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行业深度分析:拥抱大时代把握三主线.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分析:拥抱大时代把握三主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分析:拥抱大时代把握三主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分析:拥抱大时代把握三主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分析:拥抱大时代把握三主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分析:拥抱大时代把握三主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拥抱大时代, 把握三主线 长坡厚雪好赛道,全球电动化大时代到来 。 中国方面,市场正由政策驱动 转向产品驱动的,在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合资品牌平台化车型和特斯拉 的产品驱动下,我们预计中国 2020 年 销量约 125 万; 2021 年 销量 近 200 万 辆, 同比增长 60%; 6 年 CAGR 超 31%。欧洲方面,车企对于电动化转型的态度 坚决,主要国家激励政策持续加码,碳排放压力倒逼下,预计欧洲 2020 年 销 量 120 万辆; 2021 年 近 200 万辆 ,同比增长近 70%。 6 年 CAGR 达 45%。在 中欧市场的带领下,全球电动化大势所趋,预计未来 6 年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 CAGR 达 37%。 主线一:海外放量,产业链龙头迎历史机遇 。 2021 年,全球电动车都将进 入发展快车道。以大众、 PSA 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 正在联手颠覆百年汽车工业。经历过去 10 年的产业培育,中国已经形成了全 球最为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且已经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根据我们 的测算, 2021 年,全球对应动力电池需求将达 226GWh,同比增长约 74%, 且 锂电产业链融合加速,厂商之间紧密绑定 ,未来集中度将持续提升,产业 链龙头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 主线二:厚积薄发,优质二线电池厂迎拐点 。 由于 动力电池行业的准入门 槛和壁垒高 ,目前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国内第二梯队格局尚不明朗,市占率 主要集中在 1%-5%之间 。 从车企与电池厂的博弈角度来看,目前动力电池呈 现高端产能紧缺,呈现较强的话语权。随着国际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布局进 程,预计车企巨头将加大对具备全球供应潜力的二线动力电池厂的扶持力度, 提升自身的产业链话语权,从而给予优质二线电池厂参与全球电动化盛宴的 机遇 , 具备优质客户的二线电池厂有望突出重围, 将 迎来价值重估 。 主线三:供需反转,关注高景气的涨价环节 。 复盘历史 , 部分中游材料环 节处于产能出清的尾端 ;展望未来 , 2021 年需求高增长,部分中游环节供需 格局有望反转 , 建议重点关注六氟磷酸锂、锂电铜箔以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环节 。 投资建议: 龙头 +弹性两把抓,把握三条投资主线 。 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等 主要市场的引领之下,全球电动化加速推进,中游产业链供需格局持续改善。 目前行业各环节集中度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产业链价值持续凸显,部分细分 领域有望形成供需紧平衡局面,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我们建议对电 动车板块 超配 。 我们重点推荐三条主线: 1)海外需求高增长,具备全球供应能力的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有望获利。电池 环节,重点推荐 宁德时代 ,材料环节重点推荐 璞泰来、恩捷股份、科达利、 当升科技、中科电气、 宏发股份、三花智控、 法拉电子, 建议关注 翔丰华、 星源材质、容百科技 ; 2)优质二线电池厂逐步放量,即将出现业绩拐点,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重点 Table_Tit le 2021 年 01 月 05 日 电力设备 Table_BaseI 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评级 领先大市 -A 维持 评级 Table_Fir st St ock 首选股票 公司名称 评级 300750 宁德时代 买入 -A 002812 恩捷股份 买入 -A 300037 新宙邦 买入 -A 603659 璞泰来 买入 -A 002850 科达利 买入 -A 600885 宏发股份 买入 -A 688567 孚能科技 买入 -A 300014 亿纬锂能 买入 -A 300207 欣旺达 买入 -A 688388 嘉元科技 买入 -A 300769 德方纳米 买入 -A 002050 三花智控 买入 -A Table_Char 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5.48 -0.16 -27.00 绝对收益 -1.50 14.67 0.08 邓永康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050005 朱凯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20120001 王瀚 报告联系人 郭彦辰 报告联系人 相关报告 特斯拉系列研究之十二:国产 Model Y 降价来袭,鲶鱼效应的背后思考 2021-01-02 六氟磷酸锂:供需缺口叠加成本推动, 涨价具有持续性 2020-12-28 行业需求有望 10%+,龙头企业加速国 产替代 2020-12-26 新能源车观察系列 84:石头落地,脱欧 贸 易 协 议 通 过 保 障 欧 洲 高 增 长 2020-12-25 光伏行业高景气持续,锂电中游部分优 质产能紧平衡 2020-12-21 -15% 0% 15% 30% 45% 60% 75% 90% 2020-01 2020-05 2020-09 电力设备 沪深 300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推荐 孚能科技、亿纬锂能、欣旺达, 建议关注 国轩高科 。 3)部分中游材料环节供需格局反转,六氟磷酸锂环节重点推荐 新宙邦, 建议 关注 多氟多、天际股份、永太科技 ;锂电铜箔环节重点推荐 嘉元科技 ,建议 关注 诺德股份 ;磷酸铁锂材料环节重点推荐 德方纳米 ,建议关注 龙蟠科技、 湘潭电化 。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长坡厚雪好赛道,全球电动化大时代到来 . 6 1.1. 中国:从政策驱动迈进产品力驱动 . 6 1.2. 欧洲:政策 +平台,传统车企崛起 . 13 1.3. 全球:汽车电动化的大时代已到来 . 17 2. 主线一:海外放量, 产业链龙头迎历史机遇 . 20 2.1. 全球电动化快速推进,中国锂电产业链价值凸显 . 20 2.2. 融合加速,积极构筑全球竞争力 . 21 3. 主线二:厚积薄发,优质二线电池厂迎拐点 . 24 3.1. 全球三足鼎 立,第二梯队格局尚不明朗 . 24 3.2. 国内二线电池厂有望实现突围 . 24 4. 主线三:供需反转,关注高景气的涨价环节 . 26 4.1. 6F/电解液:供应增量有限,有望迎来涨价周期 . 26 4.2. 锂电铜箔:产品结构升级,极薄铜箔供需格局持续改善 . 27 4.3. LFP 材料:储能与动力共振,供需格局有望反转 . 28 4.4. 其他环节:竞争格局优化,加速导入全球供应体系 . 30 5. 投资建议 . 33 5.1. 龙头 +弹性两把抓,把握三条投资主线 . 33 5.2. 重点公司 . 34 5.2.1. 宁德时代:装机量持续领先,电池产能加速扩建 . 34 5.2.2. 恩捷股份:湿法龙头地位稳固,产能释放未来可期 . 35 5.2.3. 璞泰来:核心业务保持优势,各领域持续开拓 . 36 5.2.4. 科达利:结构件龙头地位稳固,电动化助力发展再提速 . 37 5.2.5. 新宙邦:向上延伸产业链布局,电解液龙头业绩有望加速增长 . 38 5.2.6. 嘉元科技:受益锂电铜箔供需紧平衡与轻薄化趋势,紧密合作下游龙头 . 39 5.2.7. 孚能科技:合作下游优质客户,软包电池龙头有望加速放量 . 40 5.2.8. 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业务放量,多点开花造就高成长 . 41 5.2.9. 欣旺达:消费与动力齐飞,紧密合作优质客户 . 42 5.2.10. 宏发股份:高压直流继电器快速发展,持续巩固全球继电器龙头地位 . 43 5.2.11. 三花智控:汽零业务加速发展,配套下游优质客户 . 44 图表目录 图 1:新能源车关键节点及总体目标 . 7 图 2:充电设施关键节点及总体目标 . 7 图 3: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情况(万辆) . 8 图 4: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情况(万辆) . 8 图 5: 2019-2020 新能源汽车累计月销量(万辆) . 8 图 6: 2019-2020 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辆) . 9 图 7:近年来中国非营业性质电动车销量变化 . 9 图 8:中国 2019 年新能源乘 用车销量 TOP10(万辆) . 9 图 9:中国 2020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TOP10(万辆) . 9 图 10:部分车型 2020 年分区域市场销售占比 . 10 图 11:中国近年来新能源车分类型销量份额 .11 图 12:主要造车新势力分月度销量情况(辆) .11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3:欧洲新能源车月销量情况(万辆) . 13 图 14:欧洲新能源车月销量情 况(万辆) . 13 图 15:欧洲主要国家 2020 年 1-11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 14 图 16:全球各地汽车减排法规 -欧洲要求最严 . 14 图 17:欧洲碳排放政策有望进一步趋严( g/km) . 15 图 18:欧洲 2020 年 10 月新能源车销量 TOP5 . 16 图 19:全球新能 源车月度销量(万辆) . 17 图 20: 2021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将达 472 万辆 . 18 图 21: 2021 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将达 200 万辆 . 18 图 22: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情况(万辆) . 18 图 23: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和增速情况 . 19 图 24: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和渗透率情况 . 19 图 25: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和增速情况 . 19 图 26: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和渗透率情况 . 19 图 27: 2019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份额 . 24 图 28: 2020 年前三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份额 . 24 图 29: 2019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份额 . 24 图 30: 2020 年前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份额 . 24 图 31:六氟磷酸锂供需情况 . 27 图 32:六氟磷酸锂和电解液价格趋势 . 27 图 33:电解液成本构成 . 27 图 34:不同的正极材料对应不同车型与产品 . 29 图 35: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装机量( MWh) . 29 图 36: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产量( MWh) . 29 图 37:碳酸锂近期价格走势(元 /吨) . 30 图 38:磷酸铁锂正极价格走势(元 /吨) . 30 表 1: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非公领域) . 6 表 2:新能源乘用车技术指标(能量密度) . 6 表 3:新能源乘用车技术指标(能耗要求) . 6 表 4:新能源车车型积分比例 . 7 表 5:不同续航里程 EV 乘用车型的积分变化 . 7 表 6:多款爆款车型满足不同下游需求 . 10 表 7: 2020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上市和拟上市新能源车型(部分) . 10 表 8:特斯拉国产 Model 3 续航版价格变化 .11 表 9: 2020 年特斯拉产量与交付情况(辆) .11 表 10:造车新势力注重车 辆的电动化和智能化 . 12 表 11:造车新势力注重服务与用户体验 . 12 表 12:大众 MEB 平台未来将在中国推出多款车型 . 12 表 13:欧洲主要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补贴及税收政策梳理 . 15 表 14:车企纷纷提速在欧电动化进程 . 16 表 15: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平台推 出 . 17 表 16:三大电池厂商供应商中的中国企业汇总 . 20 表 17: 2018-2022 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及主要材料需求量预测 . 21 表 18:领先车企入股电池厂商不完全统计 . 22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19:电池、材料和零部件厂商纷纷投资海外设厂(不完全统计) . 22 表 20:国内部分二线电池厂重点客户合作进展汇总 . 25 表 21:部分二线电池企业产能规划( GWh) . 25 表 22:六氟磷酸锂产能情况(吨) . 26 表 23: 2020 年行业内主要厂商产能情况(吨) . 28 表 24:正极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 28 表 25:主要厂商负极材料产量及产能情 况(吨) . 30 表 26:主要厂商隔膜产量情况 . 31 表 27:科达利生产基地布局比邻头部客户 . 31 表 28:宁德时代盈利预测与估值 . 34 表 29:恩捷股份盈利预测与估值 . 35 表 30:璞泰来盈利预测与估值 . 36 表 31:科达利盈利预测与估值 . 37 表 32:新宙邦盈利预测与估值 . 38 表 33:嘉元科技盈利预测与估值 . 39 表 34:孚能科技盈利预测与估值 . 40 表 35:亿纬锂能盈利预测与估值 . 41 表 36:欣旺达盈利预测与估值 . 42 表 37:宏发股份盈利预测与估值 . 43 表 38:三花智控盈利预测与估值 . 44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长坡厚雪好赛道,全球电动化大时代到来 1.1. 中国: 从政策驱动迈进 产品力驱动 国补政策按照原定计划逐步退坡。 2020 年 4 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 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 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 2022 年底。 从补贴退坡幅度来看,原则上 2020-2022 年补贴标准 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 20%、 30%;公用领域用车 2020 年补贴标准不退坡, 2021-2022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 20%。 表 1: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非公领域) 类型 指标 (工况法, km) 2019 年 (万元) 2020 年 (万元) 2021 年 (万元) 纯电动 300 R400 1.80 1.62 1.30 R 400 2.50 2.25 1.80 插电式 (含增程式 ) R 50 1.00 0.85 0.62 资料来源: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020 年 12 月 31 日,四部委联合发布了 2021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按照 2020 年 4 月发 布补贴政策的安排: 2021 年补贴较 2020 年退坡 20%(公共领域车辆退 10%), 对于动力 电池的能源密度和能源要求等 技术指标不变。 表 2:新能源乘用车技术指标(能量密度)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 (Wh/kg) 倍数效应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125(含 )-140 0.8 倍 0.8 倍 0.8 倍 145(含 )-160 0.9 倍 0.9 倍 0.9 倍 160 1 倍 1 倍 1 倍 资料来源: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补贴 标准 延续此前 政策 导向 ,不再 引导企业 追求高续航里程 和高能量密度, 2019-2021 年间 对 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 要求均不做调整。在能耗要求方面, 2021 年技术要求及倍数效应 与 2020 年保持相同。同时, 2021 年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不设过渡期,自 2021 年 1 月 1 日 起执行。 表 3: 新能源乘用车技术指标(能耗要求) 年份 能耗要求 倍数效应 M 1000kg 1000 M1600kg 2018 Y 0.0126 M+0.45 Y 0.0108 M+2.25 Y 0.0045 M+12.33 较能耗门槛提高 0%-5%给 0.5 倍补贴,提高 5%-25%给 1倍补贴,提高 25%给 1.1 倍补贴 2019 Y 0.0126 M+0.45 Y 0.0108 M+2.25 Y 0.0045 M+12.33 较能耗门槛提高 10%-20%给 0.8 倍补贴,提高 20%-35%给 1 倍补贴,提高35%给 1.1 倍补贴 2020 Y 0.0112 M+0.45 Y 0.0078 M+3.80 Y 0.0044 M+9.24 较能耗门槛提高 0%-10%给 0.8 倍补贴,提高 10%-25%给 1倍补贴,提高25%给 1.1 倍补贴 2021 Y 0.0112 M+0.45 Y 0.0078 M+3.80 Y 0.0044 M+9.24 较能耗门槛提高 0%-10%给 0.8 倍补贴,提高 10%-25%给 1倍补贴,提高25%给 1.1 倍补贴 资料来源: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对于公共领域的乘用车补贴标准较 2020 年下降 10%,由于 2020 年补贴标准与 2019 年持平, 因此相当于较 2019 年下降 10%;电池能量密度和能耗等技术指标与 2020 年相同;非私人 购买或运营类车辆按照 0.7 倍给予补贴,同时要求补贴前售价不得超过 30 万元。 客车的补 贴标准较 2020 年下降 10%,补贴上限等比例下降 10%,但中央补贴调整系数不变;同时允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许地方政府给予补贴。新能源货车补贴标准与 2020 年持平,纯电和插电式的补贴标准仍为 315 元 /kWh 和 450 元 /kWh,但 N2 类补贴上限有所上调, N3 类补贴上限略有下调 。 双积分标准趋严,未来接力补贴政策。 2020 年 6 月,工信部正式发布新版双积分政策,提 出了对具备节能减排优势的车型给予核算优惠、调整新能源积分考核指标等措施,不断鼓励 推广节能技术,促进车企健康协调发展。 表 4:新能源车车型积分比例 年份 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 2019 10% 2020 12% 2021 14% 2022 16% 2023 18% 2024 及以后 另行公布 资料来源:工信部,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新版双积分政策明确将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双积分政策有望接入中央与地方补 贴政策,成为未来 5 年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推手。 表 5:不同续航里程 EV 乘用车型的积分变化 续航里程区间 此前积分 修正案积分 降幅 150km 以下 0.012*R+0.8(上限为 2.6 分) 100km为 1 分, 100km为 0 分 50% 150-350km 0.012*R+0.8( 2.6-5.0 分) 0.0056*R+0.4( 1.3-2.5 分) 50% 350-500km 统一为上限 5.0 分 0.0056*R+0.4( 2.5-3.4 分) 32-50% 500km 以上 统一为上限 5.0 分 统一为上限 3.4 分 32% 资料来源:工信部,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政策定调,持续夯实发展动力。 10 月 27 日,工信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制的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版)发布。 11 月 2 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规划( 2021 2035 年)。规划提出到 2025 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 至 12.0 千瓦时 /百公里;在发展数量方面,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到 20%左右。路 线图 2.0则给出了更为清晰的目标:混动新车到 2025 年要占传统能源车的 50%以上, 2035 年要达到 100%;新能源汽车到 2030 年占汽车总销量 30%以上, 2035 年占 50%以上;在 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方面,预计到 2035 年将建成慢充桩接口达到 1.5 亿端以上(含自有桩 及公用桩)。 图 1:新能源车关键节点及总体目标 图 2:充电设施关键节点及总体目标 资料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版),安信证券研 资料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版),安信证券研究中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究中心 心 一线城市的限外牌 +限购燃油车政策,侧面利好产业发展。 目前全国主要一线城市和省会城 市皆有相应限制外牌车通行的措施,与此同时,一线城市和其他部分城市也有相应的限购燃 油车的相关措施,两项政策相结合,本地牌照的电动车成为部分人的新增刚需,在侧面推动 电动车发展。 2020 年 下半年产销显著回暖,进入需求旺季。 2020 年上半年新能源车行业受到疫情冲击市 场较为低迷,但随着 疫情之后 国内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叠加新能源车下乡为代表的一系列 政策支持、临近年底积分压力促使部分厂商进行促销、国庆和中秋双节效应,双十一的电商 消费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 2020 年 下半年以来产销量已连续五月高于 2019 年同期, 年内新能源车总产销量有望恢复到 2019 年水平。 图 3: 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情况(万辆) 图 4: 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情况(万辆) 资料来源: 中汽协,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中汽协,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从累计数据上来看, 2020 年 1-11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 111.9 万辆和 110.9 万辆, 同比分别下降 0.1%和增长 3.9%,产量降幅较 前 10 个月 收窄 9.1Pcts,销量增速较 前 10 个 月实现由负转正 。 新能源车产销持景气持续向上,预计 2020 年 全年将实现小幅正增长。 图 5: 2019-2020 新能源汽车累计月销量( 万 辆) 资料来源: 中汽协,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私人消费占比提升,产品驱动力开始凸显。 私人消费占比提升。从渗透率来看,自 2018 年 以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逐年缓慢增长。在 2020 年 疫情的冲击之下,中国新能源乘 用车前 11 月仍实现销量 101 万辆,渗透率为 5.73%,较 2019 年全年渗透率提升 0.78Pcts;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0 5 10 15 20 2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9 2020 YoY MM -100%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0 5 10 15 20 2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9 2020 YoY MoM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e 2019 2020 YoY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其中,前十月,面向 C 端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实现近 70 万辆,占比达 85%,较 2019 年全 年份额提升 12Pcts。下半年以来,在产品驱动下,私人对于新能源车消费的热情显著提升, 也助推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显著回暖。 图 6: 2019-2020 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辆) 图 7:近年来中国非营业性质电动车销量变化 资料来源:中汽协,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中汽协,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产品驱动中国市场,优质供给展现活力。 2019 年,除年末开始销售的国产特斯拉 Model 3 外,排名前列的皆为自主品牌车型。特斯拉国产 Model 3 于 2019 年 末正式推出, 2020 年 1-11 月中国实现累计销量为 11.36 万辆,市场份额超过 11%。 2020 年 推出的宏光 MINI 在 下半年持续火爆, 11 月单月销量超 3 万辆,累计销量排名第二;优质供给的增加正推动中国 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向产品驱动。 图 8: 中国 2019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TOP10(万辆) 图 9: 中国 2020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TOP10(万辆) 资料来源: 中汽协, GGII,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中汽协, GGII,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多款爆款车型满足下游需求 ,优质供给将持续增加。 多款爆款车型满足不同下游需求。对于产 品驱动的汽车市场,应具备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和不同价位的车型,满足不同情境下消费者 的不同需求。目前,在 2-50 万的价格区间内,有微型、轿车和 SUV 的不同类别车型搭配不 同的空间和续航里程,满足不同的下游需求。以宏光 Mini、欧拉 R1 为代表的微型车,和以 理想 One、蔚来 ES6 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皆有亮眼销量表现,也体现了中国新能源车市场 正逐步由政策驱动转向产品驱动时代。 0% 1% 2% 3% 4% 5% 6% 7%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 17 20 18 20 19 2020 年 1- 11 月 新能源乘用车(万辆) 渗透率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20 17 20 18 20 19 2020 年 1- 10 月 非营业性质销量(万辆) 占比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12 2019销量 市场份额 0% 2% 4% 6% 8% 10% 12% 0 2 4 6 8 10 12 2020年 1-11月销量 市场份额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6:多款爆款车型满足不同下游需求 车型 类别 级别 NEDC 续航里程(km) 车长( mm) 轴距( mm) 价位(万元) 宏光 Mini 微型 A00 120-170 2917 1940 2.88-3.88 特斯拉 Model 3 轿车 B 468-668 4694 2875 24.99-41.98 广汽 Aion S 轿车 A 410-510 4768 2750 13.98-20.58 比亚迪秦 Pro 轿车 A 401-520 4765 2718 14.99-20.99 欧拉 R1 微型 A00 301-405 3495 2475 6.98-8.48 奇瑞 eQ 微型 A01 301 3200 2150 5.98-7.88 蔚来 ES6 SUV B 420-610 4850 2900 33.80-52.30 理想 One SUV B+ 180 5020 2935 32.80 比亚迪汉 轿车 B+ 605 4980 2920 22.98-27.95 小鹏 P7 轿车 B 586-706 4880 2998 22.99-34.99 资料来源:乘联会,汽车之家,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区域市场的结构也在持续改善。 对于特大城市和大型城市来说,对于新能源车的选择已渐渐 转向中高端车型;而对于小型城市和县乡镇,以宏光 Mini 为代表的爆款车型,叠加新能源车 下乡等优惠政策助推下,新能源车渗透率正显著提升。 图 10:部分车型 2020 年分区域市场销售占比 资料来源: 中汽协, GGII,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目前,在中国市场, 2020 年 下半年以来,有超 20 款涵盖 SUV、轿车和微型车类别的车型陆 续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上市,优质供给的持续增加,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产品驱动将提速。 表 7: 2020 年 下半年以来 国内 上市和拟上市新能源车型(部分) 类别 车型 SUV 北汽 Arcfox T、别克微蓝 7、上汽大众 ID.4、一汽大众 ID.4、宝马 ix3、比亚迪宋 Plus、蔚来 EC6、特 斯拉 Model Y、荣威 MARVEL-R、哪吒 U、哪吒 V、广汽 Aion LX、保时捷卡宴 PHEV、本田 M-NV、红 旗 E-HS9 轿车 沃尔沃极星 2、荣威 Ei6 Max、上汽名爵 6、起亚 K3 微型 欧拉 R2、零跑 T03、奇瑞 eq 新款 资料来源:乘联会,汽车之家,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特斯拉带来鲶鱼效应,激发中国市场产品驱动力。 作为划时代的新物种,特斯拉在 2019 年 上海超级工厂完成后,为中国市场带来了鲶鱼效应,目前中国市场特斯拉国产 Model 3 交付 量保持第一,市占率超 12%。特斯拉的爆款效应带来的是中国市场产品驱动力的激发。自国 产特斯拉在 2019 年 10 月发布第一款定价后,经历了至少四次价格变化,目前特斯拉国产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宏光 Mini Model 3 AionS 比亚迪汉 理想 One 蔚来 ES6 小鹏 P7 欧拉 R1 县、乡镇 小型城市 中型城市 大型城市 特大城市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1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Model 3 的价格已降至政府补贴后 24.99 万元,成为国内 最具性价比 的高端中型轿车。 表 8:特斯拉国产 Model 3 续航版价格变化 日期 2019.10 2020.1 2020.4 2020.5 2020.10 指导价(万元) 35.58 32.4 32.38 29.18 26.97 到手价(万元) 35.58 29.91 30.36 27.16 24.99 资料来源: Tesla网站,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整理 国产 Model Y 降价来袭, SUV 市场将遇鲶鱼效应 。 2021 年 1 月 1 日,特斯拉宣布中型 SUV Model Y 中国国产版正式发售。其中, Model Y 长续航版起售价为 33.99 万元,下调 14.81 万元,高性能版起售价为 36.99 万元人民币,下调 16.51 万元。国产 Model 3 方面,尽管长 续航后驱版 Model 3 被下架,但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车型售价从 41.9 万下降至 33.99 万元。与此同时,针对此前饱受诟病的内饰问题,此次国产特斯拉 Model 3/Y 换装全新内饰, 进一步改善驾驶体验。扬长补短之下,高举降价利器的特斯拉将对国内乃至全球电动车行业 带来新的冲击。 2021 年 1 月 2 日,特斯拉公布了 2020 年 度的 产量与交付量,其中总产量 509,737 台,交 付量 499,550 台。同时, Model Y 已开始在上海超级工厂进行生产, 即将进入 交付 阶段 。 表 9: 2020 年特斯拉产量与交付情况(辆) 产品 产量 交付 Model 3/Y 454,392 442,511 Model S/X 54,805 57,039 合计 509,737 499,550 资料来源:特斯拉,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造车新势力崛起,带来颠覆传统的产品驱动力。 造车新势力崛起, 2020 年 以来份额显著提 升,销量持续向好。随着世界新能源车的浪潮, 国际新能源车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日 益重视,各方对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此前中国市场以自主品牌为主,从 2020 年 的市场份额来看,外资、合资和造车新势力的份额相较 2019 年 全年的份额有显著提升。 其中造车新势力在前十月销量占据近 15%的市场份额,相较于 2019 年 全年提升了 7Pcts。 蔚来前 11 月累计交付 3.67 万辆;理想 One 累计交付 2.65 万辆,插混位居第一。小鹏汽车 累计交付 2.13 万辆,同比增 64%。主要造车新势力品牌的销量持续向好。 图 11:中国近年来新能源车分类型销量份额 图 12:主要造车新势力分月度销量情况 (辆) 资料来源:中汽协,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公司官网, GGII,乘联会,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整理 互联网思维,注重车辆的电动化和智能化。 相较于传统车企而言,以蔚来、理想、小鹏等造 车新势力为代表的车企更加基于车辆的未来发展,其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是对于车辆电动化和 0% 20% 40% 60% 80% 100% 2017 2018 2019 2020年至今 外资 造车新势力 自主品牌(新势力除外) 合资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小鹏 理想 蔚来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1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智能化的重视。由于更加注重在研发上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造车新势力厂商,皆 有自身相应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实现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相关功能;而在高级驾 驶辅助系统和智能交互系统基础上的 OTA 能力,更帮助造车新势力厂商能够在线进行软固 件更新升级,在提供便捷的同时,减少线下返厂维修升级等相关费用。 表 10:造车新势力注重车辆的电动化和智能化 蔚来 理想 小鹏 威马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NIO Pilot - Xpilot Living Pilot 自动驾驶级别( Level) 2.5 2 2.5 2 智能交互系统 NOMI Linux-Android Automotive XmartOS 2.0 AI小威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整理 注重用户体验,带来颠覆传统的产品驱动力。 相较于传统车企而言,作为整车领域的“新人”, 造车新势力更加重视下游用户的体验感,除了提供质保、换电、道路救援等免费服务外,还 提供与汽车智能化相关的差异化收费服务。除此之外,对于电池的管理和升级方面,造车新 势力也更考虑下游客户的体验性。且在车灯、前脸和中控屏的设计上,由于没有包袱,造车 新势力更能打破设计格套,适应新风潮,因此造车新势力能够带来颠覆传统的产品驱动力 表 11:造车新势力注重服务与用户体验 蔚来 理想 小鹏 免费服务 终身免费异地加电、终身质保、道路救援、 定期保养、免费换电、免费车联网( 8G)等 整车和三电系统质保,充电 桩安装服务等 无忧救援、整车质保、代步服务等 收费服务 全年保修保养、维保代步 上门取送车、无限流量等 保养服务、上门取送车、一键加电等 电池管理 换电模式、电池升级服务 增程式技术 动力电池终身质保 其他 NIO house - -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整理 传统车企推出 平台化车型 , 引领优质供给新浪潮。 2020 年 11 月 3 日,一汽大众 MEB 平台 的 ID.4 正式首发,新车定位于紧凑级纯电动跨界车,在 NEDC 工况下可实现 550km 的续航 里程。其中 ID.4 CROZZ 曜夜首发版已正式开启预订,补贴后售价不超过 25 万元 。 从大众 自身来说,未来两年,公司计划通过合资公司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 MEB 平台的基础上, 推出多达 12 款车型,涵盖不同细分市场,其中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将各推出 6 款车型。 表 12:大众 MEB 平台未来将在中国推出多款车型 平台 公司 品牌 定位 车型 动力类型 量产时间 MEB 一汽大众 大众 A 级 SUV ID.4 EV 2020 B 级 SUV ID.Roomzz EV 2021 A 级轿车 EV 2022 B 级轿车 ID.Vizzion EV 2022 奥迪 A 级 SUV EV 2021 C 级 SUV C-BEV EV 2021 上汽大众 大众 A 级 SUV ID.4 EV 2020 B 级 SUV ID.Roomzz EV 2021 A 级轿车(三 厢) ID.3 EV 2022 B 级轿车 ID.Vizzion EV 2021 斯柯达 A 级 SUV EV 2021 奥迪 A 级 SUV EV 2022 MQB 一汽大众 大众 A 级轿车(两厢) 高尔夫 EV 2019 行业深度分析 /电力设备 1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A 级轿车 宝来 EV 2019 A 级 SUV 探岳 PHEV 2020 B 级轿车 迈腾 PHEV 2020 奥迪 A 级 SUV Q2 EV 2019 上汽大众 大众 A 级 SUV 途岳 EV A 级轿车(三 厢) 朗逸 EV B 级轿车 帕萨特 PHEV B 级 SU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