度研究 | 计算机应用 3 | 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 西部证券 2020 年 09 月 11 日 图 8:公路信息化市场规模(按项目中标额) . 10 图 9: 2017-2022 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 11 图 10: 2017-2022 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 11 图 11:产业 链各环节市场份额占比 . 12 图 12:智能驾驶全产业链 . 13 图 13: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ADAS)主要功能 . 13 图 14: 2018-2020 年中国 ADAS 行业市场规模情况(亿元) . 15 图 15: 2006-2019 年上市新车 ADAS 配置搭载率 . 15 图 16: 2017 年全球 ADAS 主要系统集成商市场份额 . 16 图 17:车载摄像头应用示意图 . 17 图 18: 2015-2020 年中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万颗)及增速 . 18 图 19: 2015-2020 年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亿元)及增速 . 18 图 20: 2018 年中国车载摄像头竞争格局 . 18 图 21:毫米波雷达应用场景 . 19 图 22:我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万颗) . 20 图 23: 2014-2018 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 20 图 24: 2018 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份额 . 20 图 25:脉冲测距式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结构示意图 . 21 图 26:车载激光雷达应用示意图 . 22 图 27:路基激光雷达应用示意图 . 22 图 28:激光雷达产量(万台) . 22 图 29:车路协同 V2X 系统架构 . 23 图 30: V2X 五大技术应用场景 . 23 图 31: C-V2X 产业链 . 24 图 32: V2X 产业生态图谱 . 25 图 33: C-V2X 部署进程 . 26 图 34: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乘用车)分级 . 26 图 35:智能网汽车 “两横三纵 ”技术架构 . 28 图 36: 2018 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分布情况 . 28 图 37:无锡车联网推进阶段概况 . 30 图 38:长沙智慧高速监控中心 . 31 图 39:路侧平台采用百度 Apollo 车路协同方案 . 31 图 40:路侧基站 市场空间近 2000 亿 . 32 图 41:车载 V2X 通信模块市场空间约 2000 亿元 . 33 图 42:鸿泉物联营收构成(百万元) . 35 图 43:鸿泉物联主营业务毛利率情况 . 35 图 44:锐明技术商用车综合监控产品及方案 . 37 图 45:锐明技术营收构成(亿元) . 38 行业深度研究 | 计算机应用 4 | 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 西部证券 2020 年 09 月 11 日 图 46:锐明技术主营业务毛利率情 况 . 38 图 47:千方科技智慧交通产品 . 38 图 48:千方科技智能物联产品 . 39 图 49:千方科技经营业绩情况 . 39 图 50:千方科技毛利率及净利率情况 . 39 表 1: 5G 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 7 表 2: 4G 与 5G 主要性能对比 . 7 表 3: 2020 年以来车联网应用支持性政策频发 . 9 表 4:中国相关企业在车联网个细分领域的布局 . 12 表 5: ADAS 主要功能简介 . 14 表 6:车载摄像头数目及主要功能 . 17 表 7:毫米波雷达 24GHz 和 77GHz 比较 . 19 表 8: 2019 年中国毫米 波雷达企业及研发进度 . 21 表 9:自动驾驶分级标准 . 27 表 10: C-V2X 能力分级 . 27 表 11:中国智能网汽车示范区概况 . 29 表 12:长沙市车路协同智慧高速公路的主要应用场景 . 31 表 13:部分在建 及拟建车路协同应用项目 . 31 表 14:全国 V2X 道路侧智能网联设备市场空间测算 . 32 表 15:全国 V2X 道路侧智能网联设备市场空间弹性分析 . 32 表 16:强监管车辆 V2X 通信模块市场空间测算 . 33 表 17:全国强监管车辆 V2X 通信模块市场空间弹性分析 . 33 表 18:中国公车 V2X 通信模块市场规模测算 . 34 表 19:中国公车 V2X 通信模块市场空间弹性分析 . 34 表 20:中国私车 V2X 通信模块市场空间测算 . 34 表 21:中国私车 V2X 通信模块市场空间弹性测算 . 34 表 22: wind 一致预测 . 35 表 23:鸿泉物联技术及产品方案 . 36 表 24:锐明技术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及方案 . 37 行业深度研究 | 计算机应用 5 | 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 西部证券 2020 年 09 月 11 日 1、 技术与政策共振, 催 生 万亿级市场 空间 1.1 车联网 是 “人、车、路、云”互联,是跨行业深度融合新产业 车联网是“人、车、路、云”互联 。 车联网 即 智能网联汽车, 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 系统 、执行器等装置, 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 实现车与 X(车、路、人、云端等) 之间的 智能信息交换、共享 , 且 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为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 整体而言, 车联网 是 汽车、电子、 信息 通信、 道路 交通运输等 行业 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 形态 。 图 1: 车路协同系统应用场景示意图 资料来源: 电子发烧友网 ,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车联网 包含智能化和网联化两大技术路径 , 协同实现“信息感知”和“决策控制 ” 功能 。 1)智能化 : 依赖 高级 辅助 驾驶 系统 ADAS,采用车载传感器与汽车自动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汽车的自动巡航( ACC)、自动泊车( APS)及自动紧急刹车( AEB)等一 系 列功能。目前,新上市的车辆大多具有自动紧急刹车系统( AEB)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LKA),并能实现人车互联。 2) 网联化 : 依靠搭载车联网 V2X 通信 系统, 进一步实现 车 -人、车 -车、车 -路、车 -云的信息交换,实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 提高道路通向效率等 ,并最终实现无人驾驶 。 图 2: 智能化和网联化两大 技术 路径相互协同 资料来源: 盖世汽车咨询,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行业深度研究 | 计算机应用 6 | 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 西部证券 2020 年 09 月 11 日 我国车联网产业 正处于 加 速发展期 ,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 由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早,车联网产业处于领 先地位。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处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第二梯队。近年来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支持性政策密集出台,国家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根据“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的规划,到 2020 年实现具有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新车渗透率达到 50%;根据中国制造 2025的规划,到 2025 年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 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 汽车实现限定区域 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凭借 5G 技术 方面的 领先 优势以及政策端的大力扶持,我们 认为中国 车联网产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 车联网 汽车产业发展 主要 分为 四 个阶段 ,当前正处于协同发展阶段 。 1) 第一阶段 各自 发展 : 该阶段属于基础 技术及 设施 奠基期,智能化和网联化两大技术路径各自发展,包括各类传感器、通信终端的研发量产,以及测试场景和工具的建设 。 2) 第二阶段 协同发展 :各类传感器、智能 及 网联 化 软硬件在车载端和路侧端 持续 渗透 。 目 前, 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该阶段周期相对较长,至少需 5 年时间 ,预计到 2025 年完成 。 3) 第 三 阶段 技术集成 :智能辅助驾驶 系统 ADAS 得到 全面 普及,实现 更 高级别自动 驾驶 ; 车路协同决策、大数据、 5G 等技术 在车联网 产业 实现全面 集成应用。 4) 第四阶段 深度融合 :智能化和网联化两大技术路径 实现 深度融合, 诞 生全新的产业形态。 图 3: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阶段划分 资料来源: 鸿泉物联年报,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车联网产业链条较长 ,大致可 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 。 1)上游 :主要是 RFID/传感器、定位芯片和其他硬件等元器件设备制造商 。 通信芯片和通信模组等环节由于涉及通信技术,门槛较高,主要参与者均为华为、大唐、中兴以及国外的高通、英特尔等通信行业头部企业 ; 2)中游 :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制造商、汽车生产商和软件开发商 。 由于该环节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且市场刚刚起步,多为中小或初创型企业 参与 ; 3)下游 :主要包括 TSP、系统集成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移动通信运营商。 移动通信运营商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为主;车联网服务提供商方面,包含传统 TSP 供应商如吉安星等、 各大 主机厂自 建 TSP 平台及新兴 的 初创企业等 。 行业深度研究 | 计算机应用 7 | 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 西部证券 2020 年 09 月 11 日 图 4: 车联网产业链 概况 资料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1.2 技术与政策共振,催化行业加速迈进 1.2.1 催化剂一: 5G浪潮催化,车联网 “ 脱虚为实 ” 车联网是 5G 最主要的应用场景 。 5G 在车联网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信息娱乐服务, 4G 即可满足网络需求;第二类是安全与效率类服务, 需 通过 LTE-V2X 实现;第三类是协同类业务, 必须依靠 5G 或者 5G-V2X 来实现 。 表 1: 5G 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应用类别 典型应用 网络需求 信息娱乐服务类 在线导航、音影下载、紧急呼叫、汽车保险 4G 即可满足需求 安全与效率类服务 碰撞预警、紧急刹车预警、信号灯提示、路况提示 低时延、高可靠: LTE-V2X 协同类业务 车辆编队、高级别自动驾驶、传感器信息交互、远程遥控驾驶 低时延、高可靠 、高速率、大容量 : 5G/5G-V2X 资料来源: 万集科技,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5G 低时延、高可靠、高速率 和 大容量 等 特性将为车联网 产业 带来巨大变革 。 1)低时延 : 无人驾驶技术要求毫秒级时 延 ,我们目前使用的 4G 网络,速率时延达到了 10 毫秒,基本实现不了实时控制 。而随着 5G 网络 的 到来,端到端的时延只需要 1 毫秒,完全可以满足自动驾驶的苛刻要求。 2)高速率 、 高可靠 、大容量 :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大量的周边环境数据和信息以便于做出及时决策,传感器感知及 车辆 对车辆( V2V)和车辆对基础设施( V2I)的 互联 通信是自动驾驶汽车获取数据的两大主要来源, 为保证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运行,对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上要求较高, 5G 网络能够提供更强的联网能力,运行速率可达到每秒 2GB 以上。 表 2: 4G 与 5G 主要性能对比 4G 5G 延迟 10ms 小于 1ms 峰值数据速率 1Gbps 20Gbps 连接密度(个 /平方千米) 105 106 通道宽带 20MHz 200kHz(适用 Cat-NB1 IoT) 100MHz( 6GHz 以下) 400MHz( 6GHz 以上) 频段 600MHz 至 5.925GHz 600MHz-毫米波 资料来源:电子发烧友网,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行业深度研究 | 计算机应用 8 | 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 西部证券 2020 年 09 月 11 日 图 5: 5G 三大应用场景及商用落地时序 资料来源: 5G 云化虚拟现实白皮书,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5G R16 标准冻结,车联网 V2X 建设料将提速。 2020 年 7 月 3 日 ,国际标准组织 3GPP 宣布5G R16 标准冻结,标志着 5G 第一个演进版本完成 。此前的 R15 标准是 5G 的一个基础版本,它解决了 5G 三大场景中的增强型移动宽带 场景 ( eMBB),而 R16 标准 则 对另外两个场景进行了部署,即超低时延高可靠性场景( uRLLC)和海量机器通信场景( mMTC)。 5G R16 标准的冻结,意味着 5G 已经从人与人的连接,扩大到了人与物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就面向车联网应用而言, 5G R16 支持了 V2V(车与车)、 V2I(车与路边单元)直连通信,实现 V2X 支持车辆编队、半自动驾驶、外延传感器、远程驾驶等更丰富的车联网应用场景。 图 6: 5G 标准 成熟时间进度表 资料来源: 3GPP,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1.2.2 催化剂二: 政策利好频发, 迎黄金发展期 2020 年是我国车联网商用元年,行业 迎关键政策窗口 期 ,大规模路侧建设有望先行 。 2019 年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产业链。 2020 年新基建蓬勃兴起, 车联网应用支持性政策频发 ,截至目前已颁布 12 项政策 。 1 月,工信部苗圩部长即强调车 路协同应用将同步进行 ; 2 月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 11 家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要结合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