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报告编码19RI0787 头豹研究院 | 医美系列深度研究报告 400-072-5588 2019 年中国微整形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报告摘要 医疗研究团队 近十年来, 受日韩、 欧美文化影响, 大众对于微 整形服务接受程度提升,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增加及微整形行业技术的发展,中国微整形服务行 业渗透率及消费需求不断攀升。2014-2018 年,中 国微整形服务行业市场规模 (按总收入统计) 从 201 亿元人民币增长到 500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 为 25.6%。未来,国家对微整形的监管将愈加严格, 微整形行业将更为规范,同时行业内竞争程度越发 激烈,去同质化经营成为多数企业的发展战略。 热点一: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微整形行业的进步 热点二:服务私人定制化 热点三:行业将更为规范 技术发展推动了微整形服务效果及安全性的提升, 丰富了微整形的项目内容,促使更多消费者接受微整形 服务。如光电美容类设备中的热玛吉已由第一代更新到 第五代,降低了消费者术中痛感,优化了术后效果。整 形效果高度依赖整形材料的品质,科技的发展推动局部 注射类材料的更新换代,使现代微整形材料的应用更加 广泛。 由于消费者对于整容的排斥感主要来自雷同感, “千 人一面”是消费者普遍担心的整形结果, 因此消费者更加 青睐个性化、时尚化的专属产品和服务。私人定制微整 形服务模式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微整形服务需求激增加速该行业市场规模扩张,未 来政府部门将会更加重视微整形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 的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整体微整形行业将会更为规 范地运行。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王英娥 分析师 分析师 赵玉玲 邮箱: csleadleo 医美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光电医美器械行业概 览 生物医药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 EGFR 抑制剂疗 法行业概览 生物医药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 CTLA-4 抑制剂 疗法行业概览 1 报告编号19RI0787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微整形服务行业市场综述 . 8 2.1 整形定义与分类 . 8 2.2 微整形定义与分类 . 8 2.3 微整形服务特点 . 10 2.4 微整形服务发展史 . 10 2.5 中国微整形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14 2.6 中国微整形服务行业产业链分析 . 18 2.6.1 上游分析 . 18 2.6.2 下游分析 . 20 3 中国微整形服务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23 3.1 技术发展推动微整形行业进步 . 23 3.1.1 光电美容类 . 23 3.1.2 局部注射类 . 26 3.2 需求增加驱动微整形行业消费 . 26 3.3 收入提升保障微整形行业发展 . 27 4 中国微整形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 28 4.1 人才资源匮乏制约行业技术发展 . 28 2 报告编号19RI0787 4.2 获客成本高昂压低行业盈利水平 . 30 5 中国微整形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 31 5.1 医疗风险 . 3 1 5.2 民营医疗机构社会认知风险 . 32 6 中国微整形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 32 6.1 行业监管政策较少但日趋严格 . 32 6.2 行业支持政策日益多样 . 34 7 中国微整形服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36 7.1 服务更加私人定制化 . 36 7.2 行业发展更加规范化 . 38 8 中国微整形服务行业竞争格局 . 39 8.1 微整形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39 8.2 微整形服务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41 8.2.1 美莱医疗美容连锁医院集团 . 41 8.2.2 艺星整形美容医院 . 44 8.2.3 北京联合丽格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 46 8.2.4 施尔美整形美容医院 . 48 3 报告编号19RI0787 图表目录 图 2- 1 微整形项目分类 . 9 图 2- 2 微整形服务机构分类及特点 . 10 图 2- 3 局部注射类微整形服务发展史 . 12 图 2- 4 电光美容类微整形服务发展史 . 13 图 2- 5 微创吸脂类微整形服务发展史 . 14 图 2- 6 中国整形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及微整形服务占比,2014-2023 年预测(按总收 入统计) . 1 4 图 2- 7 中国微整形服务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按总收入统计) . 15 图 2- 8 中国微整形中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项目(按总收入统计) ,2018 年 . 16 图 2- 9 中国整形行业投融资金额,2014-2018 年 . 17 图 2- 10 中国整形行业亿元及以上投融资,2018 年 . 17 图 2- 11 中国微整形服务行业产业链 . 18 图 2- 12 中国微整形服务机构的主要获客渠道及方式 . 21 图 2- 13 中国微整形服务机构消费者年龄及喜好分析 . 22 图 2- 14 热玛吉热刺激促使皮肤紧致原理 . 24 图 2- 15 热玛吉第一代到第五代 . 24 图 2- 16 热玛吉第四代与第五代的对比 . 25 图 2- 17 CPT 舒适脉冲技术 . 25 图 3-1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2018 年 . 28 图 4-1 中美两国微整形医师培养模式对比 . 29 图 4-2 获客成本及营销费用率. 31 4 报告编号19RI0787 图 6-1 微整形服务行业监管政策 . 33 图 6-2 微整形服务行业支持政策 . 35 图 7-1 私人订制微整形服务流程 . 37 图 7-2 新兴获客渠道提升微整形行业透明度示例 . 39 图 8-1 大型连锁美容机构参与者分析 . 40 图 8-2 美莱门店分布 . 42 图 8-3 美莱医美主营业务(不完全统计) . 43 图 8-4 艺星门店分布 . 45 图 8-5 联合丽格中国门店分布 . 47 5 报告编号19RI0787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医疗美容服务、 医疗美容器械、 医疗美容机构 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 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 发展, 扩张, 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 中多变的产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12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787 1.2 名词解释 山根:两眼之间,鼻子的起点。微整形手术可通过改变山根高度达到隆鼻的目的。 APP: Application, 应用程序, 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 以完善原始系统的不足, 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使用体验。 网红: 网络红人, 现实或者网络中因为某个事件或某个行为而被大众关注从而知名度提 升的人,或通过长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获得广泛关注的人。 韩流: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包括韩国服饰、饮食、电影、音乐等。 整形 APP: 在线智慧医疗美容整形服务电商平台, 是集整形美容特卖、 医院医生点评、 预约咨询和整形社区等于一体,以“互联网+传统整形”的运营模式,向广大求美者提 供医学美容服务的应用程序。 肉毒杆菌素: 肉毒杆菌内毒素, 致命的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毒性蛋白质, 具有 很强的神经毒性, 作用于胆碱能运动神经的末梢, 使肌纤维不能收缩, 进而致使肌肉松 弛以达到除皱美容的目的。 可卡因:被用作局部麻醉药或血管收缩剂的一种药品,由于其麻醉效果好,穿透力强, 主要用于表面麻醉,但因毒性强,不宜注射。 利多卡因: 局部麻醉及抗心律失常药, 可卡因的一种衍生物, 但没有可卡因中使人产生 幻觉和上瘾的成分。 利多卡因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易溶于水, 毒力和普鲁卡因相 当,因局部麻醉效果较强而持久,有良好的表面穿透力,可注射也可作表面麻醉。 O2O: Online to Offline, 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 使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 平台。 热玛吉: 使用专利单极射频技术, 高效加热及收紧深层皮肤, 同时促进胶原蛋白逐渐增 7 报告编号19RI0787 生,达到改善皱纹、紧致肌肤及重塑立体轮廓等效果的医疗美容器械。 皮秒: 利用选择性光热原理, 激光照射进表皮, 激光的高能高热瞬间瓦解气化色素细胞, 再由淋巴代谢排出体外,达到祛除皮肤深层色陈的目的的一种医美项目。 线雕: 将可吸收线植入到皮下脂肪的浅层及深层, 对皮肤进行提拉, 达到年轻化的一种 医美项目。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国际医疗审核权威机构,由美国国会即联邦 政府授权,专门从事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执法机关。 8 报告编号19RI0787 2 中国微整形服务行业市场综述 2.1 整形定义与分类 整形指运用手术、 药物、 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 进行修复与再塑, 进而增强人体外在美感的科学性、 技术性与艺术性极强的医学科学。 整形 一般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手术类整形:通过手术开刀的方式,对身体的部位进行修复与再塑,进而实现改 善受损外貌或增强人体外在美感的医疗美容方法。手术类整形可进一步分为以下两类: 整形美容:包括胸部整形、眼眉整形、耳部整形、面部整形、吸脂瘦身、私密整形、 颧骨整形、 鼻部整形、 颌面整形、 口唇整形、 除皱美容、 生殖整形、 酒窝成形、 招风耳矫正、 祛大脚骨、除腋臭、毛发移植等。 修复再造:包括眼部修复、疤痕修复、奥美定取出、歪鼻矫正、外耳再造、鼻再造、 乳房再造等。 (2)非手术类整形(微整形) :主要以非手术方式,如注射、激光等达到美容效果的医 疗美容方法。非手术类整形涵盖激光美容类、注射填充类、微创吸脂类等。 2.2 微整形定义与分类 微整形是整形的延伸, 主要指以非手术方式, 利用高科技医疗技术改善外形的整形。 由 于微创手术、 电光美容项目也具备创口小、 恢复期短等非手术类整形的特点, 因此也被纳入 本报告研究的微整形项目范围。微整形相比大型手术类整形而言,具有风险低、操作简单、 起效快、市场欢迎程度及普及程度较高的特点。 微整形按照项目特点可分为三类: 局部注射 类 (玻尿酸注射、 肉毒杆菌素注射、 自体脂肪注射等) 、 电光美容类 (激光美容、 光子美容、 9 报告编号19RI0787 电波拉皮、超声美容、微等离子体治疗、激光脱毛等)和微创吸脂类(如图 2-1) 。 图 2- 1 微整形项目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微整形服务提供方可以分为四大类: 公立医院整形科、 大型连锁整形集团 (如美莱、 联合丽格等) 、中小型美容院及私人诊所。目前,大型连锁整形集团是微整形服务最主要的 提供方(如图 2-2) 。 10 报告编号19RI0787 图 2- 2 微整形服务机构分类及特点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微整形服务特点 以激光、注射为主要手段的微整形无需开刀,具有安全化、日常化及非永久等特点。 安全化: 相较于传统手术类整形项目需通过大型手术进行人体形态修复或重塑, 微整形 项目无需进行手术或仅需进行微创手术, 对患者身体创伤小、 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恢复期 短、风险系数低,因而安全性更高。 日常化: 微整形项目耗时较短, 大多可于两个小时内完成, 如注射玻尿酸隆鼻从敷麻药 至注射完成通常仅需半小时。 此外, 由于微整形项目无需进行手术或仅需进行微创手术, 其 恢复期亦较短,且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非永久: 微整形并非永久性的, 其保持时间较短, 如玻尿酸注射产生的效果多于一年后 逐渐消失,消费者为维持效果需多次接受服务。 2.4 微整形服务发展史 不同的微整形项目发展历程亦不同。典型微整形项目的发展史如下: 11 报告编号19RI0787 (1)局部注射类(肉毒杆菌素及玻尿酸) : 肉毒杆菌素:1987 年,加拿大眼科医生 Jean 在为眼睑痉挛患者注射肉毒杆菌素时, 发现患者眉间的皱纹也消失了,于是 Jean 开始尝试肉毒杆菌素在除皱领域的应用。历经三 年的研究和临床观察,1990 年,Jean 发表了肉毒杆菌素可消除皱纹的报告,该报告为肉毒 杆菌素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 Allergan 公司开始对肉毒杆菌 素在美容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于 2002 年取得了 FDA 的批准。目前,肉毒杆菌素 已在微整形领域内取得了广泛应用。 玻尿酸: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玻尿酸便成为眼科手术的辅助剂,由于其具有抑制 细胞活性和抑制炎症的特性引起医学界的关注。1985 年,日本化妆品公司资生堂率先开始 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制备玻尿酸。 微生物培养法不仅显著降低了玻尿酸的生产成本, 使规模化 生产成为可能, 而且能够根据临床应用需求灵活设定分子量大小, 大幅拓宽了玻尿酸的应用 场景。随后,由于玻尿酸具有无免疫性、可降解及可吸收的特点,在注射美容领域得到广泛 应用(见图 2-3)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