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1 2016 年 3 月 中国 煤炭 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2015 年以来, 煤炭行业 延续 供大于求态势, 煤炭价格进一步探底,煤炭企业盈利和获现能力 持续 下降 ,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流动性压力较为突出;总体来看 ,债务压力 大 、成本控制能力 弱 、历史负担 重的煤炭企业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行业展望 维持 负面。 要 点 2015 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下降,传统周期性行业需 求乏力,煤炭下游主要行业产量 增速 出现同比负增长,煤炭需求进一步探底。供给方面,煤炭行业延续产能严重过剩局面, 供给侧改革 将有助于从根本改变供大于求局面,但预计煤炭产能 出清 过程较为缓慢, 2016 年煤炭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扭转,煤炭价格将低位运行 。 产业链升级方面,煤电一体化项目在煤炭价格下跌的背景下对煤炭企业的盈利贡献明显,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盈利状况较差; 新型煤化工项目存在前期投资大、技术不够成熟、资源和环保制约以及部分产品未来可能产能过剩等问题,同时国际油价暴跌 将对其盈利预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一些项目风险上升 ,预计未来新型煤化工投资将趋谨慎 。 2015 年,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使得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和获现能力显著下降, 年度 全面亏损 已成 定局。 前期煤炭资源整合以及产业链延伸使得大部分煤炭企业负债水平上升,偿债能力下降。债务压力大、历史负担重、成本控制能力弱的煤炭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此外,中诚信国际也关注到, 2015 年 以来煤炭企业的融资环境 进一步恶化, 普遍 面临融资成本上升、存量债务滚动难度加大以及直接融资渠道不顺畅等问题,企业流动性压力较为突出。 联络人 作者 企业融资评级 部 张 汀 010-66428877-532 tzhangccxi 张伊娜 010-66428877-587 ynzhangccxi 李 翔 010-66428877-560 xlccxi 审核部总经理 李玉平 010-66428877-622 ypliccxi 公司副总裁 韩 巍 010-66426105 whanccxi 中诚信国际 煤炭行业 特别评论 ccxi 目录 要点 1 影响评级的主要趋势 2 结论 16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中诚信国际 行业评论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2 影响评级的主要趋势 2015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下降,传统周期性行业需求乏力,煤炭下游行业 出现同比负增长,煤炭需求进一步探底。供给方面,煤炭行业延续产能严重过剩局面, 供给侧 改革 将 有助于从根本改变供大于求局面, 但 预计煤炭产能出清将较为缓慢, 2016年煤炭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扭转,煤炭价格将低位运行 2015年以来,煤炭下游 需求 增速 普遍 出现同比 下滑 ,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 , 未来宏观经济增速 进一步 放缓和环保政策趋严都将对煤炭需求增长形成压制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 禀赋 特点决定了煤炭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维持在 70%左右 ;此外, 中国煤炭需求 80%左右 集中在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行业, 以上 主要耗煤行业均为强周期行业, 因此,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 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 (如图 1、图 2所示) 。 近几年 随着中国改革和人口红利在逐步减弱, 原有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也难以为继, 2011年四季度开始,宏观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显著放缓,中国经济增长逐渐转入中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相应地,煤炭下游需求 出现疲弱,行业景气度持续下降 。中诚信国际认为,煤炭行业面临的下滑态势 属 长周期性的转折,未来煤炭行业增速将显著放缓。 图 1: 中国 投资和 经济 增长 情况 图 2: 2001 年以来全国原煤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 中国煤炭资源网 ,中诚信国际整理 具体来看,电力行业耗煤在煤炭总产量中的比重接近 50%,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影响最大。随着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 转型 不断推进, 2014年 我国 全社会 用电量增速 降低至 3.8%, 创十年来新低, 如图 3所示, 2014年全国发电量为 5.6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0%,增速同比降低 4.9个百分点 , 其中,由于 2014年三季度来水较好,水电发电量出现高速增长,使得全年火电发电量仅为 4.25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0.3%。 进入 2015年以来, 受到 经济发展趋缓 、 节能 减排力度加大以及 “ 暖冬 ” 的 影响,全国发电量增速 同比 进一步 放缓, 2015年 19月, 全国 发 电量为4.20万亿千瓦时,同比 仅 增长 0.1%,增速同比 降低 4.3个百分点 ; 由于 前三 季度 水电、风电以及核电发电量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火电发电量同比继续下滑 , 19月 火电发电量 仅 为3.15万亿千瓦时,同比 下滑 2.2%。 电厂库存方面, 如图 4所示, 受火电发电量低迷以及冬季储0.0010.0020.0030.0040.000.0020.0040.0060.0080.00GDP总量(万亿元,左轴)GDP同比增幅( %,右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 %,右轴)-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原煤产量(亿吨) 中诚信国际 行业评论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3 煤影响, 截至 2015年 10月底,全国重点电厂的电煤库存为 7,424万吨,可用天数为 29天,处于较高水平。 图 3: 火电发电量及增速 图 4: 全国重点电厂库存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 煤炭资源网 ,中诚信国际整理 钢铁行业耗煤量占煤炭总产量的 17%左右。 如图 5所示, 2014年钢铁行业终端需求增速 加速 下滑 ,钢铁行业依旧处于 深度调整 期, 我国粗钢产量为 8.23亿吨,同比 仅 增长 0.90%, 增速同比 显著放缓。 2015年 以来 ,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 增速出现同比 下滑 , 特别是 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调整期, 2015年 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2.60%,增速同比下降 9.9个百分点,受此影响, 19月,国内粗钢产量为 6.09亿吨,同比 下滑 2.14%。 中诚信国际认为,短期看钢铁市场仍将维持弱势运行,进而传导至煤炭行业,对焦煤价格形成一定下行压力;长期来看, 房地产行业 投资增速下滑 ,钢铁行业需求承压,此外, 随着国家对环保政策要求的日益趋严,环保手段或将成为逐步淘汰 过剩落后钢铁产能的有效手段,未来钢铁行业产能或将得到有效控制, 煤炭需求增速也将有所放缓。 图 5: 粗钢 产量及增速情况 图 6: 钢材价格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 我的钢铁 ,中诚信国际整理 水泥行业耗煤量占煤炭总产量的比重一直稳步上升, 目前约为 13%左右 。 如图 7所示, 2014年以来,在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双双下滑的背景下,水泥市场需求整体偏弱, 2014年全国累计实现水泥产量 24.8亿吨,同比增长 1.8%,增速降至 24年来最低。 2015年以来,水泥行业需求持续疲弱, 19月全国水泥产量为 17.2亿吨,同比下降 4.7%,产量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目前来看,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水泥行业需求增速下滑,对煤炭需求较弱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但长期看,保障房、铁路、公路、基建以及水利等建设项目或为水泥需求提(5)0510152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火电发电量(亿千瓦时,左轴)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速( %,右轴)10203040全国直供电厂煤炭可用天数(天)(5)05101520253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粗钢产量(万吨,左轴)粗钢产量同比增幅( %,右轴)406080100120钢材综合价格指数 中诚信国际 行业评论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4 供一定支撑。 图 7: 水泥产量及增速情况 图 8: 全国水泥价格趋势图(元 /吨)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 煤炭资源网 ,中诚信国际整理 化工行业方面, 不同于电力、钢铁和水泥 行业 ,化肥行业的下游需求主要受到单位施肥量和总播种面积的影响,相对较为 稳定,但近年来尿素新建产能不断投产使得行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 。 截至 2014年底,我国尿素产能达到 8,100万吨 /年,当年净增加产能 175万吨 /年,而当年表观消费量仅为 6,346万吨,产能过剩明显。 过剩的产能以及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行,导致 2012年下半年以来尿素价格不断下跌, 如图 10所示, 截至 2015年 10月底,国内尿素价格跌至 1,450元 /吨, 低于很多煤头化肥企业的成本线,因此很多煤头尿素企业开工不足,对煤炭的需求也下降 。未来,由于尿素 需求 的相对平稳以及在建尿素产能的不断投产,预计在一段时间内, 行业产能 过剩形势仍将延续 。 图 9: 尿素 产量及增速情况 图 10: 国内尿素( 46%)现货价格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 化工在线 煤炭环保政策方面,在政府治理空气质量的环保压力倒逼下,能源结构变革将提速,煤炭消费量将承压。 2013年 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 2013】 37号,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到 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 65%以下 ,其中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 , 计划出台后,整治大气污染责任开始逐步下放到地方政府 。 根据 2013年 9月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到 2017年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省计划削减煤炭消费总量 8,300万吨。 2014年 9月,由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六部门制定并印发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10)(5)05101520051015202530水泥产量(亿吨,左轴)水泥同比增速( %,右轴)200250300350400450-20%-15%-10%-5%0%5%10%1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尿素年产量(万吨,左轴)尿素年产量同比增速( %,右轴)1,0001,5002,0002,5003,000国内尿素( 46%)现货价格 中诚信国际 行业评论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5 (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商品煤相关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在中国境内远距离运输(运距超过 600公里)的商品煤,其发热量、灰分、硫分还要满足更严格的指标要求,其中褐煤发热量需要大于等于 16.5MJ/kg( 约为 3,942大卡 /千克 )。中诚信国际认为,煤炭主要下游行业 如钢铁、水泥等 均为产能过剩、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其产能也将进一步受到限制,从而对煤炭需求量产生不利影响;此外, 缺乏就地转化能力的 劣质煤生产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 总体来看,进入 2015年以来,主要耗煤行业 产量 增速均 出现了负增长 ,煤炭 下游需求深度低迷 ;此外,目前政府治理大气污染决心较大, 环保政策趋严将进一步抑制煤炭需求,特别是 劣质煤消费量 受到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煤炭行业延续产能严重过剩局面 , 供给侧 改革有助于从根本改变供大于求局面,但 预计煤炭产能出清 过程 将较为缓慢, 2016年煤炭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扭转, 煤炭价格 将 低位 运行 煤炭产能 方面,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 2014年底, 我国共有 26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示了产能, 我国合规 产能共计约 35.5亿吨 /年(包括 “两证”齐全的产能 31.3亿吨 /年加上 处于联合试运或验收阶段的煤矿约 4.2亿吨 /年),而对应的实际产能约为40亿吨 /年。中诚信国际预计 2015年我国煤矿新投产产能约为 4亿吨 /年,因此预计截至 2015年末我国煤炭实际产能规模约为 44亿吨 /年。需求方面,我们预计 2015年煤炭行业需求量(考虑消费量、净进口和社会库存)约为 35亿吨左右,因此预计截至 2015年末,我国煤炭实际产能规模超需求约 9亿吨 /年左右,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原煤产量方面,自 2014年开始,原煤产量开始出现同比下降 : 2014年全国原煤产量为 38.74亿吨,同比下降 1.30%; 2015年 19月,原煤产量为 27.30亿吨,同比下降 6.30%。此外,进口煤也 是煤炭供 给端的补充, 2014年以来,随着国内外价差的缩小和限制进口政策的执行,进口煤量同比增速 6年以来首度下滑, 2014年和 2015年 110月,我国煤炭进口量分别为 2.91亿吨和 1.70亿吨,分别同比下滑 10.9%和 30.01%,但国内产量和进口煤下降的幅度远不足以支撑行业回归均衡。此外。在煤炭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中,煤炭企业利润和现金持续积累,融资能力也相对较强,普遍在煤炭资源的获取和产能扩张方面制定了较为激进的战略规划,尽管 2013年以来,受煤炭行业景气度下滑的影响,煤炭企业投资力度持续显著放缓,但中诚信国 际关注到,由于前期建设的产能正集中释放,且尚有一定产能在建,进一步增加了未来行业产能过剩压力。 为了缓解煤炭产能过剩, 2014年以来,政府开始陆续发布行业限产政策,主要的着力点是明确和打击“不合规”煤炭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前者主要通过对合法煤矿产能进行建档登记和公告,规定产量不得超过公告产能,不合规的在建矿井停产或不得投产,并严格治理超产行为;后者具体要求是“在 2015年要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 7,779万吨 /年”。 2016年 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 2016】 7号,以下简称 7号文),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立体化的解决方案。该文指出,要从 2016年 中诚信国际 行业评论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6 开始,用 3至 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 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 5亿吨左右;支持煤炭行业通过产能退出、减量重组和行业转型的方式实现化解过剩产能的目标。中诚信国际认为,如果该项政策可以得到有力执行,煤炭行业供需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扭转,行业有望重新回到均衡。 表 1:煤炭行业限制产能政策 时间 政策名称 内容 2014.8 关于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发改电 2014226 号 ) 对于存量产能,通知要求各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对所有合法生产煤矿的生产能力进行建档登记,煤矿年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对于在建矿井,通知要求所有未经核准但已建成并组织生产的煤矿,一律停产;所有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不得投入生产。 2014.10 关于调控煤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 (国能煤炭 2014 454 号 ) 东部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煤矿项目;中部地区 (含东北 )保持合理开发强度,按照“退一建一”模式,适度建设资源枯竭煤矿生产接续项目;西部地区重点围绕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 万级吨级大型煤电基地和现代煤化工项目用煤需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煤矿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新建配套煤矿项目。 2015.3 做好 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 国能煤炭 2015 95 号 ) 公布了全国 2015 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要求在 2015 年要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 7,779 万吨 /年、煤矿 1,254 座 。 2015.4 关于严格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通知 ( 国能煤炭 2015 120 号 ) 明确提出到 2015 年底开展严格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专项活动 , 煤矿全年产量不得超过公告的生产能力,月度产量不得超过月度计划的 110%;无月度计划的,月度产量不得超过公告生产能力的 1/12。 2015.7 关于对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煤矿实施联合惩戒的通知 ( 发改运行 20151631 号) 要求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必须严格治理违法违规煤矿建设和生产,严格治理 超能力生产 。 2016.2 国务院 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 ( 国发【 2016】 7 号 ) 从 2016 年开始,用 3 至 5 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 5 亿吨左右、减量重组 5亿吨左右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诚信国际整理 从煤炭价格走势和库存情况来看, 如图 11、 12所示, 2014年以来 ,受宏观经济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影响, 全国煤炭库存高企 , 价格 处于下行通道 。 尽管 2014年四季度,煤价在季节性因素和刺 激政策影响下,有 短暂 回升 ,但整体来看,在国内煤炭行业供大于求形势持续下, 煤炭价格预计仍将维持低迷态势 。 图 11: 煤炭 价格变化情况 (元 /吨,含税) 图 12:煤炭库存情况 资料来源: 煤炭资源网 ,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 煤炭资源网 ,中诚信国际整理 动力煤方面, 2014年以来,动力煤价格总体维持下滑态势, 受到 各大动力煤企业减产以及进口煤减少的影响, 2014年下半年至 2015年初,动力煤价格出现缓慢小幅的回升。但 2015年以来,由于 下游需求 疲弱 程度不断 加重 ,动力煤价格下滑 幅度 加大 , 截至 2015年 11月 23日,秦皇岛 5,500大卡 动力煤 平仓价为 345元 /吨 ,同比大幅下降 32.35%。 3005007009001,1001,3001,5001,700无烟中块平均价主焦煤平均价秦皇岛港 Q5500动力煤平仓价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全国重点煤矿煤炭月度库存 (万吨) 中诚信国际 行业评论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7 炼焦煤方面,中国炼焦煤属于稀缺资源,因此炼焦煤价格能够维持相对高的水平。但是由于钢铁行业为焦煤主要下游,钢铁行业需求变化使得焦煤价格波动性较大。 2014年 以来,下游 钢铁 企业经过前期的集中补库,采购进程有所放缓,加之钢材市场弱势运行,焦煤价格再次进入加速下行通道 ; 2014年三季度起,受下游钢铁企业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影响,焦煤价格有所企稳。但 2015年以来,钢材和焦化市场持续低迷,焦煤价格继续 下滑 ,截至 2015年 11月 20日,主焦煤、肥煤和 1/3焦煤的全国平均价格分别为 589元 /吨、 579元 /吨和 594元 /吨 ,分别同比下降 22.19%、 23.31%和 20.69%。 无烟煤方面,无烟煤也属于稀缺资源,同时国内优质无烟煤资源集中于少数大型企业手中,煤炭企业议价能力较强, 但 2013年以来,在化肥市场整体产能过剩、 供大于求 以及 出口不畅 影响下,国内化肥价格持续大幅下滑,带动无烟煤价格持续下行 。 特别是进入 2014年以来,无烟煤价格下滑速度加快, 2014年底无烟中块全国平均价为 875元 /吨,相比 2011年 10月下旬最高价格降低 515元 /吨,降幅为 37.05%。 2015年 以来 ,下游尿素产品价格回升,无烟煤价格跌幅小于其他煤种,截至 2015年 11月 20日,无烟中块全国平均价为 774元 /吨, 同比 下滑 11.03%。 总体来看, 目前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形势较严重,供给侧改革方案如果可以得到有力执行,则行业供需形势有望得到根本扭转;但中诚信国际也关注到,行业产能出清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短期内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难以改变,预计煤炭价格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持续低迷。 产业链升级方面,近两年 煤电一体化 项目在煤炭价格下跌的背景下对煤炭企业的盈利贡献明显;传统煤化工产品因产能过剩严重,盈利状况较差;新型 煤化工 项目存在前 期投资大、 技术不够成熟 、资源和环保制约以及 部分产品 未来可能 产能过剩 等问题 ,同时国际油价暴跌对其盈利预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一些项目风险上升,预计未来新型煤化工投资将趋谨慎 近 年煤炭价格下跌使得煤电一体化项目盈利能力显著回升,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 煤电一体化进程中既有煤炭企业为完善产业链、增强企业竞争力而向下游的火力发电延伸,也有电力企业为解决煤电价格矛盾、降低发电成本向上游进入煤炭领域,电、煤之间的相互渗透对煤炭行业格局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在 前些年 煤价持续高位运行、国内电力价格受管制的背景下,电力企业普遍陷入亏损,进入煤炭行业能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近年电力企业凭借强大的 资金实力、产业关联优势和国家煤电一体 化等政策的支 持,大举进入煤炭行业开发建设新煤矿,其中以五大电力集团投资的力度最大 , 2014年,五大电力集团煤炭产量合计达 2.68亿吨 ,占当年全国煤炭产量的 6.92%, 电力企业对煤炭行业的渗透将给煤炭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 ,也将对煤炭企业的议价能力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煤炭企业涉足发电将有效地减轻煤炭运输压力,也可以实现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以提 高整体抗风险能力。据估算,输送 1,000万千瓦时电相当 于外送 3,000吨 标准煤( 7,000大卡热值)。建设大型坑口电站,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向邻近的电网送电、变输煤为输电,将有 效化解内蒙古、新疆等地的运输压力,同时有助于吸引发达地区 高耗能 产业向主要资源省 区转移。 目前 以建立 大型坑口电站 或者并购成熟电力资产为主要方式推行煤电一体化的主要在神华集团 和山西省大型国 中诚信国际 行业评论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8 有煤炭 企业中实行。 从实际运营效果来看,近两年煤炭价格下跌,煤炭业务盈利能力下滑,而 电力业务盈利能力却显著回升,电力业务对煤炭企业的盈利贡献较为明显,产业链协同效应更加显著 。 以神华集团为例, 2014年,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神华集团煤炭业务实现营业 收入 2,160亿元,毛利率为 19.44%,同比下降了 2.16个百分点;当期电力业务实现收入 1,094亿元,毛利率为 32.34%,同比上升了个 2.09百分点。在煤炭价格下跌的背景下,电力业务对神华集团总体业绩贡献较为明显,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近年 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严重,盈利状况较差 ; 新型煤化工项目存在财务、环保以及技术方面的风险, 同时近期国际油价暴跌对新型煤化工项目盈利预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项目风险上升 ,未来新型煤化工投资将趋谨慎。 煤化工分为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以焦炭 、甲醇、二甲醚、合成氨等 为主要产品的煤化工称为 传统煤化工 ,由于这些行业 产能过剩严重,中央政府严格限制相关领域的投资,但 内蒙古、新疆等 主要 煤炭 资源 地政府为吸引投资均出台了 “资源就地转化 ”政策,为获取煤炭资源,很多企业选择进入门槛低的传统煤化工项目,例如近几年煤头尿素项目产能布局向资源地转移的趋势较为明 显, 20152016年,我国预计将建成的尿素产能有 1,500万吨,其中1,100万吨 左右 在内蒙古、新疆两地建设,在尿 素行业已经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若这些新建产能集中释放,将使得尿素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其他煤化工产品如焦炭、甲醇等同样面 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因此传统煤化 工业务短期内 均面临一定市场压力 。 新型煤化工主要指煤制油、煤制气和煤制烯烃,近几年,由于传统煤化工项目面临产能过剩局面,因而 国内大型 能源 企业开始大规模投入煤制油和煤制气等转化一次性能源的新型煤化工项目。 煤制油方面,目前煤制油技术主要分为直接液化法和间接液化法,直接液化在原煤消耗 、水耗 、 能源转化率和单位投资金额方面均优 于间接液化,世界首套 直接液化 工业生产装置由中国神华集团 研发,其 试点的煤炭直接液化百万吨级示范工程 已开始商业化运作并实现盈利。间接液化法已经在南非有 非常 成熟的商业化生产经验 ,目前 伊泰 集团在鄂尔多斯的 16万吨 /年 、潞安 集团在山西长治的 16万吨 /年 的 间接 煤制油项目 也初步取得理想效果(目前国内主要煤制油项目情况表 2所示), 2013年伊泰项目量产 18.16万吨,营业收入 12.93亿元,实现净利润 1.93亿元。目前国内在建和拟建煤制油项目主要采用间 接液化法 ,其技术大部分采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主开发的中科合成油技术。截至 2014年 10月,国内投产和在建煤制油项目合计产能为 2,053万吨, 若均按间接液化法吨油耗煤 5吨计,未来预计共消耗近 1亿吨煤炭。 表 2:目前国内 主要煤制油 项目 情况 项目 开发主体 地区 项目状态 神华鄂尔多斯 108 万吨 /年直接煤制油 神华集团 内蒙古鄂尔多斯 建成 神华鄂尔多斯 18 万吨 /年间接煤制油 神华集团 内蒙古鄂尔多斯 建成 伊泰鄂尔多斯 16 万吨 /年间接煤制油 伊泰集团 内蒙古鄂尔多斯 建成 潞安山西长治 16 万吨 /年间接煤制油 潞安集团 山西长治 建成 中诚信国际 行业评论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9 潞安山西长治 150 万吨 /年间接煤制油 潞安集团 山西长治 在建 神华宁煤宁东 400 万吨 /年间接煤制油 神华集团 宁夏宁东 在建 伊泰内蒙古 200 万吨 /年间接煤制油 伊泰集团 内蒙古 拟建 伊泰伊犁 100 万吨 /年间接煤制油 伊泰集团 新疆伊犁 拟建 兖矿未来能化 100 万吨 /年间接煤制油 兖矿集团 陕西榆林 在建 渝富能源贵州 600 万吨 /年间接煤制油 贵州渝富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毕节 拟建 资料来源:中诚信国际通过公开资料整理 煤制气方面,截至 2014年底,我国建成、在建和拟建的煤制气项目合计产能已达 2,250亿立方米( 目前国内 主要煤制气 项目 如表 3所示) 若 2,25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项目全部达产将消耗近 10亿吨的煤炭,未来将有助于缓解煤炭产能过剩问题。目前已投产的煤制气产能仅为31.05亿立方米 /年,即新疆庆华一期项目的 13.75亿 立方米 /年、大唐克旗一期 13.3亿立方米 /和内蒙古汇能一期工程 的 4亿方 /年 。但中诚信国际也关注到,以上项目投产及运行情况并不顺畅,技术稳定性、人才和管理能力的缺乏成为煤制气项目发展的掣肘。新疆庆华和大唐克旗均出现过气化炉问题,新疆庆华一期项目于 2013年底投产, 2014年通过春秋两季停产维修,产能利用率偏低;大唐克旗一期项目除了 气化炉夹套内壁腐蚀而停产 问题外,还存在着因前期规划调研不充分导致项目拖延投产 、 对污水处理问题认识不足等管理问题以及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于控制输气管道的油气公司在采购煤制气产品时具有较强的定价权,因此煤制气产品能否以合理的价格接入输气管网也将成为影响煤制气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表 3:目前 国内 煤制气 项目 项目 开发主体 项目规模(亿立方米 /年 ) 地区 大唐阜新 40 亿立方煤制气 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40 辽宁阜新市 大唐克旗煤制气 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7 内蒙古赤峰 新疆庆华伊犁煤制气 新疆庆华能源集团 55 新疆伊犁 内蒙古汇能鄂尔多斯 16 亿立方煤制气 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 16 鄂尔多斯 中电投新疆准东 40 亿立方煤制气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公司 60 新疆伊犁 中石化新疆准东 80 亿立方煤制气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80 新疆昌吉 新疆北控准东 40 亿立方煤制气 新疆北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40 新疆奇台县 华能新疆准东 40 亿立方煤制气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40 新疆奇台县 浙能新疆准东 20 亿立方煤制气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20 新疆昌吉 苏能新能源新疆准东 40 亿立方煤制气 苏能能源和丰有限公司 40 新疆昌吉 新疆富蕴广汇准东 40 亿立方煤制气 新疆富蕴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 40 新疆昌吉 新疆龙宇准东 40 亿立方煤制气 新疆龙宇能源准东煤化工公司 40 新疆昌吉 中海油鄂尔多斯 40 亿立方煤制气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40 鄂尔多斯 河北建投鄂尔多斯 40 亿立方煤制气 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0 鄂尔多斯 华星能源鄂尔多斯 40 亿立方煤制气 内蒙古华星新能源有限公司 40 鄂尔多斯 新蒙能源内蒙古 40 亿立方煤制气 新蒙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40 鄂尔多斯 北控集团鄂尔多斯 40 亿立方煤制气 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0 鄂尔多斯 中诚信国际 行业评论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10 内蒙古矿业兴安能化 40 亿立方煤制气 内蒙古矿业集团兴安能源化工有限公 司 40 内蒙古兴安盟 中海油山西大同 40 亿立方煤制气 中海油和同煤集团 40 山西大同 晋能溯州 40 亿立方煤制气 晋能有限责任公司 40 山西溯州市 国投新集安徽 40 亿立方煤制气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40 安徽淮南市 大唐阜新 40 亿立方煤制气 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40 辽宁阜新市 资料来源:中诚信国际通过公开资料整理 煤制烯烃方面,目前 我国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石化 集团 已经拥有 DMTO、SMTO、 FMTP等 煤炭制烯烃 技术成果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是世界首套通过自主产权DMTO(甲醇制低碳烯烃)工艺生产聚烯烃塑料的特大型煤化工项目,该项目已于 2011年 1月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行,盈利水平良好; 截至 2014年底, 我国 已投产的煤及甲醇制烯烃项目共10个,合计产能 506万吨 /年,在建项目 28个,合计产能 2,119万吨 /年,此外还有 950万吨 /年 的拟建产能。 总体看,煤制烯烃技术较成熟,但中诚信国际关注到,未来随着煤基产能释放 、国内外石油基丙烷制丙烯装置的大量投产,烯烃行业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中诚信国际也关注到,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新型煤化工项目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项目经济性受到能源价格影响较大。现代煤化工项目普遍投资量巨大,而煤炭、原油、未来页岩油气大规模开发都可能对煤化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 2014年 7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2015年 12月初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 已经跌破 40美元 /桶, 截至目前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 维持在 40美元 /桶 以下 低位震荡 , 对已经建成的新型煤化工项目的盈利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对 于在建和拟建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如果停止投资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因此一些在建项目可能还会继续投资。因此油价暴跌将使得一些新型煤化工项目的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上升。 2、目前部分煤化工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尚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新型煤化工核心在于气化技术,但气化技术的选择既要从整个工艺流程加以考虑投产成本,又要考虑煤种和产品的选择问题,国内成功运行的现代煤化工项目较少,即使能成功运行,其长期效果还有待验证。 3、未来或存在产能过剩风险。据统计,目前国内有共计 26个煤制油项目、 58个煤(甲醇)制烯烃项目和 67个煤制天 然气项目处于运行、试车、建设和前期工作阶段。若全部投产,预计 2020年将形成 4,000万吨 /年油品产能、 4,100万吨 /年的烯烃产能和 2,800亿立方米 /年的天然气产能。 4、资源和环境制约风险。 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耗水量巨大,通常转化 1吨煤需用水约 10吨 15吨,是石油化工项目用水量的 35倍。中国的煤化工项目广泛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但这些地区水资源恰恰短缺。 若未来大规模发展现代煤化工,将有可能打破该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和生态平衡。 中诚信国际 行业评论 中国煤炭行业展望, 2016 年 3 月 11 5、人才、技术规范和标准缺失将影响行业发展。许多大型现代煤化工技术研发、设计、施工、生产和运营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稀缺;煤化工产品和煤制燃料的质量和物化性质与传统石油基能源化工产品有所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使用标准和规范,而标准缺失将可能影响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总体来看,预计未来政府及企业对投资新型煤化工项目将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2015年,煤价持续下跌使得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和获现能力普遍显著下降;前期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延伸使得企业债务压力普遍上升,而历史负担重、成本控制能力弱、债务压力大、融资环境恶化的煤炭企业信用风险将 继续 增加 为研究煤炭企业盈利能力、获现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变动趋势,中诚信国际采用在公开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的 30家大中型煤炭企业作为样本,样本覆盖了主要煤炭生产省份。 盈利能力方面, 如表 4所示 , 2014年以来煤炭价格继续持续下行, 成本 刚性 使得煤 企成本削减效果不明显 , 煤炭业务毛利率出现显著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