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3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行业信 用 展望 2020 年 1 月 22 日 2020 年中国煤炭行业信用展望 作 者 :朱 杰 邮箱: 煤炭行业的信用展望为稳定。该展望体现了远东资信 对煤炭行业未来 12 个月基本信 用状况的预期。 观点摘要 我们对煤炭业的展望为稳定, 这一结论是基于我们对经济持续增长的预期以及该行业因供给侧改革带来 的改善。 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预期支撑了我们对煤炭行业未来 12 个 月信用状况的稳定展望。尽管面临中美贸易 摩擦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 增速下行压力较大, 但国家实行减税 降费刺激消费, 并以基建投资托底经济。 我们预测 2019 年和 2020 年中国实际 GDP 增长率 分别为 6.1和 5.8%6.0 (假定中美经贸谈判没有大的正 向或负向变化) ,这与我国潜在增长率以及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相一致。 除了经济速增位于合理增长区间外, 我们预计在展望期内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 优质产能替代、 兼 并重组和资源整合、 环保安全生产将提升行业经营效率, 稳定煤价, 为行业的健康、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奠定 良好基础。 2020 年, 预 计全社会居民用电需求 和工业用电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成为支撑动力煤需求的重要因素。 煤 炭先进产能的释放将促使动力煤价格窄幅震荡下行。 随着“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等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不放松和融资渠道收紧,2019 年 1-11 月土地市 场明显降温,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下降 至 8.6% ,2020 年 房地产投资增速或回落 至 5%8% , 基建补短板力 度可能略好于 2019 年, 预计全年增速约为 6%7% , 加之汽车 需求下降和船舶行业景气度较低, 未来 钢铁需 求增速或有所放缓。但考虑到焦化行业去 产能力度较大,预计焦煤、焦炭价格亦将受到支撑。 远东资信关注的煤炭行业风险包括:1 ) 动力煤和焦煤需求增速或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2 )2020 年进口 煤政策具有不确定性,进口煤或对国内煤价造成进一步冲击;3 )焦炭 行业“去产能”或加大中小企业经营 压力。 煤炭行业总体稳定的展望与大多数煤炭企业的评级展望也相一致。 除了 4 家企业 信用级别上调,2 家企 业信用级 别下调, 其他煤炭发债企业都有稳定的评级展望。 优质产能开采成本下降、 产业链拓展、 供给侧改 革红利和进口煤限制政策将使煤炭行业基本保持供需平衡,有助于抵挡煤价波动等因素引发的信用风险。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Industry Outlook of China February 22 nd ,2020 Our outlook for the coal industry is stable. This outlook expresses Fareast Credits expectations for the fundamental credit conditions in the coal industry of China over the next 12 months. Summaryof Opinions Our outlook for the coal industry is stable, reflecting our expectation of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dustry due to the supply-side reforms. The expectation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supports our stable outlook of the coal industry in the next 12 months. Because of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domestic economic structure, China is facing the downward pressure on the economy. Bu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mplements tax cuts and fee reductions to stimulate consumption, and alsoincreases 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to smooth the economic fluctuations.We forecast real GDP growth of 6.1% and 5.8%6.0%in2019 and 2020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or negative changes in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 respectively, in line with the countrys estimated long-term potential growth rate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target range. In addition to the reasonable growth of the economy, we expect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the coal industry to continue during the outlook period. High-quality production capacity replacemen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afe production will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dustry and stabilize coal prices. Coal Industry will achieve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expect that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will maintain steady growth, which will support the demand of thermal coal. The release of high-qualityproduction capacitywill make the thermal coal price fluctuate downward in a narrow range. Because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s regulatory policies(“houses should be for living in, not for speculation” and “different policies ar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each city”) and the tightening of financing channels, the trade volume of the land market declin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growth rate of floor space of real estate started fell to 8.6%.We expect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real estate investment may fall to 5% 8% in 2020.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annual growth rate of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ill be about 6%7% in 2020, slightly better than 2019. The automobile demand declines, and the prosperity of shipbuilding industry is low; in the future, steel demand may decline ,which has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Coal Industry Outlook Author: Zhu Jie E-mail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Industry Outlook of China February 22 nd ,2020 coking industry.However, considering the large productioncapacity reduction in the coking industry,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prices of coking coal and coke will still be supported. We have payed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risks of coal industry:1) the growth rate of thermal coal and coking coal demand may have downward pressure;2) the uncertainty of the import coal policy in 2020,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domestic coal price;3) the de-capacity of coke industry may increase the operating pressur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stable outlook for the overall coal industr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table outlook for most of the coal companies. Except for six enterprises, the other enterprises have stable rating outlooks.The decline in the cost of large coal mines, the expansion of the coal industrial chain, the supply-side reform and the import coal restriction policy will enable the coal industry to maintain a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nd help to offset the credit risk caused by fluctuations in coal prices.2/ 3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免责声明 行业信 用 展望 2020 年 1 月 22 日 一 、 行 业 运 行 概 况 本 文 中 的 “ 煤 炭 行 业 ” , 包 括 煤 炭 开 采 和 焦 炭 加 工 。 (一) 煤 炭供 给 分 析 1. 煤 炭产 量 分析 (1 ) 优质 煤炭 产 能 较为充 裕 , 结构分 布 优 化,淘 汰 落 后产能 仍 有 空间 中 国 煤 炭 储 量 丰 富 ,2018 年末 探 明 储 量 为 17085.73 亿吨 , 约 占 全 球 煤 炭 储 量 的 13%17% , 位 居 全 球 第 三 。 中 国 煤 炭 储 量 分 布 不 均 ,呈现 “ 北 富 南 贫 ” 的 格 局 , 且 与 需 求 区 域 逆 向 分 布 。 山 西 、 内 蒙 古 、 陕 西 、 新 疆 煤 炭 资 源 较 多 , 合 计 约 占 全国 基 础 储 量 的 70% 。 煤质 较好的动力煤主要分布在北方及 “ 三西”地区。炼焦煤方面,东北 和华北地区焦煤质量较好 ,适用于黑色金属冶 炼 及 压 延 行 业 等 ; 而西北和华南地区煤质较差,多用于煤化工领域。 中国 75% 以 上的煤炭埋藏在 600m 以 下的矿层内, 且深井煤矿或超深井煤矿占比约为 50% , 面临着瓦 斯浓度高、 气温高、冲击矿压、突水和地面塌陷等风险 ,机械化开采存在一定难度,开采成本亦相对较高 。 煤 炭 行 业 为 强 周 期 行 业 , 存 在 产 能 超 前 建 设 的 情 况 。 根 据 煤 炭 工 业 发 展 “ 十 三 五 ” 规 划 , “ 十 三 五 ” 期间, 中 国 将 淘 汰 落 后 产 能8 亿 吨 , 并 减 量 置 换 和 优 化 布 局 增 加 先 进 产 能5 亿 吨 , 到2020 年 煤 炭 产 量39 亿 吨 。 2018 年 末 煤 炭 行 业 去 产 能 任 务 已 基 本 完 成 , 但 优质 产能对落 后产能的置换力度仍将较大 。 据不完全统计, 2019 年各省去产能计划逾 7000 万吨,其中 ,山西、贵州和河北合计退出产能计划为 4515 万吨,30 万 吨以下小煤矿产 能是淘汰重点。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 2019 年 8 月 30 日,产能 30 万吨/ 年(不含 30 万吨/ 年 )以下煤矿数量 约有 2100 个 ,未来,煤炭淘汰落后产能仍有空间。 与此同时, 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政府以基建托底经济 平稳发展, 当年新批煤炭产能规模大幅增长。 2019 年 1-11 月,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公示 批复的 45 个大型 煤炭新建 扩建产能合计为 25600 万吨, 总投资为 1945.38 亿元, 新建煤矿产能较大, 均超过 120 万吨, 煤 矿多位于新疆、 内 蒙古、 山西、 宁夏、 陕西, 少数煤矿位于河南、 甘肃和青海 。2004-2018 年 , 中国煤炭年均新增产能均保持在 11000 万吨/ 年以上, 预计 2019 年四季度至 2020 年中国煤 炭新增产能亦将保持较快增长,煤炭产能 供给较为充裕。 中国有 14 个 亿级大型煤炭基地,分别为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宁东、鲁西、两淮、云贵、 冀中、河南、内蒙古东部和新疆,煤炭基地大型化趋势明显 (表 1 )。 表 1:14 个 大型 煤 炭基 地 煤 炭 基地 矿区 供 给 区域 神东基地 神东、万利、准格尔、包头、乌海、府谷矿区 华东、 华北、 东北等地区, 并作为 “西 电东送”北通道电煤基地 陕北基地 榆神、榆横矿区 晋北基地 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矿区 晋中基地 西山、东山、汾西、霍州、离柳、乡宁、霍东、 石隰矿区3/ 3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免责声明 行业信 用 展望 2020 年 1 月 22 日 煤 炭 基地 矿区 供 给 区域 晋东基地 晋城、潞安、阳泉、武夏矿区 蒙东(东北)基地 五九、 准哈诺尔、 查干淖儿、 吉日嘎郎、 哈日高毕、 宝 日希勒 、 伊敏、大雁、霍林河、平庄、白音华、胜利、阜新、铁法、沈 阳、抚顺、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矿区等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两淮基地 淮南、淮北矿区 京津冀、中南、华东地区 鲁西基地 兖州、济宁、新汶、枣藤、龙口、淄博、肥城、巨野、黄河北 矿区 河南基地 鹤壁、焦作、义马、郑州、平顶山、永夏矿区 冀中基地 峰峰、邯郸、邢台、开滦、平原 云贵基地 盘县、 普兴、 永城、 六枝、 织纳、 黔北、 庆云、 老厂、 小龙潭、 昭通、镇雄、恩洪、跨竹、筠连、古叙矿区 西南、中南地区,并作为“西电东送” 南通道电煤基地 黄陇基地 彬长(含永陇)、黄陵、旬耀、铜川、蒲白、澄合、韩城、华 亭矿区 西北、华东、中南地区 宁东基地 石嘴山、石炭笋、红墩子、灵武、鸳鸯湖、横城、韦州、马家 滩、积家并、萌城矿区 新疆基地 准东(五彩湾、大井、西黑山和将军庙)伊利、吐哈、 库拜 - 资料来源: 搜狐网,14 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名单公布! (2 ) 原煤 产量 增 长 ,行业 集 中 度和地 域 集 中度提 升 根据十三五规划,中国原煤产量将由 2017 年的 34.45 亿吨增 至 2020 年的 39 亿 吨 , 年均 复 合 增 长 率 为 4.22% 。 以此测算,2019 年煤炭产 量约为 37.42 亿吨, 保持低速增长。 同时, 中国煤炭 行业 结构化转型趋势明显, 优质产能 将进一步释放 ,而中小煤矿面临较大的关停并转经营压力。 煤炭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2019 年初,煤炭安全事故频发,国家煤 矿安监局加大了春节后以及 “ 两会”期 间煤矿安全检查力度,提高 复工复产的验收标准 ,当期原煤产量保持 0.4% 的较低增 速 ,一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产能利用率为 68.2% , 较 上年同期下降 3 个百分 点 。2019 年 二季度 , 煤炭复工复产验收影响逐渐减弱, 当期原煤产 量同比增长 5.8% , 由于 新 增产能增长较快, 煤炭 产能利用率上升至 70.7% , 但仍低于 上年同期 2.2 个百分点。2019 年下半年,原煤产量保持 8%9% 的 较高同比增速, 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上升至 71.5% 。 2019 年 1-10 月中国原煤产量为 30.63 亿吨, 累计同比增长 4.5% ,增速较上年同期 下降 0.9 个百分点 (图 1 ) 。 其中, 内蒙古、 山西、 陕西为前三大原煤生产省市, 原煤产量占比合计为 70.44% , 较上年 同期提升 1.56 个百分点 , 煤炭生产向上述地区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 。未来,随着煤炭产能的扩大,预计煤炭产量亦将呈增长趋势。 其中, 焦煤属于稀有煤质, 约占原煤产量的 15% 。 中国焦煤产地主要位于山西、 山东和河北等省, 其中, 山西 焦煤产量最大,且煤层浅,开采条件较好 。4/ 3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免责声明 行业信 用 展望 2020 年 1 月 22 日 图 1:近 年 来中国 原 煤产 量 及其 增 速 ( 单位: 亿吨、% ) 资料来源:Wind 资讯,远东资信整理 由于煤炭先进产能对落后产能的替代 、 煤矿开采大型化趋势明显, 煤炭企业获得煤炭探矿权和采矿权难度有所 增加 , 对 资 金 要 求 亦 较 高 , 行业准入门槛有所提升;加之兼并重组和 “ 去产能 ” 的供给测改革,中小产能有序退出, 煤炭行业集中度提升 , 行业企业数量 逐年下降 (图2 ) 。 根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 2019 年1-10月, 协会直报煤炭企业中前四大、 前八大企业产量占比分别为41.25% 、 59.09%,较 2018 年1-11 月提高2.14 个 百分点和1.961 个百分点,较2017 年提 高5.81 个百分 点和6.05 个百 分点 (表2 ) 。 表 2:煤 炭 行业集 中 趋势 时间 协 会 直报 煤炭企 业 原 煤 产 量( 亿吨) 前 四 大企 业产量 占比 前 八 大企 业产量 占比 2019年1-10月 21.6 41.25% 59.09% 2018年1-11月 23.7 39.11% 57.13% 2017年 25 35.44% 53.04% 资料来源: 中国煤炭资源网,远东资信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 国有重点煤矿煤炭销量稳定, 但产量增长导致产销率下降。2019 年1-10月国有 重点煤矿煤炭销 量为13.61 亿 吨(图3 ), 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 ,产销率为86.57% ,较2018 年末下降2.52 个百分点。煤炭产量的增长 或导致一定的库存压力。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14-10 2014-12 2015-02 2015-04 2015-06 2015-08 2015-10 2015-12 2016-02 2016-04 2016-06 2016-08 2016-10 2016-12 2017-02 2017-04 2017-06 2017-08 2017-10 2017-12 2018-02 2018-04 2018-06 2018-08 2018-10 2018-12 2019-02 2019-04 2019-06 2019-08 2019-10 产量: 原煤: 累计值 产量: 原煤: 累计同 比 产 能利用 率: 煤炭开 采和洗 选业: 累计 值5/ 3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免责声明 行业信 用 展望 2020 年 1 月 22 日 图 2:中 国 煤炭行 业 规模 以上 企 业 数量 (单位:个) 图 3 : 国 有重 点煤矿 煤 炭销 量 (单位:亿吨) 资料来源:Wind 资讯,远东资信整理 (3 ) 焦炭 产量 增 长 ,供给 侧 改 革使得 大 型 焦企受 益 原煤中 焦煤属于稀有煤质, 约占原煤产量的 15% 。 中国焦煤 产地主要位于山西、 山东和河北等省, 其中, 山 西 焦煤产量最大,且煤层浅,开采条件较好 。 煤炭加工方面, 中国焦化行业产能约为 6.7 亿吨 , 常规焦炉产能、半焦(兰炭)、热回收焦炉产能分别为 5.6 亿吨、0.9 亿 吨和 0.2 亿吨 左右。 中国焦化行业产能 供过于求, 山西 、 陕西和内蒙古 地区产能过剩情况较为严重 (表 3 ),而江苏 和河北地区需要输入焦炭 。根据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要求重点区域加大独立焦化企业 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以钢定焦”,力争 2020 年炼焦产能 与钢铁产能比达到 0.4 左 右。 如全国范围 内推广 0.4 焦 钢比,将淘汰焦化产能 5500 万吨左右 。 表 3:焦化 行业以 钢 定焦 情况 ( 单 位: 万吨) 指标名称 2019 年 1-11 月 焦炭产量 2019 年1-11 月 粗钢产量 焦钢比 0.4 焦钢比下 焦炭需求 0.4 钢 焦 比下 焦炭淘汰产量 全国 43328.30 90417.70 0.48 36167.08 7161.22 山西 8909.60 5428.12 1.64 2171.25 6738.35 陕西 4321.60 1309.11 3.30 523.64 3797.96 内蒙古 3469.60 2406.15 1.44 962.46 2507.14 山东 4537.50 6900.23 0.66 2760.09 1777.41 新疆 1816.60 1153.43 1.57 461.37 1355.23 宁夏 723.90 - - 0.00 723.90 河南 1865.10 2984.24 0.62 1193.70 671.40 黑龙江 985.90 814.07 1.21 325.63 660.27 广东 541.90 2952.62 0.18 1181.05 -639.15 天津 145.30 2048.73 0.07 819.49 -674.19 福建 185.40 2183.56 0.08 873.42 -688.02 江苏 1483.10 11071.95 0.13 4428.78 -2945.68 河北 4568.60 22141.14 0.21 8856.46 -4287.86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2014-10 2015-01 2015-04 2015-07 2015-10 2016-01 2016-04 2016-07 2016-10 2017-01 2017-04 2017-07 2017-10 2018-01 2018-04 2018-07 2018-10 2019-01 2019-04 2019-07 2019-10 煤 炭开采 和洗选业: 企 业单位 数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0 5 10 15 2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1-10 煤 炭销量: 国 有重点 煤矿 产 销率6/ 3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免责声明 行业信 用 展望 2020 年 1 月 22 日 指标名称 2019 年 1-11 月 焦炭产量 2019 年1-11 月 粗钢产量 焦钢比 0.4 焦钢比下 焦炭需求 0.4 钢 焦 比下 焦炭淘汰产量 合计 14033 资料来源: 我国煤焦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分析 ,远东资信 中国独立焦化厂数量众多 ,占比约为 2/3 ,其中 ,中小焦化企业占比较大。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近年来,中国 焦化行业推进 去产能,去产能力度较大。根据券商中国数据,2018 年 末全国焦化在产产能为 5.59 亿吨,2019 年 6 月末降至 5.51 亿吨,2020 年末将进一 步降至 5.21 亿吨,减产力度较大。 目前, 大型焦化企业优势逐渐显现,2019 年 上 半年,大型焦化企业开工率及产量增长较快。 其中, 产能大于 200 万吨的焦 化企业 (100 家) 平均开工率 (简单平均, 下同) 为 81.93% (图 4 ) , 产能小于 100 万吨 、 产 能为 100-200 万吨焦化企业(100 家) 平均开工率处于 73%-74% 的水平。 受到钢铁产量增长和 开工率上升的影响, 焦炭产量开始增长。2019 年 1-10 月 焦炭 产量为 39280.90 万吨, 同 比 增长 5.6% , 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 6.6% (图 4 ) 。 分区域看, 山西 焦炭产量最大, 占比达 20.59% ; 河北、 山 东、 陕 西产量亦较大,占比为 10%-11% ;内 蒙古产量 位居第五位,占比为 7.77% 。 图 4:近 年 来中国 焦 化企 业开工 率 及 焦炭 产量 趋势 ( 单位:%( 左图 ); 亿 吨、%(右 图 ) ) 资料来源:Wind 资讯,远东资信整理 2. 煤 炭进 口 分析 (1 ) 中国 进口 低 价 优质动 力 煤 ,进口 焦 煤 量价齐 升 进口煤对调节国内煤炭供需、 平抑煤价波动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是煤炭进口大国, 随着中国煤炭优质产能的增 长、国内环保意识的加强,2019 年 海关对进口煤质要求 提高,澳洲进口煤通关时间延长至 40 天,7 月进一 步 延长 至 40 个工作 日 ,11 月由 于进口配额基本用尽, 部分口岸开始限制进口煤通关 。 国外煤矿开采条件较好, 此外, 印 尼煤具有低灰低硫特征,澳洲煤发热量高,蒙古煤具有成本和地理优势,对冶金和火电行业供给形成良好的补充 。 50 60 70 80 90 100 2016-07-22 2017-07-22 2018-07-22 2019-07-22 开 工率: 焦化 企业(100 家): 产能200 万吨 开 工率: 焦化 企业(100 家): 产能100-200 万吨 开 工率: 焦化 企业(100 家): 产能100 万吨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0 1 2 3 4 5 6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1-10 产量: 焦炭: 累计值 产量: 焦炭: 累计同 比7/ 3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免责声明 行业信 用 展望 2020 年 1 月 22 日 2019 年进口 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年初中国煤矿安全检查时的供给收缩。2019 年 1-10 月 中国 进口动力煤、焦 煤 7411 万吨 、6663 万吨 ,分别同比上升 7.37% 、17.09% (图 5 );进口金额 54.26 亿美 元、93.68 亿 美元,分别同 比变化-11.59% 和+11.06%。但 , 进口焦 炭及半焦炭数量很少 。 由此可见, 中国进口具有成本优势的动力煤, 对焦煤 需求较大。 图 5:近 年 来动力 煤 、炼 焦煤进 口 数量 (单位: 万 吨、%(左图); 万美元 、%(右 图) ) 资料来源:Wind 资讯,远东资信整理 3.小结 中 国 煤 炭行业 实 行 供给侧 改 革 ,煤炭 产 能 向规模 大 、 成本低 的 地 区集中 , 提 质增效 取 得 一定成 果 。2019 年 1-10 月 , 中国 煤 炭 产能供 给 偏 宽松, 受 到 钢材产 量 和 火电需 求 增 长,中 国 煤 炭产量 和 煤 炭进口 量 均 上升。 展望未 来 , 供 给侧改 革 仍 是主线 , 优 质产能 释 放 将保持 国 内 优质煤 炭 供 给,煤 炭 产 量将在 较 大 程度上 受 下 游需求 及 进 口 煤 政 策 影响 。 (二) 煤 炭需 求 分 析 1.国内 煤炭市场 需 求 分析 (1 ) 动力 煤 需 求 保 持低速 平 稳 增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 煤炭在国内 一次能源消费占据首位的局面 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但被 清洁能源替代的长期趋势将持续 。 从发电量看, 2016-2018 年、 2019 年 1-10 月火电产量占发电量的比重为 74.36% 、 73.48% 、73.32% 和 71.57% ,煤炭仍将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较大, 预计 2020 年 GDP 增速为 5.8%6.0% (假定中美经贸谈判没有大的正向或负向 变化) 。 动 力煤主要用于火电行业。 经济结构 性改革、 经 济新动能增长、 电能替 代力度加大将使得 2019-2020 年全 社会用电需求保持 4%5% 的增幅。火电行业亦在推行供给侧改革, 火电机组的“上大压小”和 特高压网建设使得 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呈上升趋势 , 火电 需求亦保持增长, 但增速 保持低位增长, 预计煤电 装机峰值 12.3 亿千瓦至 13.5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1-10 进口数量: 动 力煤 进口数量: 炼 焦煤 进口数量: 动 力煤: 累计同比 进口数量: 炼 焦煤: 累计同比 -100 0 100 200 300 4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1-10 进口金额: 动 力煤 进口金额: 炼 焦煤 进口金额: 动 力煤: 累计同比 进口金额: 炼 焦煤: 累计同比8/ 3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免责声明 行业信 用 展望 2020 年 1 月 22 日 亿千瓦将于 2030 年出现。 2019 年 1-10 月火电产量为 4.20 万亿 千瓦时, 同比增长 3.33% , 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 3.76 个百分点。 预计 2020 年 工业用电量和居民用电量平稳增长,或难以跟上煤炭产量增速 。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和消费区域呈逆向分布状态, 中国煤炭消费市场中华东、 华南地区对煤炭需求较大。 大秦线、 神朔黄线等成为 “ 西煤东运”“北煤南 运 ” 的重要通道。由于环保要求趋严,国家提出 “ 公转铁” 目标,随着铁路建设强 度的增加,煤炭运输瓶颈有望进一步缓解。 (2 ) 基建 、房 地 产 和煤化 工 行 业拉动 焦 煤 、焦炭 需 求 增长 焦炭主要用于“煤- 焦- 钢 ”产业链 ,占比约为 86% 1 ,通常 1.3-1.4 吨焦煤可 生产 1 吨焦 炭。受到基建补短板和 房地产施工面积增长 的影响,2019 年 1-10 月钢 铁需求有所增长, 粗钢产量为 8.29 亿吨, 同比增长 7.4% , 增速较上 年同期增长 1 个百分点, 在较大程度上 拉动了焦炭需求 。 此轮的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力度较大、 持续时间长, 已使得房屋销售面积和土地市场交易大幅降温, 或对未来 房地产开发投资 增速造成不利影响。 以前年度对房地产行业的刺激政策透支了居民消费能力, 居民杠杆较高, 对汽 车的需求下降。 而全球经济疲软、 贸易摩擦升级 亦使得船舶行业景气度较低。 但 2019 年 12 月 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 调逆周期调节政策将持续助力经济稳定 ,基建补短板将持续发力,将对钢铁需求形成有效补充, 预计 2020 年基建 投资增速或略增长至 6%7% , 但房 地产投资增速或将回落至 5%-8% , 中国钢铁需求增长 仍将保持增长, 但增速将 有所放缓,或维持 1%-4% 的增长区间。 焦煤除了炼钢以外, 还可用于煤化工行业。 根据隆重预计,2019 年中 国将新增 300-800 万 吨甲 醇产能, 年末甲 醇产能将达到 9000 万吨 2 。但“3.21 ” 响水特大爆炸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对 化工行业 安全生产的检查力度加大, 对甲醇产量 造成一定影响。 煤的清洁利用是国家战略, 煤制油、 煤制气、 煤质烯烃、 煤制乙二醇 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 有较好的发展 前景,且技术亦逐渐成熟。2019 年 以来,石油价格中枢在 6065 美元/ 桶 区间震荡,与煤化工产品价格相比具有优 势,中国煤化工产能利用率较低。远东资信 根据中国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统计 数据测算,2019 年煤化工 领域用煤需求约为 9800 万吨左右(表 4 ),且产 量增速较快 。但此领域可使用劣质煤和动力煤 ,焦煤、焦炭需求 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表 4 :2019 年 上 半 年中国 煤 化 工行业 部 分 数据 产 能 ( 万吨) 产 量 ( 万吨) 同 比 增 速(%) 折算比 煤 需 求 量 (万 吨 ) 煤制油 921 352.0 14.1 4.5 1584.9 煤制天然气 51.05 19.7 25.5 2.42.9 47.2857.13 煤制烯烃 932 431.7 10.0 5 2158.5 煤制乙二醇 438 166.3 56.4 6.7 (草酸酯 路线 1114.21 1 2018 年上半年我国焦炭行业各地区产量及供需关系分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 年 12 月 14 日, 。 2 2019 年中国甲醇市场需求趋势,中国银行证券,2019 年 4 月 22 日, 。9/ 3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 免责声明 行业信 用 展望 2020 年 1 月 22 日 产 能 ( 万吨) 产 量 ( 万吨) 同 比 增 速(%) 折算比 煤 需 求 量 (万 吨 ) 制乙二醇) 合计 4904.894914.74 资料来源:抢占新高地,谱写新传奇 2019 中国国际煤 化工发展论坛隆重开幕,现代煤化工,远东资信 2. 煤 炭出 口 分析 : 煤 炭出口 数 量 很少, 对 需 求影响 不 大 中国煤炭出口实行配额, 近年来, 国内煤炭需求较好, 煤炭出口配额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处于低位 , 对煤 炭需求影响较小 。 2019 年 1-10 月, 中国原煤、 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量分别为 455.43 万 吨和 543 万 吨, 同比变化 16.03% 和-30.03% , 对中国煤炭市场需求影响较小 。 3.小结 经 济 结 构性改 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