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云”新风口,万亿级工业互联网投资开启.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企业上云”新风口,万亿级工业互联网投资开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企业上云”新风口,万亿级工业互联网投资开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企业上云”新风口,万亿级工业互联网投资开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企业上云”新风口,万亿级工业互联网投资开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企业上云”新风口,万亿级工业互联网投资开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企业上云” 新 风口, 万亿级 工业互联网 投资开启 工业互联网 是 大势所趋, 我国进展与国际基本同步: 从全球来看,工业互联网成为各国建立 国际竞争 优势 的重要阵地 。 从中国来看,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枢纽。 我国工业互联网启动与国际基本同步,在网络、标识、平台 和 安全等多个方面研究成果 突出 。 2017年顶层设计相继出台,政策频繁落地,框架 和 标准研究 也 进入加速阶段 。 2018 年 2 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宣布 ,专门 设立 “ 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 ” ,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驶入快车道。 “企业上云” 新 风口, 开启工业互联网第一轮投资帷幕 : 企业上云是工业互联网 平台建设的重点之一 。 据信通院统计, 20132016 年我国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数年均增长超过 146%。 而 企业上云用户数迅猛增长的另一面,是我国总体企业上云规模基数较小的现状。据 IDC 统计 ,我国 公有云市场不及美国 3%, 我国企业上云 的 想象空间巨大。 事实上,2017 年以后,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跟进企业上云政策,助推企业加速上云 , 工业互联网第一轮投资帷幕 开启 。 工业互联网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万亿 级别, 2018 年 进入 投资加速 阶段 :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测算, 2017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 5,700 亿元, 按照 20172020 年 18%的 年 平 均 复合 增长 率 ,预计 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 工信部部长苗圩 在 2018 工业互联网峰会上表示, 我国将在 20182020 年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 , 2018 年是计划 实施 的第一年,工业互联网 有望再获推进 。 投资建议: 当前 我国 从政策层面,自上而下 统筹 推进 工业互联网建设,着力 打造网络、平台 和 安全体系,以形成有效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生态链。 站在“企业上云”的风口,未来 工业物联网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 重点推荐 紫光股份 ( 公司大力外延并购 +内涵研发,逐渐深入切入云计算,内生外延并举致力于打造完整而强大的“云 -网 -端”产业链,并打造首个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紫光工业云 UNIPower) 。建议关注 星网锐捷 ( 布局 ICT 多个垂直细分领域,以企业级网络设备为支撑,并 利用云计算、 SDN、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 东土科技 ( 国内工业以太网设备龙头,在工控和工业通信领域具有深厚 功底 ,产品研发持续加大投入,网络交换芯片取得突破 )。 风险提示: 工业互联网 推进进度 不及预期。 Tabl e_Title 2018 年 07 月 26 日 系统设备 Tabl e_BaseI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评级 领先大市 -A 首次 评级 Tabl e_FirstSt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000938 紫光股份 83.78 买入 -A Tabl e_Char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5.08 6.27 3.72 绝对收益 5.68 -0.18 0.01 夏庐生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020003 xialsessence 021-35082732 彭虎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120001 penghuessence 相关报告 -3%15%33%51%69%87%105%123%2017-07 2017-11 2018-03系统设备 沪深 300 行业深度分析 /系统设备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与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性交汇 . 4 1.1. 互联网的发展与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性交汇催生出工业互联网 . 4 1.2.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三大要素、三大智能闭环和四大应用 . 5 1.3. 多元化融合传统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激发经济增长新模式 . 6 2. 全球并驱争先,我国工业互联网框架、标准研究进入加速阶段 . 7 2.1. 工业互联网大势所趋,各国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 7 2.2. 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我国工业互联网步入制度红利期 . 7 2.3. 中国后来居上,大量的成熟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涌现 . 8 3. “企业上云”站上风口,开启工业互联网第一轮投资帷幕 . 9 3.1. 企业上云:两大投资,四大重点与五大阶段 . 10 3.2. 政策频繁出台,企业上云逐步落地 . 11 3.3. 国内大量企业等待上云,增量市场空间大 . 12 4. 2018 年投资加速,工业互联网市场空间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 12 4.1. 工业互联网 1%增值效益,万亿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 13 4.2. 工业互联网发展“三步走”, 2018 年投资起步 . 13 4.3. 工业互联网实现路线图: 3 大路径, 8 大模式 . 14 4.4. 工业互联网产业三大体系,相关企业率先受益 . 15 5. 重点公司 . 16 5.1. 紫光股份:完整的“云 -网 -端”产业链,率先布局工业云 . 16 5.2. 星网锐捷:涉足 ICT 多垂直领域,具有先天优势 . 17 5.3. 东土科技:工业以太网设备龙头,工业通信积累深厚 . 18 图表目录 图 1:全球各国通信标准覆盖现状 . 4 图 2:历次工业革命回顾 . 5 图 3: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AII)定义的工业互联网架构 . 6 图 4:垂直行业的工业互联网部署与实施 . 6 图 5:工业互联网下的 全新经济增长范式 . 7 图 6:中国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已经占据重要地位 . 9 图 7: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参与者 . 9 图 8:云计算(技术、产业、应用、安全)生态系统 . 10 图 9: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 . 11 图 10:工业互联网“ 三步走”发展目标 . 14 图 11:数据驱动下的生态运营能力 . 14 图 12:数据驱动下的业务创新能力 . 14 图 13:数据驱动下的智能生产能力 . 15 图 14:工业互联网产业体 系 . 16 图 15: 2013-2018Q1 年紫光股份营业收入 . 17 图 16: 2013-2018Q1 年紫光股份归母净利润 . 17 图 17: 2013-2018Q1 年星网锐捷营业收入 . 18 图 18: 2013-2018Q1 年星网锐捷归母净利润 . 18 图 19: 2013-2018Q1 年 东土科技营业收入 . 19 图 20: 2013-2018Q1 年东土科技归母净利润 . 19 行业深度分析 /系统设备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1:中美德工业互联网政府规划及产业力量 . 7 表 2: 2015 年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政府政策和协会白皮书 . 8 表 3:中国企业 2016 年后逐步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 . 9 表 4:我国 2015 年以来企业上云相关政策 . 12 表 5:中国工业互联网路线图 . 15 行业深度分析 /系统设备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与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性交汇 1.1. 互联网的 发展与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性交汇催生 出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 。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具有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特征。 目前,互联网发展与新工业革命正处于历史性交汇期,作为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工业资源配臵的核心,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 , 互联网始于 1969 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改变人类生活习性的同时,也不断渗透于实体工业中,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与新工业革命的交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工业知识的集成创新不断 深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 图 1: 全球各国通信标准覆盖现状 资料来源: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工业互联网 的 概念最早于 2011 年由 通用电器公司( GE)总裁 Jeffrey R. Immelt 首次提出。 2014 年 3 月, GE 与 IBM 和 SAP 两家公司一起成立了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 IIC)。根据 GE在 2012 年发布的报告, 工业互联网被定义为整合了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 迄今 成果的新一轮创新技术革命 ,延续了互联网革命开放灵活的网络和统一标准及协议的特点,并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交汇融合。 德国于 2013 年 4 月提出“工业 4.0”的概念,其核心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行业深度分析 /系统设备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2: 历次工业革命回顾 资料来源: OFweek 光通讯网 1.2.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三大要素、三大智能闭环和四大应用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AII)定义的工业互联网架构包括三大要素、三大智能闭环和四大应用。 工业互联网三大要素分别是网络、数据和安全。 网络是 工业互联网 的支撑基础,包括网络互联、标识解析、应用支撑三大体系,可以实现数据传输 和 机器通信,实时感知。 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 内在核心。通过在工业中的全周期应用包括“采集交换 -集成处理 -建模分析 -决策与控制”与海量数据的采集和交换、处理、机器数据边缘计算,实现对生产现场、用户需求的精确分析,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 安全 本质是工业互联网各个 环节的安全保障,包括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等。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 工业互联网 的网络、数据和安全,工业互联网构建起 智能生产控制、智能运营决策优化、消费需求与生产制造精确对接 三大智能闭环 。 智能生产控制 面向机械设备运行 优化 , 核心是基于对机器操作数据、生产环境数据的实时感 知和边缘计算,实现机器设备的动态优化调整,构建智能机器和柔性产线 。 智能运营决策优化面向生产运营, 核心是基于信息系统数据、制造执行系统数据、控制系统数据的集成处理和大数据建模分析,实现生产运营管理的动态优化调整 ,形成各种场景下的智能生产模式。 消费需求与生产制造精确对接 面向企业系统 /用户交互 /产品服务,核心是基于供应链数据、用户需求数据、产品服务数据的综合集成与分析,形成企业资源组织和商业活动的创新。 工业互联网四大应用则分别是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 转型 。 智能化生产 即通 过实现从单个机器到产线、车间乃至整个工厂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从而 提升生产效率、提升质量、降低边际成本。 行业深度分析 /系统设备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网络化协同 即通过形成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垂直电商等一系列新模式,从而 降低新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上市周期。 个性化定制 即基于互联网获取用户 个性化需求,实现灵活柔性的的组织设计、制造资源和生产流程, 从而 实现低成本的大规模定制。 服务化转型 即通过反馈优化产品设计,对产品运行 实时监测,提供远程维护、故障预测服务,从而 实现生产企业服务化 。 图 3: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AII)定义的工业互联网架构 资料来源: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3. 多元化融合 传统垂直行业 , 工业互联网激发经济增长新模式 “工业互联网 +制造业”持续推动我国工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如今,垂直行业的工业互联网部署与实施正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比如轻工行业聚焦用户交互的个性化定制与供应链集成,高端装备聚焦高端装备智能化生产与网络协同制造,钢铁行业聚焦产业链协同与智能生产管控一体化,电子信息聚焦质量与效率的智能化生产与个性定制,等等。各传统制造业根据行业所需借助工业互联网整合资源,精准对接个性化部署,形成不同的发展路径。 图 4:垂直行业的工业互联网部署与实施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在融合传统垂直行业中 ,工业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制造业落后、粗放、固化的生产模式, 激发了 创新、高效、智能的全新经济增长范式。从短期效益来看, 工业互联网极大地降低生产、行业深度分析 /系统设备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运营成本,提升公司资本效率。同时工业互联网依托集聚共享的资源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上下游商业伙伴的互联互通。 从长期效益来看, 工业互联网将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按产出付费、按需定产,改变原有与用户的连接方式,创造万物基于平台的市场。最终工业互联网将构建供需自治的经济,产品持续需求感知,设备从端到端的全自动化,实现商品流程中资源利用最优化,污染、排放最小化。 图 5:工业互联网下的全新经济增长范式 资料来源: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 全球并驱争先,我国工业互联网框架、标准研究进入加速阶段 2.1. 工业互联网大势所趋,各国抢占全球产业竞争 制高点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和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今,世界正处于产业结构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了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出路,全球各国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再工业化”“产业回归”战略,以继续稳固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地位。 表 1:中美德工业互联网政府规划及产业力量 国家 政府规划 产业力量 美国 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 美国 2012 年通用电气打响头炮; 2014 年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 IIC),汇聚 33 个国家 /地区的近 300 家成员。 德国 “工业 4.0”规划 工业 4.0 平台,德国集聚工业龙头推进相关标准、架构、测试床等工作。 中国 2015 年中国制造 2025; 2017 年 11 月国务院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小组成立, 24 位部长及副部长担任成员。 2018 年召开工业互联网峰会; 成立互联网产业联盟( AII) ; 发布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 1.0)系列白皮书。 资料来源: 中国信通院,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2. 顶层设计 逐步完善 , 我国工业互联网步入制度红利期 我国工业互联网启动与国际基本同步,在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多个方面发布研究成果。2017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相继出台, 政策频繁落地, 我国工业互联网框架、标准研究进入加速阶段 。 2017 年 11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 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正式出台。 行业深度分析 /系统设备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018 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开局之年 , 2018 年 2 月 24 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宣布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工信部部长苗圩担任组长。 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 实施步入开局之年。 目前,工信部正研究编制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研究提出下一步落实指导意见,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具体工作举措、计划和建议。 表 2: 2015 年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政府政策和协会白皮书 时间 政策 机构 内容 正研究编制 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 工信部 下一步落实指导意见、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具体工作举措、计划和建议。 2018/2/26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版本 1.0) 工信部、工业互联 网产业联盟 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进行细化,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标准体系框架、重点标准化方向及标准化推进建议。 2017/12/1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 2017) 工信部、工业互联 网产业联盟 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进行细化,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标准体系框架、 重点标准化方向及标准化推进建议。 2016/8/12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1.0) 工信部、工业互联 网产业联盟 明确了工业互联网的内涵,给出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提出 网络、数据和安全是体系架构的三大核心,给出了实施建议。 2016/7/27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互联网推动产业变革,促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 2016/5/13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到 2018 年底,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 “双创 ”平台普及率达到 80%,相比 2015 年底,工业云企业用户翻一番,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 12%,库存周转率提高 25%,能源利用率提高 5%。到 2025 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融合 “双创 ”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 。 2015/12/14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 的行动计划( 20152018 年) 工信部 到 2018 年,形成一套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1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1500 余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60,000 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 2015/8/31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国务院 实施 “工业和新兴产业大数据工程 ”,支持开发工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培育发展制造业新业态,开展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 3D 打印、个性化定制等的融合集成,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 2015/7/1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 2015/5/8 中国制造 2025 国务院 开发安全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资料来源: 政府官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3. 中国后来居上,大量的成熟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涌现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和互联网大国 。 制造业方面,我国 拥有全球品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 、 全球较 大的运营商 和 全球 市占率较高 的 通信 设备商 ; 互联网方面,我国互联网尤其是消费端领域发展迅猛,应用创新层出不穷,某些领域甚至赶超美国。 行业深度分析 /系统设备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然而相比于美德等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低,在高端设备、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存在短板 。 企业级的互联网应用程度不高,制造业网络互联、数据与互操作存在一定困难。如何将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实现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互联网惠及全领域发展的愿景,工业互联网是关键。 当前, 中国正逐一将 短板 补齐 , 尝试后来居上, 重点企业开始抢赛道。 中国企业 2015 年后逐步推出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结束了由德美“独领风骚”的时代。 我国主要参与者包括传统制造业巨头、 IT 企业、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商三大类。 图 6: 中国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已经占据重要地位 图 7: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参与者 资料来源: 中国工业互联网联盟,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中国工业互联网联盟,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 3: 中国企业 2016 年后逐步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 重点平台 企业 时间 重点平台 企业 时间 XivelyIoTPlatform Xively 2013 Verizon Thing Space Verizon 2015 Zatar Zebra 2013 航天云网 航天云网 2015 Predix GE 2013 COSMOPlat 海尔 2016 thethings.iO Thethings 2014 OracleIoTCloud Oracle 2016 KaaIoTPlatform Kaa 2014 WatsonIoT IBM 2016 Bluemix IBM 2014 MindSphere 西门子 2016 TheIntelIoT 英特尔 2014 EcoStruxure 施耐德 2016 AylaIoTPlatform Ayla 2014 IUAP 平台 用友 2016 M2X AT&T 2015 iSESOL 云平台 沈阳机床 2016 AWSIoT 亚马逊 2015 FIELDsystem 发那科 2016 BoschIoTSuite2.0 博世 2015 根云平台 三一重工 2017 AzureIoTSuite 微软 2015 HiaCloud 平台 和利时 2017 ThingWorxIoTPlatform PTC 2015 ProudThink 普奥 2017 SAPHANACloud SAP 2015 ABBAbility ABB 2017 资料来源: 中国信通院,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 “企业上云”站上风口, 开启工业互联网第一轮投资帷幕 企业上云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 云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模式。企业上云,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共享服务及能力,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业务等应用的过程。企业上云 可以 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构建成本和生产运营成本,改善企业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行业深度分析 /系统设备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3.1. 企业上云 : 两大投资,四大重点与五大阶段 企业上云包括两大投资,四大重点与五大阶段。两大投资即企业上云平台体系投资与网络基础投资。 企业上云平台体系投资 : IaaS 层推动云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建设,边缘层需要数据集成和边缘处理技术和设备;网络基础投资:工厂内网建设需要带动工厂自动化以太网( EPA)、工业过程 /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 WIA-PA/FA)等,工程外网建设需要利用 IPv6、窄带物联网( NB-IoT)、软件定义网络( SDN)、 5G 等技术构建满足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可定制的网络设施。 图 8:云计算(技术、产业、应用、安全)生态系统 资料来源: 工信部,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企业上云 的 重点 涵盖 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 、 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验证 、 百万工业企业上 云工程 、 百万工业 APP 培育工程 四方面。 ( 1)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 即培育 5 家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一批能够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企业级平台。 ( 2)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验证 即 支持龙头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建设 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验证环境和测试床 , 开展适配性、可靠性、 安全性等技术验证。 ( 3)百万工业企业上云工程 即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建平台”与“用平台”双轮驱动,打造资源富集、良性互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 ( 4)百万工业 APP 培育工程 即培育一百万左右面向协同研发、分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特定应用场景的工业 APP,推进工艺经验程序化、工业知识显性化和工业智能云计算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