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 年上半年生猪行情回顾和下半年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展望 分析报告 摘要 : 展望今年下半年 ,我们预计 : 7-8 月生猪市场正在逐渐摆脱大肥存栏的羁绊,三季度生猪 出栏量将一定程度上仍受到冬季疫情的影响,国家对生猪养殖 的政策性扶持也将对猪价能够提供一定的利好支撑,猪价存在 阶段性回暖需求,警惕猪价反弹后肥猪出栏和冻品出库可能导 致猪价再次承压回落。四季度生猪 出栏量环比继续增加,但消 费旺季支撑下猪价易涨难跌,整体下半年猪价预计将呈现宽幅 震荡的态势,运行区间预计在 15-22 元 /公斤。 但从长周期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在经历下半年季节性反 弹后,明年一季度后生猪价格跌幅或将有所加深 。 因此策略方 面, 我们建议后期逢高做空 LH2205 合约,或择机进行 1-5 正 套。对于产业客户,我们认为反弹至行业平均养殖成本线之上 应当及时入场卖保以锁定销售利润。 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第一,前期补栏母猪产能仍未释放。第二,超级猪周期带 来的超高利润使得整个产业对于价格下跌的容忍度提高 , 能繁 母猪存栏未 见顶。第三,国家扶持政策短期能够带来一定利 好,长期或导致下跌周期延长。第四,母猪种群优化和仔猪价 格下跌带来的远期养殖成本下行,猪价运行中枢逐渐回归合理 水平。 把握阶段性反弹时机 产业套保正当时 2021 年 上半年 生猪 行情回顾和下半年 展望 目录 第一部分、行情回顾 . 3 一、生猪现货行情 . 3 二、生猪期货行情 . 3 三、猪周期 . 4 第 二 部分、基本面分析及预测 . 7 一、母猪产能恢复超预期 . 7 (一)多重因素导致行业低估母猪产能规模 . 7 (二)种群结构逐渐优化,能繁 母猪存栏边际增速放缓 . 8 二、远期养殖成本整体下行 . 9 (一)猪粮双变,猪粮比指标暂时失效 . 9 (二)仔猪价格触底,专业育肥成本未来显著下降 . 10 三、二次育肥放大猪肉边际增量 . 12 四、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14 五、下半年猪肉进口量或降显著缩减 . 16 六、密集型政策调控带来短期利好 . 17 七、猪肉消费回补程度有限 . 19 (一)长周期下我国猪肉的消费能力已出现上限 . 19 (二)猪肉消费节日效应在春节前后最为明显 . 21 第三部分、总结及操作策略 . 23 第四部分、供需平衡表分析 . 24 第五部分、生猪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表现 . 25 第一部分 、行情回顾 一、 生猪现货 行情 1 月 , 受元旦、春节及腌腊提振,加上进口冷鲜冻猪肉产品新冠肺炎病毒阳性事件频发影响 , 冻 品流通不畅,生猪压栏惜售情绪助推猪价 一路上涨至 36 元 /公斤的高位。春节后, 冻品陆续出库 ,双 疫情 引发的恐慌性抛售导致小体重生猪出栏量激增 ,叠加 消费转淡,生猪现货 价格 自节前 36 元 /公斤 的高点一路下跌至 20 元 /公斤,仅一季度跌幅就达到 30%。 3 至 5 月 , 大量养殖 户因为看好 6-8 月的猪价,开始涌入市场抄底抢购标猪进行二次育肥 , 加上 高盈利下惯性养大猪,导致生猪主动压栏严重;标猪被迫延迟出栏,大猪出清时间不断拉长 。 5 月后, 天气转暖,疫病传播风险增加,养殖场不得不陆续出猪 , 市场出现踩踏式出栏效应 。 大量牛猪抛售, 对猪价形成下行压力, 6 月 20 日现货市场价格触及 12.6 元 /公斤的低点。二次育肥造成的供需错配, 使得这一轮猪价下跌的幅度超出了市场预期。 6 月下旬, 低价刺激下游消费出现反季节灌肠的现象, 规模企业集体扛价 ; 同时,猪价超跌,提 前 触发国家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中过度下跌一 级预警条件(低于 5 1),中央和地方宣布将启 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伴随肥猪出栏进程过半,养殖端抗价心理增强,短 短一周时间生猪现货升至 16.8 元 /公斤 。 二、 生猪期货 行情 自生猪期货 1 月 8 日自大商所上市以来,已经累计运行了 114 个交易日, 回顾这半年来的走势, 生猪的期现价格波动幅度巨大,从一开始相互背离的“剪刀差”形态到后期联动性明显增强以及升贴 水的反转,表明市场对于三季度的猪价预期随着交割月的推进和对基本面认识的深入不断调整。整体 来看,这半年来的猪价走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 ( 1 月) :生猪期货上市“三连跌” 生猪期货合约上市之初,由于市场普遍对于下半年生猪产能恢复情况较为乐观,而挂牌价又远高 于市场预期,从而吸引大笔空单入场,盘面 连日 大跌, LH2109、 LH2011、 LH2201分别最低跌至 24460 元 /吨、 22300 元 /吨、 22445 元 /吨。 阶段二 ( 2-4 月 ) : 疫情 抬升猪价预期 , 期现 呈现 “ 剪刀差 ” 的走势 冬季以后,北方地区非瘟疫情频发,华北、华东、华中等地成为疫情爆发重灾区,多家调研机构 样本点能繁母猪 存栏环比连续 3 个月出现明显下滑,按生猪养殖周期折算将导致 9 11 月商品猪出栏 减少,疫情使得生猪产能恢复出现阶段性波折,从而抬升了市场对于猪价的预期,盘面开始出现企稳 反弹的迹象 ,在触及 29805 元 /吨的高点后,进入长达两个月的横盘整理阶段。 阶段三 ( 5 月至今 ):生猪期现联动性明显增强,盘面去升水节奏加快。 生猪现货跌跌不休, 盘面由于 升水 现货幅度较大, 期货价格开始向现货靠拢, LH2109 一路跌至 17000元 /吨以下。 6月下旬,现货在养殖端抗价情绪中企稳反弹, 带动盘面触底反弹至 19000元 /吨一 线,期现价差进一步收敛至 3500 元 /吨 , 生猪期现联动性明显增强 。 - 8 0 0 0 - 6 0 0 0 - 4 0 0 0 - 2 0 0 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 0 0 0 0 1 2 0 0 0 1 2 0 0 0 1 5 0 0 0 1 8 0 0 0 2 1 0 0 0 2 4 0 0 0 2 7 0 0 0 3 0 0 0 0 3 3 0 0 0 3 6 0 0 0 1 / 1 1 2 / 1 1 3 / 1 1 4 / 1 1 5 / 1 1 6 / 1 1 生猪期现价格走势(元 / 吨) 右:基差 市场价 : 生猪 ( 外三元 ): 河南 生猪 2109 图 1-1 2021 年上半年生猪期现价格走势回顾(元 /吨) 资料来源: 同花顺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三、 猪周期 不同于工业品,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都以供给端为主导因素。农户根据 当期的 养殖利润的变化 做出扩张或者压缩产能的决策,从而影响 T+1 期 价格波动 。 有一些农产品由于本身生长 /养殖周期 较 长 ,农户在做出决策再到形成产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这些农产品的价格波动 周期性特征更加明 显 。除了 生猪外 ,白糖也是类似的品种,糖周期较猪周期而言更长,能够达到五至六年。 阶段 : 1 月 现货上涨,期 货下跌。 阶段 : 2-4 月 现货下跌, 期货反弹后横盘, 期现剪刀差走势。 阶段 : 5-6 月 下旬 期货、现货联动下跌, 双双探底。 当我们讨论猪周期时,其本质就是生猪养殖的盈利周期。 当生猪价格上涨,养殖盈利回升,当养 殖盈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生猪补栏需求增加,带动能繁母猪补栏需求。伴随着能繁母猪的补栏生猪 供给逐渐增加,生猪供应开始大于需求,生猪价格则开始下降,养殖利润随之回落。当利润缩减到一 定程度时,生猪补栏下降,仔猪价格下滑,能繁母猪淘汰、去产能展开。随着能繁母猪的去化,市场 生猪逐渐供不应求,当到一定程度时便导致生猪价格上涨。如此周而复始轮回演绎,如此也便成就了 猪周期的轮回。 图 1-2 猪周期历史走势回顾(元 /公斤) 资料来源: 同花顺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表 1-1 2006 年以来猪周期成因回顾 上行周期 下行周期 涨幅 2006年中至 2010年 5 月( 4 年) 2006 年养殖亏损带来的产能出清叠加 2007 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延 缓了补栏速度, 2008 年 3 月生猪价格达到 了 17.5 元 /公斤的高点。 2006 年养殖亏损带来的产能出清叠加 2007 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延 缓了补栏速度, 2008 年 3 月生猪价格达到 了 17.5 元 /公斤的高点。 2009 年甲型 H1N1 (猪流感)疫情爆发, 2010 年出现瘦肉精 和注水猪肉等食品安全事件,公众的消费 信心受挫,需求阶段性下降,对猪肉价格 形成进一步压制。 171.7% 2010 年 6 月至 2014 年 4 月( 4 年) 在前一个周期的影响下,能繁母猪的存栏 量自 2009 年起开始下跌, 2010 年对猪价的 影响开始逐步显现, 2011 年 10 月生猪价格 达到 19.9 元 /公斤的高点。 随着猪价的高涨,养殖户纷纷 补栏后备母 猪 ,猪肉价格又一次进入下行通道,并一 直持续到 2013 年上半年。 121% 此轮猪周期受环保和规模化影响,猪肉价 格上行并未带动生猪显著补栏 ,叠加 2015 模化养殖提升了产业效率,生猪的单体重 量 和 能繁母猪提供的仔猪数量 双双上升 , 因此 尽管 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 2016 年 111.8% 2006 年 6 月至 2010 年 4 月 2010 年 6 月至 2014 年 4 月 2014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 2014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 4 年) 年上半年爆发猪丹毒疫情 , 2016 年 6 月生 猪价格达到 21.2 元 /公斤的高点。 生猪存栏下半年 仍 略回升 3%,生猪屠宰量 未受到明显影响。 2018 年中 至今( 3 年) 本轮猪价受到非洲猪瘟、环保限产政策、 猪周期内生上涨动能、规模化养殖等多重 因素影响,呈现出涨幅大,速度快等特 点,价格上涨幅度为历次猪周期之最,堪 称“超级猪周期”。 由于疫情导致产能紧张, 前所未有的超高 养殖利润引发产业大规模扩张,生猪产能 恢复速度超预期, 同时养殖端看好今年猪 价反复 盲目压栏 增重,叠加春节后的需求 淡季,猪价迅速下跌。 302.5% 资料来源: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从母猪配种至商品猪出栏大致需要 10 个月左右的时间, 通常我们 可以 通过当前能繁母猪的存栏 水平推断商品猪出栏量 以及 未来的猪价低点 /高点出现的大概 时点 。 但 这一 方法在 2015 年后出现了预 期偏差 : 2015 年下半年到 2017 年上半年,母猪存栏量下滑并未带来 2017 年到 2018 年猪价的反弹 , 母猪 生产效率( PSY) 和商品猪出栏体重的提高 降低了 猪肉产量对 母猪存栏绝对数量的要求。 本轮周期 的情况也十分类似 。 非洲猪瘟发生后, 2019 年 9 月能繁母猪存栏 下降至历史 最低位 , 2020年 7月 ,生猪价格上涨至周期内高点 ; 2020年 下半年, 在高利润的刺激下, 行业 展开了 较为激进 的 产能扩张 。 截止至 2020年 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到 2017年末的 82%左右 , 从这一数字上看, 尽管产能恢复迅速,但 距离疫情前仍有较明显的差距 。 然而反映到今年 6 月的价格,却是生猪价格的 断崖式下跌 , 当月外三元生猪均价已经低至 14.8 元 /公斤 ,远超市场预期。 二季度 末 , 行业提前进入 亏损期,扩产速度放缓 ,并陆续主动淘汰母猪产能。然而,我们并不认为出现此种现象便意味着本轮 周期已经见底 。 因为此次猪价的下跌实际上并不是生猪产能的 真实 反映,而是 二次育肥和多次压栏增 重导致的供需错配,实际上是一种异常超跌的现象。 2021 年 5 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 20 个 月环比增长, 已经基本恢复到了非瘟疫情前的 水平 ,也就意味着前期补栏的产能后续还会释放更大的 供给压力 。对于此观点,本文将进一步论证阐述。 图 1-3 能繁母猪存栏量及环比增速(万头) 资料来源: 农业农村部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第 二 部分、基本面分析及预测 一、 母猪产能恢复超预期 (一) 多重因素导致行业低估母猪产能规模 一季度, 在母猪产能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情况下, 行业普遍反映冬季疫苗毒在 北方地区 的 母猪种群中传播形成较大污染面 , 导致产能恢复节奏放缓 。 因此即使看空大周期,对于今年年内的 价格高点也 仍然维持 相对乐观 的态度 。期货市场也反映了这一预期,直到 5 月前,即使现货持续下跌, 盘面也给出了高达 27 至 28 元 /公斤的高位。现在看来,我们认为我们当时忽略了以下几点: 去年 5 到 6 月,南方梅雨季节爆发了较为严重的非瘟疫情, 养殖端 对小体重猪源的恐慌性抛售 , 造成 了 四季度 商品猪出栏出现断档的局面 。 但此轮疫情对 生猪的核心产能,也就是 能繁 母猪 存栏 影响 甚微, 南方地区 整体扩产速度仍然维持高增, 商品猪供给压力后 延至 今年二季度 。 商品猪供给 断档叠 加 冻品库存因新冠疫情无法出库,年底又正值猪肉消费高峰,市场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的情况, 生猪 现货价格一路反弹至 35 元 /公斤的高位 。后期 北方又爆发了非瘟疫情, 加重了养殖端的乐观情绪, 使 得能繁母猪存栏量的真实水平 被低估 。 在行业 对实际产能 近乎一致性 误判的情况下, 激发了养殖端对 远期价格的乐观情绪并 普遍开始 压栏增重 ,从而 加重了二季度产能的释放压力。 伴随南方商品猪产能 的释放, 南北猪价迅速倒挂, 一度出现南猪北 运的罕见现象。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 1 0 % - 8 % - 6 % - 4 % - 2 % 0% 2% 4% 6% 8% 2017 年 5 月 2017 年 8 月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5 月 2018 年 8 月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8 月 2019 年 11 月 2020 年 2 月 2020 年 5 月 2020 年 8 月 2020 年 11 月 2021 年 2 月 2021 年 5 月 能繁母猪存栏量 数量 环比 0 5000 1 0 0 0 0 1 5 0 0 0 2 0 0 0 0 2 5 0 0 0 Q1 Q2 Q3 Q4 生猪季度出栏量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图 2-1 能繁母猪存栏量及环比增速(万头) 图 2-2 生猪季度出栏量(万头) 资料来源: 农业农村部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农业农村部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二) 种群结构逐渐优化, 能繁母猪存栏边际增速放缓 猪价超跌,行业提前进入亏损期。 养殖场补栏积极性下降,涌益数据显示 6 月 种猪场后备母猪销 售量 环比 下跌 , 但 同比维持高增 。 而从母猪宰杀的情况来看, 尽管淘汰母猪屠宰量环比明显增加,但 主要目的是优化种群、提高生产效率 ,还未达到悲观预期下主动收缩产能的程度。 我们在前文提到, 在 养殖效率 提高的情况下,母猪 产能小幅下滑 可能也不会对生猪出栏造成 明显 影响 。 因此 我们可以 通过观察仔猪出售利润能够侧面验证当前母猪淘汰的程度 : 仔猪出售利润较低时, 意味着仔猪的供需相对平衡,反之则是生猪补栏的需求大于母猪存栏的供给能力。 这意味着, 当猪价 较高时,下游补栏积极,而母猪产能又无法提供与需求相匹配的仔猪数量,导致仔猪价格大幅上涨, 相应仔猪出售利润也随之提高,反之同理。 目前仔猪利润刚刚触零,意味着母猪尚未经历深度的去产 能,而 二元 母猪价格 初步探底 ,意味着母猪产能并未紧张、母猪需求并不紧俏,超级猪周期带来的超 高利润使得整个产业对于价格下跌的容忍度提高。 20 30 40 50 60 70 80 2 0 1 5 - 0 7 2 0 1 6 - 0 7 2 0 1 7 - 0 7 2 0 1 8 - 0 7 2 0 1 9 - 0 7 2 0 2 0 - 0 7 平均价 : 二元母猪 (元 / 公斤) 图 2-3 二元母猪均价(元 /公斤) 图 2-4 后备母猪销售量及增速(头) 资料来源: 博亚和讯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图 2-5 仔猪出售毛利(元 /公斤) 资料来源: 博亚和讯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50000 后备母猪销量及环比、同比增速 后备母猪销量(头) 环比 同比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出售毛利 :仔猪 ( 元 /头) 2020年猪业年度数据报告显示, 2018年种母猪淘汰率为 38.3%, 2020年种母猪淘汰率 仅 22.84%, 凸显出 去年 猪场淘汰种猪 的谨慎态度及 种猪供应紧缺 的状态。 由于三元猪生产性能远逊于二元猪,加 快淘汰低产母猪,特别是淘汰留作种用的三元肥猪, 能够 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提高饲料转化率, 从而 降低生猪养殖的生产成本 。 农业农村部对定点屠宰企业监测 数据显示 ,今年 1-5 月,全国淘汰能繁母 猪 345.4 万头,同比增长 108%; 能繁母猪存栏结构得到优化 , 肥猪留种比例已经从去年年底的 22%下 降到 12%左右。 预计 下半年母猪结构调整持续,中小散户低效母猪淘汰量或增加,减产甚至退养或增 多,规模场以自繁更新替补为主 。 未来更多的猪场将陆续实现封闭式自繁自养,母猪存栏也将由快速 增量转为减量或控量稳定生产,母猪生产能力或将持续回升。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二元母猪和三元母猪存栏占比 三元能繁 二元能繁 图 2-6 二元母猪和三元母猪存栏占比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二、远期养殖成本整体下行 (一) 猪粮双变,猪粮比指标暂时失效 由于玉米在猪饲料中占比高达 60%至 70%,而生猪的饲料成本又占出栏成本的 70%以上,因此生猪 和玉米的价格比值可以用于衡量生猪养殖的利润水平。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 在 6: 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 。 然而, 猪粮比有效的前提是玉米价格的波动相对生猪来说比 较稳定 , 近年来玉米基本面受供给端因素驱动为主,走势独立性增强。 不仅如此,非瘟发生后 , 饲料 成本、仔猪价格、防疫及人工成本均大幅上涨,补栏成本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通过传统的猪粮比波动 观察行业利润状态,从而调整养殖规模已经不合时宜了。实际上早在今年 4 月初,猪粮比还高达 8: 1 时,外购仔猪育肥就已经陷入亏损。因此 官方 根据近年来养殖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将生猪养殖盈亏平 衡点对应的猪粮比价由此前的 5.5 1 5.8 1 提高到 了 7 1。 图 2-7 生猪养殖利润和猪粮比走势 资料来源: 同花顺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1 8 0 0 2 0 0 0 2 2 0 0 2 4 0 0 2 6 0 0 2 8 0 0 3 0 0 0 玉米现货价格(元 / 吨) 2700 2900 3100 3300 3500 3700 3900 4100 豆粕现货价格(元 / 吨) 图 2-8 玉米现货价格(元 /吨) 图 2-9 豆粕 现货价格(元 /吨) 资料来源: 同花顺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同花顺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二)仔猪价格触底,专业育肥成本未来显著下降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受 天气寒冷、疫病高发 影响,母猪窝均健仔数少、仔猪成活率低,导致一 季度 仔猪供应量环比下降, 但因母猪基数高,因此下降幅度有限;二季度,参与分娩的母猪数量受冬 季配种母猪数量减少影响亦有所下滑,但 气温转暖 ,配种分娩率 和断奶仔猪存活率 稳步提高,逐渐抵 消了前期配种数量下滑的影响 , 导致 二季度 仔猪供给量大幅增加,仔猪价格自高位迅速回落,累计跌 幅超 70%; 三季度 ,由于二季度 配种母猪特别是高效二元母猪量逐渐增加, 生产效率 将进一步提高 , 预计仔猪供给量环比 仍增 。 截止至 7 月 9 日当周,外购仔猪出栏成本 26.67 元 /公斤,头均亏损 1215.9 元。自繁自养出栏成 本 17.35 元 /公斤,头均亏损 144.53 元。 我们预计 2021 年下半年 饲料成本、疫情防控成本 继续 高位 运行 。 伴随仔猪价格大幅下跌,未来外购仔猪成本降幅较大,初步预计四季度出栏成本将下降至 16- 17 元 /公斤 ,自繁自养与外购仔猪出栏成本差异明显缩小。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020 年 4 月 2020 年 5 月 2020 年 6 月 2020 年 7 月 2020 年 8 月 2020 年 9 月 2020 年 10 月 2020 年 11 月 2020 年 12 月 2021 年 1 月 2021 年 2 月 2021 年 3 月 2021 年 4 月 2021 年 5 月 2021 年 6 月 母猪配种数与分娩窝数 配种数 分娩窝数 8 .0 8 .5 9 .0 9 .5 1 0 .0 1 0 .5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2020 年 4 月 2020 年 5 月 2020 年 6 月 2020 年 7 月 2020 年 8 月 2020 年 9 月 2020 年 10 月 2020 年 11 月 2020 年 12 月 2021 年 1 月 2021 年 2 月 2021 年 3 月 2021 年 4 月 2021 年 5 月 2021 年 6 月 母猪生产效率 窝均健仔数 产房存活率 均值 图 2-10 母猪配种数量与分娩 数量 图 2-11 母猪生产效率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20 40 60 80 100 120 2 0 1 7 - 0 7 - 0 6 2 0 1 8 - 0 7 - 0 6 2 0 1 9 - 0 7 - 0 6 2 0 2 0 - 0 7 - 0 6 2 0 2 1 - 0 7 - 0 6 仔猪 ( 外三元 1 5 k g ) : 全国均价 (元 / 公斤)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2 0 2 0 /2 /1 4 2 0 2 0 /3 /1 3 2 0 2 0 /4 /1 0 2 0 2 0 /5 /8 2 0 2 0 /6 /5 2 0 2 0 /7 /3 2 0 2 0 /7 /3 1 2 0 2 0 /8 /2 8 2 0 2 0 /9 /2 5 2 0 2 0 /1 0 /3 0 2 0 2 0 /1 1 /2 7 2 0 2 0 /1 2 /2 5 2 0 2 1 /1 /2 2 2 0 2 1 /3 /5 2 0 2 1 /4 /2 2 0 2 1 /4 /3 0 2 0 2 1 /5 /2 8 2 0 2 1 /6 /2 5 2 0 2 1 /7 /2 3 2 0 2 1 /8 /2 0 2 0 2 1 /9 /1 7 2 0 2 1 /1 0 /1 5 外购仔猪出栏成本预估 外购仔猪出栏成本 预估 图 2-12 外三元仔猪均价走势 图 2-13 外购仔猪出栏成本预估 资料来源: 同花顺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同花顺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三、二次育肥放大猪肉边际增量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 ,今年 5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 1996 万头,同比增 长 44%; 1-5 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 8685.04 万头,同比 增加 40.6%。屠宰数据大幅增 长的原因除了产能的恢复外,还由于近年来屠宰行业大范围整合导致产能进一步集中: 2020 年底,全 国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占比为 70%, 相比 2014 年的占比仅 49%,规模屠企的屠宰量显著提升 。因此, 我们还采用了饲料工业协会的猪饲料月度产量数据侧面印证生猪产能的恢复情况。 从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监测情况看,自去年 6 月起,猪饲料产量连续 12 个月大幅增长。今年 1 5 月猪饲料产量同比增长 75.4%,比 2018 年、 2019 年同期分别增长 25.0%、 41.0%。其中,仔猪、 母猪、育肥猪饲料分别增长 67.6%、 68.2%、 81.8%。由于产能恢复超预期、消费不及预期,猪价下跌 超预期, 5月猪饲料增速出现收窄迹象。 5月,猪饲料环比增长 1.2%、增速比上月收窄 8.3个百分点。 其中,母猪饲料环比下降 0.4%,是连续 20 个月除季节性下降外的首次下降。 图 2-14 定点屠宰企业月度生 猪屠宰量 图 2-15 我国屠宰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 同花顺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同花顺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猪饲料月度产量 2018 2019 2020 2021 图 2-16 猪饲料月度 产量(万吨) 资料来源: 饲料工业协会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然而,本轮周期和往年不同之处在于,商品猪出栏体重的提升减少了对出栏数量的要求;而养 殖效率的提升又进一步降低了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需求。 从出栏数量上看, 去年四季度冬季 非瘟 疫情 导致一季度断奶仔猪出栏数量减少,叠加 1 至 2 月出于对疫情的恐慌养殖端对小体重猪源大量抛售, 三季度的商品猪出栏量 环比 将 有所下滑 ;从出栏均重上看, 5 月开始 二次育肥的 数量在明显减少 ,因 此肥猪存栏将在 7 月进一步去化并有望在 7 月底至 8 月上旬见底;从补充性肉源来看, 养殖端种群更 新持续, 淘汰母猪 屠宰 形成的猪肉产能也不容小觑 。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6 月下旬开始又出现二次育肥 户入场抄底的现象,对应 9 月肥猪出栏压力 或 再次增加 。 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在于 7-8月南方非瘟疫情的形势,截止至 7月初,全国疫情仍然保持较 为稳定的状态,仅西南局部地区有加重的趋势。 如果疫情恶化,则有助于减轻四季度的供给压力;而 如果疫情始终只是呈点状散发, 且行业不能够主动减重,预计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商品猪出栏压力进 一步加剧。 表 2-1 商品猪出栏体重的提升减少了对出栏数量的要求 资料来源: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32% 33% 34% 35% 36% 37% 38% 小猪存栏占比 大猪存栏占比 小、中、大猪存栏占比变化 2021 年 1 月 2021 年 2 月 2021 年 3 月 2021 年 4 月 2021 年 5 月 2021 年 6 月 - 0 . 2 5 % 2 . 1 4 % - 6 . 2 9 % - 1 0 % - 8 % - 6 % - 4 % - 2 % 0% 2% 4% 小猪 中猪 大猪 小、中、大猪存栏量月度环比变化 2021 年 1 月 2021 年 2 月 2021 年 3 月 2021 年 4 月 2021 年 5 月 2021 年 6 月 图 2-17 小中大猪存栏占比变化 图 2-18 小中大猪存栏量月度环比变化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5% 10% 15% 20% 25% 30% 35% 2 0 2 1 /7 / 1 2 0 2 1 /6 / 3 2 0 2 1 /5 / 6 2 0 2 1 /4 / 8 2 0 2 1 /3 / 1 1 2 0 2 1 /2 / 4 2 0 2 1 /1 / 7 2 0 2 0 /1 2 / 1 0 2 0 2 0 /1 1 / 1 2 2 0 2 0 /1 0 / 1 5 2 0 2 0 /9 / 1 7 2 0 2 0 /8 / 2 0 2 0 2 0 /7 / 2 3 2 0 2 0 /6 / 2 5 2 0 2 0 /5 / 2 8 2 0 2 0 /4 / 3 0 2 0 2 0 /4 / 2 2 0 2 0 /3 / 5 2 0 2 0 /2 / 6 2 0 1 9 /1 2 / 2 6 2 0 1 9 /1 1 / 2 8 小猪和大猪出栏占比 9 0 kg 以下 1 5 0 kg 以上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生猪出栏均重(公斤) 图 2-19 肥猪出栏占比缓慢减少 图 2-20 生猪出栏体重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卓创咨询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四 、 生猪养殖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企业是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创新升级主体 。 6 月 9 日, 2021 年 美国世界猪业博览会( World Pork Expo) 中公布了 全球大型猪企排名 ,此排名以 2020 年底 企业 能繁 母猪存栏量为基准。 中国共有 16 家 猪企上榜,其中傲农生物、佳和农牧、天康生物、大象农牧和唐人神集团为今年新上榜集团 。 2020 年, 共有高达 600 亿美元的投资被用来重振被非洲猪瘟影响的中国养猪业,从多家公司的扩张中也可窥得 一斑。 除中国外, 全球其他大型猪企的母猪存栏量几乎没有变化 。 这 16 家猪企母猪存栏共计 1055 万 头,占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近三分之一 ,理论上 2021 年能够提供的生猪年出栏量超过 1.2 亿头。 从上市公司的 经营情况来看 ,今年增加了新上市的东瑞股份 。 截止至 7 月 9 日,除龙大肉食 和 中 粮家佳康 尚未公布 6 月的销售数据外,其余 13 家企业均已经公布 6 月的销售情况。 2021 年上半年, 13 家上市猪企共计销售生猪 4288.9 万头,而 2020 年全年 15 家上市猪企出栏量为 5614.2 万头 ,仅半 年时间出栏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出栏总量的四分之三 , 但与年初企业目标出栏量仍有较大距离,意味 着下半年产能释放潜力巨大。 具体来看,牧原 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今年 1-6 月累计销售生猪 1743.7 万头, 同比增长 157.1%, 占上市企业出栏总量近 40%。其次为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 ( 699.7 万头、 468.7 万头、 446.1 万头)。而从年度出栏目标完成度来看,完成度最高的企业为东瑞股份, 达到 44.5%,其次为牧原股份,也达到了 43.6%;而 天邦股份的完成率最低 ,仅 23.1%。 二季度以来, 为了减轻猪价下跌对收入的影响,猪企 普遍 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提高收入,但产生 的效果甚微 。 以牧原为例, 2021 年 4-6 月月度出栏环比增速分别为 11.0%、 -1.5%、 12.2%,而收入环 比分别为 12.3%、 -14.4%、 -15.8%,不增反降 ;月度出栏同比增速分别高达 152.2%、 114.0%、 128.2%, 而收入同比 为 98.6%、 66.7%、 22.5%,增速放缓明显。 非洲猪瘟大大抬升了生猪养殖行业的技术门槛与资金门槛, 2019 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 CR20 仅 11.2%, 2020 年增长至 14.3%, 我们预计 2021 年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初步预计 CR20 将达到 20%-23%左右。 0 50 100 150 200 250 牧原股份 温氏集团 正邦集团 新希望集团 正大食品 天邦集团 德康集团 双胞胎集团 扬翔 大北农 中粮 傲农集团 佳和农牧 天康集团 大象农牧 唐人神集团 16 家规模猪企母猪存栏量(万头) 2019 年母猪存栏 2020 年母猪存栏 图 2-21 规模猪企母猪存栏量 资料来源: 上市公司公告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表 2-2 上市猪企月度出栏量 资料来源: 上市公司公告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表 2-3 上市猪企月度出栏量 环比变化 资料来源: 上市公司公告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牧原股份 正邦科技 温氏股份 新希望 天邦股份 中粮家佳康 大北农 傲农生物 天康生物 唐人神 金新农 龙大肉食 罗牛山 东瑞股份 正虹科技 1月 7 8 . 6 7 1 0 0 . 4 0 7 3 . 1 9 4 6 . 5 1 3 2 . 2 0 3 0 . 5 9 1 5 . 9 0 1 5 . 1 0 1 6 . 3 9 9 . 6 3 2 . 8 8 2 . 6 9 1 . 4 9 2月 7 5 . 3 6 4 9 . 8 7 6 9 . 7 8 3 0 . 4 0 2 0 . 2 0 1 7 . 2 5 3 0 . 7 9 1 0 . 0 5 1 5 . 1 3 4 . 7 5 2 . 6 8 2 . 3 8 0 . 7 5 3月 2 8 3 . 3 0 1 0 3 . 8 2 5 9 . 4 5 8 5 . 3 9 3 3 . 2 7 2 7 . 8 0 2 8 . 2 0 2 2 . 6 7 1 0 . 2 5 1 4 . 7 8 7 . 2 8 4 . 3 6 2 . 8 6 1 . 3 5 4月 3 1 4 . 5 0 1 1 8 . 4 4 6 2 . 2 4 8 3 . 7 9 2 0 . 2 8 3 1 . 9 0 2 9 . 5 8 2 0 . 5 9 1 3 . 1 6 1 2 . 4 1 9 . 2 5 4 . 6 8 3 . 0 1 2 . 4 4 1 . 4 4 5月 3 0 9 . 7 0 1 6 4 . 8 4 9 5 . 6 7 6 9 . 3 3 2 2 . 7 3 2 8 . 4 0 3 2 . 2 8 2 9 . 5 0 1 2 . 3 9 1 2 . 5 2 6 . 5 3 4 . 5 0 3 . 3 7 2 . 4 8 0 . 8 5 6月 3 4 7 . 5 0 1 5 8 . 5 3 1 0 1 . 1 0 6 4 . 6 3 3 1 . 9 4 2 8 . 0 0 2 8 . 4 4 2 2 . 3 8 1 2 . 6 6 1 5 . 7 2 7 . 6 7 - 3 . 4 5 2 . 5 2 2 . 7 4 1 - 6 月累计 1 7 4 3 . 7 6 9 9 . 7 4 6 8 . 7 4 4 6 . 1 1 8 5 . 1 1 6 8 . 5 1 6 6 . 3 1 4 1 . 8 7 3 . 6 8 7 . 0 4 5 . 1 1 9 . 1 1 7 . 8 1 7 . 8 8 . 6 目标完成度 4 3 . 6 % 3 5 . 0 % 3 9 . 1 % 2 7 . 9 % 2 3 . 1 % 4 2 . 1 % 3 3 . 3 % 3 5 . 5 % 3 6 . 8 % 2 9 . 0 % 2 8 . 2 % - - 4 4 . 5 % - 4 8 8 . 7 0 1 0 . 3 4 牧原股份 正邦科技 温氏股份 新希望 天邦股份 中粮家佳康 大北农 傲农生物 天康生物 唐人神 金新农 龙大肉食 罗牛山 正虹科技 1月 - - 41 . 4% 12 . 9% - 55 . 9% 74 . 4% 88 . 3% - 8. 0% - 28 . 4% - 38 . 2% 1. 9% - 49 . 0% - 29 . 8% 63 . 0% - 38 . 2% 2月 - - 4. 2% - 50 . 3% - 4. 7% - 34 . 6% - 37 . 3% - 43 .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