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2019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2019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2019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2019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2019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报告,2018 年 11 月 23 日,正文目录,一、改革无止境,激荡四十年.61.1 早期中国汽车工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19581978).71.2 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探索改革与开放(1978-1990 年).81.3 逐步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1990-2000 年).81.4 有条件开放,行业井喷式发展(2001-2010 年).91.5 增速换挡,自主崛起(2011-至今) .10二、启示之一:合资车企完成了历史使命 .122.1 汽车合资企业功不可没.122.2 幸福的合资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合资各有各的不幸.132.3 合资企业无法帮助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17三、启示之二:自主乘用车成长之路多荆棘.193.1 早期自主品牌的陨落因不思进取或急功冒进.203.2 从初期盲目高端化到渐进式发展.203.3 新能源取得暂时领先,造车新势力增加变数.253.4 行业空间依然广阔,集中度亟待提升 .26四、启示之三:中国特色的商用车发展之路.284.1 自主品牌主导卡车市场,格局相对稳定.284.2 客车行业规模趋稳,车型变迁 .31五、启示之四:优质零部件企业全球扩张 .335.1 合资公司高标准培育领先零部件企业 .335.2 优质零部件企业并购扩张参与全球竞争.345.3 研发投入仍有差距,高精尖零件亟待突破 .36六、展望:政策有放有收,强国终靠自主 .376.1 政策面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76.2 合资合作从行政色彩走向自愿互利.376.3 商用车走单车升级之路.386.4 零部件行业将深入全球化,新能源打开新空间.38七、投资建议.39八、风险提示.39,图表目录,图表 1,中国汽车销量及占世界比重提升 单位:万辆 .6,图表 2图表 3,2017 年各国汽车销量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稳步提升,单位:万辆.6单位:千亿元 .6,图表 4,中国汽车制造业从业人数稳步提升,单位:百万人 .6,图表 5图表 6,全国汽车保有量与千人保有量稳步提升1978 年之前我国汽车工业以卡车制造为主,单位:亿辆,辆 .7单位:万辆.7,图表 7图表 8,入世之前乘商结构转变入世之后乘商比例增大,单位:万辆.10单位:万辆.10,图表 9,国内乘用车销量结构中 SUV 占比提升.11,图表 10 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民用汽车比重提升 单位:亿辆.11,图表 11 国内汽车销量增速趋缓,单位:万辆 .11,图表 12 销量前三的合资企业与自主车企 单位:万辆 .11图表 13 前 12 大豪车品牌在华销量提升 单位:万辆.12图表 14 中美豪华品牌汽车渗透率差距显著.12,图表 15 2017 年外资品牌在华销量占其全球比例,通用与大众占比最高,单位:万辆 .13,图表 16 上汽大众历年销量及增速图表 17 上汽大众历年营业收入图表 18 上汽通用历年销量及增速图表 19 上汽通用历年营业收入,单位:万辆 .14单位:亿元.14单位:万辆 .15单位:亿元.15,图表 20 广汽本田历年销量图表 21 广汽本田历年营业收入,单位:万辆.15单位:亿元.15,图表 22 2017 年一汽自主乘用车分品牌销量 单位:万辆.17,图表 23 2017 年一汽自主销量低,单位:万辆 .17,图表 24 一汽夏利自主乘用车业务常年大幅亏损图表 25 民营车企净利润显著高于国企自主品牌图表 26 民营车企销量基本高于国企自主品牌,单位:亿元.18单位:亿元.18单位:万辆 .19,图表 27 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呈现此消彼长的局面.20图表 28 江淮宾悦、吉利 GE、哈弗派高端化失败.21,图表 29 主要自主品牌历年研发费用及占比,单位:亿元 .21,图表 30 主要自主品牌研发机构布局 .22图表 31 自主品牌汽车新车故障率逐渐趋近合资品牌.22,图表 32 主要自主品牌平均单车售价逐步上升,单位:万元 .23,图表 33 长城汽车历年汽车销量,单位:万辆.24,图表 34 2017 年长城汽车销量构成以 SUV 为主 .24,图表 35 自主品牌车企税前利润率未来或将与国际车企巨头趋同.25,图表 36 2017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TOP20 车企自主品牌独占 10 家,单位:万辆 .25,图表 37 各国销量前五车企市占率,国内车企集中度显著偏低.27,图表 38 与全球车企比较,自主品牌价格中枢处于低位图表 39 国内卡车销量结构向轻重两端发展,单位:万元.27单位:万辆.28,图表 40 国内轻卡销量与同比增幅,单位:万辆.29,图表 41 2018 上半年国内轻卡市场格局较分散 .29图表 42 国内重卡销量前五企业市占率趋于稳定 .29,图表 43 国内重卡保有量,单位:万辆.29,图表 44 国内重卡产品销量结构趋向物流类重卡,单位:万辆.30,图表 45 重卡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净利率更高 .31图表 46 重卡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净利润增长率更稳定.31,图表 47 客车销量中座位客车占比下降,单位:万辆 32,图表 48 优质零部件企业前五大客户结构变化.33图表 49 福耀玻璃净利率显著高于竞争对手.34图表 50 优质零部件企业细分领域行业地位.34图表 51 主要优质零部件企业的全球化进程.35图表 52 优质零部件企业海外营收占比提升.36图表 53 国外主要零部件企业研发占收入比较高 .36图表 54 国内主要零部件企业研发占收入比较低 .36,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8 年 4 月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将分类实行过渡期开放,这意味着我国施行三十余年的汽车合资企业外资股比限制即将寿终正寝,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今起在开放之风中踏上由大到强之路。,改革无止境,激荡四十年。2009 年起中国汽车产销规模已成世界第一,汽车业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汽车业缺重少轻轿车空白;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建立合资企业,放开私人汽车消费,鼓励自主创新,行业高速发展;随着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自主品牌逐步崛起。40 年来汽车消费观念逐渐改变,从生产资料到私车消费,从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增换购需求占比提升,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合资车企完成了历史使命。成功的合资企业最大的共性是以合资利益为重深入本土化,随着竞争加剧,行业木桶效应凸显。合资企业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功不可没,但无法帮助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部分国有车企患上“合资依赖”症,早期民营车企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一定挤压。自主品牌进步明显,距离强大仍任重道远。自主品牌从初期盲目高端化到渐进式发展,逐步实现量价齐升和质量改善,优质自主并购扩张参与全球竞争。我国乘用车行业空间仍巨,但集中度较低,自主整体偏低端,龙头企业规模仍有待提高,做强自主品牌仍任重道远。中国特色的商用车发展之路。我国卡车与客车工业都曾像乘用车一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成立合资企业,但最终外资品牌难以在国内市场立足,国内商用车走上了完全由自主品牌主导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重卡大排量化是大势所趋,排放标准升级使产业链价值趋向上游核心零部件;客车行业结构变迁,规模趋稳。优质零部件企业全球扩张。合资公司的高标准为我国培育了领先的零部件企业,优质零部件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升行业地位,配套全球客户,海外收入占比提升。但我国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相比国际巨头仍有差距,高精尖零件亟待突破。展望:政策有放有收,强国终靠自主。2017 年以来重大行业政策频出,体现出“有放有收”的特点。股比放开迈入实操阶段,合资合作从行政色彩走向自愿互利,自主品牌摆脱“合资依赖”才能由大到强。外资品牌布局国内高端重卡;客车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出口存战略机遇。零部件行业将深入全球化,新能源打开新空间。投资建议与推荐个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飞速发展,随着未来行业增速换挡,分化加剧,优质企业竞争力凸显。乘用车中期看好,日系新周期,推荐广汽集团;长期看自主崛起,建议关注吉利汽车。商用车推荐宇通客车(利润率拐点已出现,短期低迷不改长期成长逻辑)、潍柴动力(具备很强产业链定价权,重卡产销量具备超预期可能)、威孚高科(受益柴油车排放升级,非道路国四升级带来新空间);零部件看好具备产业链定价权、客户来源丰富且结构高端、未来具备不断升级潜力的细分龙头企业,强烈推荐中鼎股份、星宇股份,推荐福耀玻璃、银轮股份。,风险提示:1)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如果汽车行业销量不达预期,主机厂出现价格战,加大终端优惠促销力度,将会影响到单车价格及毛利率,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2)原材料涨价风险:如果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则将提高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影响零部件企业的盈利能力。3)若宏观经济放缓,投资和基建增速下降,可能会影响重卡销量,导致重卡类企业利润下滑。4)目前全球贸易摩擦不断,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关键阶段,如果经济下行,将导致汽车销量下降,经销商库存激增,盈利将会恶化。,P/E,评级强烈推荐强烈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股票名称中鼎股份星宇股份宇通客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福耀玻璃银轮股份长城汽车潍柴动力均胜电子拓普集团威孚高科吉利汽车 *,股票代码0008876017996000666001046012386006600021266016330003386006996016890005810175.HK,股票价格2018-11-2211.1547.9911.5825.7710.4122.297.666.437.5523.0315.1718.8613.68,2017A0.911.701.412.951.061.260.390.550.850.421.012.551.16,2018E0.992.171.143.111.121.650.460.510.981.351.142.561.61,EPS2019E1.142.891.503.271.211.830.560.641.041.371.402.862.12,2020E1.313.761.773.431.462.030.690.671.161.571.673.262.65,2017A12.328.28.28.79.817.719.611.78.954.815.07.411.8,2018E11.322.110.28.39.313.516.712.67.717.113.37.48.5,2019E9.816.67.77.98.612.213.710.07.316.810.86.66.5,2020E8.512.86.57.57.111.011.19.66.514.79.15.85.2,一、 改革无止境,激荡四十年2018 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这一年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8 年 4 月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将分类有序施行开放,2018 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 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这意味着我国施行三十余年的汽车合资企业外资股比限制即将寿终正寝,我国汽车工业真正迈入了完全开放的时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今起踏上从大到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汽车行业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17 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量 2902 万辆,占全球汽车产销量比重超过 30%。产量与销量都超过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之和,也是 2001 年国内产量的 13 倍。2015 年开始,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已超过 2.8 万亿元,2017 年汽车制造从业人数超过 470 万人。,2017 年各国汽车销量,图表3,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稳步提升,单位:千亿元,图表4,中国汽车制造业从业人数稳步提升,单位:百万人,中国汽车销量及占世界比重提升 单位:万辆35%30%25%20%15%10%5%0%,图表1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单位:万辆100%90%80%70%60%50%40%30%20%10%0%,图表2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70%60%50%40%30%20%10%0%-10%,80%,2520151050,30,汽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幅,15%10%5%0%-5%-10%,20%,43210,5,汽车制造从业人数,同比,图表5,全国汽车保有量与千人保有量稳步提升,单位:亿辆,辆,1.1 早期中国汽车工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19581978)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私人汽车消费被认定为“资本主义倾向”而遭到禁止,公务汽车消费严格按计划生产,国内汽车工业完全依靠自主研发,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从零开始建立我国的汽车工业。1953 年 7 月,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1956 年 7 月,第一批 12 辆“解放牌”卡车从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下线。之后,一汽生产了我国第一部东风牌轿车,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牌,上海汽车厂制造出凤凰牌轿车,1964 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到 1979 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千多辆,是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技术水平落后,产品以卡车为主。1978 年之前,我国汽车工业以卡车制造为主,1978 年我国生产汽车 15 万台,其中卡车 9.6 万台,越野车 1.9 万台,汽车底盘 2.9 万台,轿车仅 2640 台,中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轿车空白”的问题突出,1979 年我国汽车工业最大的企业第一汽车制造厂年产汽车仅 6.3 万辆。由于技术水平落后,汽车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国内用车需求,19501982 年我国进口汽车 49.4 万辆,其中 1972-1982 年进口 17.2 万辆,平均每年进口 2 万辆,进口金额 112 亿人民币,相当于第一汽车制造厂累计投资的 12 倍。一直到 1982 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汽车工业公司,我国汽车工业才算正式步入发展期。,1978 年之前我国汽车工业以卡车制造为主,单位:万辆,0.4,0.5,0.6,0.6,0.8,0.9,1.2,1.4,1.5,1.7,1.9,2.2,2.4,210.3,168,0,4020,1008060,120,160140,180,0.0,0.5,1.51.0,2.0,2.5,3.0,全国汽车保有量(左),千人保有量(右),121086420,14,图表616,其它,汽车底盘,轿车,越野汽车,卡车,1.2 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探索改革与开放(1978-1990 年),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轿车工业。1982 年 5 月,作为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经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后改组为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中汽旗下成立了解放、东风、京津冀、重型、南京、上海六个联营公司。中国汽车开始了一场赶上国际水平,改变“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局面的新战役。同年,一汽结束了解放卡车 30 年一贯制,开发出换代新车 CA141。,1987 年 5 月,由国务院委托召开的轿车发展研讨会在十堰车城宾馆举行,会议提出中国应立即建立轿车工业的建议。1987 年 8 月,国务院汽车工业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开会,一汽、二汽、上海大众被确定为发展轿车的“三大”骨干企业,中国轿车工业从此获得准生证。,探索建立合资企业,引进国外技术。1982 年 6 月,邓小平在中汽公司关于上海引进技术生产轿车的报告上批示:“轿车可以合资”。1983 年 5 月,北汽与美国汽车公司(AMC)签署合资协议,国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成立。1983 年 10 月,上海大众合资协议在北京签署,中德两国总理出席仪式。1985 年 7 月,中法合资的广州标致成立。1988 年一汽以许可证和 CKD 组装方式生产奥迪100,六年后,全面国产化的奥迪 100 改挂红旗轿车车标。,这几家合资公司的组建,是国内工业领域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合资企业,是汽车工业对外开放的新起点;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生产管理方式、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理念,为汽车工业全面开放培养了人才,为后来合资企业的建立积累了经验,为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工业全面接轨摸索了经验,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汽车工业发展最困难的资金问题,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1.3 逐步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1990-2000 年),加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放开私人汽车消费。1994 年 4 月,国务院公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部行业法规,也是中国工业领域政府出台的第一部行业法规。这部法规阐明了政策目标和发展重点、产品认证和产业组织、产业技术、投资融资、利用外资、进口管理、出口管理、国产化、消费和价格、相关工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以及产业规划与项目管理。此外,该政策对汽车合资企业做出了详细规定,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 50%。此外还要求外国企业同一类整车产品不得在中国建立两家以上合资合作企业。此外,对私人汽车消费也逐步放开。,(,限制进口,深化“合资”战略。1990 年国民经济调整,汽车行业过高的税率和对家庭用车的限制导致以日系车为主的进口激增,国内汽车市场跌入低谷,产品严重积压。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严格控制进口小轿车,政治局、书记处成员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组成人员,一律使用国产车。1991 年一汽与大众合资生产高尔夫和捷达轿车协议签署,一汽大众公司成立。1992 年 2 月,邓小平南巡,改革开放重上“快车道”。1992 年 5 月,由二汽更名的东风集团与雪铁龙签约,成立合资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1998 年 12 月,第一辆别克新世纪驶下上海通用的总装线。与上海通用同时建成的,还有上海通用泛亚研发中心。1999 年 3 月,在广州标致的旧厂房,新生的合资公司广州本田第一辆雅阁轿车驶下生产线。随着家庭用车的开放和和合资企业增多,我国汽车工业开始加速发展。“三大三小”格局形成,民营车企排除在外。入世前,国内轿车工业形成了“三大” 一汽、二汽、上汽)+“三小”(天津夏利、广州标致(后变为广本)、北京吉普)的格局,六家企业得到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其他地方车企与民营车企则受到抑制。,尽管没有准入资格,轿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仍然吸引了诸多企业进入,1998 年 8 月,农民企业家李书福通过借壳“客车”资质生产的轿车“豪情”问世,后在浙江宁波成立吉利汽车公司,投产“美日”轿车。1998 年 12 月,自主品牌奇瑞轿车在安徽芜湖下线。2000 年 12 月,华晨中华轿车在沈阳下,线。由于政策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当时“业外”的自主品牌吉利、奇瑞、中华等都被排除在合法销售的国家轿车“目录”之外。,1.4 有条件开放,行业井喷式发展(2001-2010 年),加入 WTO,有条件的开放。2001 年 11 月,多哈会议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我国陆续履行了加入 WTO 的有关承诺,国家计委宣布放开企业选择外国合作伙伴的管制,放开对于国产轿车价格的控制,允许企业自由选择产品和定价。2001 年 11 月,宝马董事长米尔贝格博士在北京宣布,宝马集团已经选定华晨作为合作伙伴。同年 6 月,上海通用即推出了“10 万元家轿”赛欧,主动将外资品牌价格下探至 10 万元。,此外,还放开了国外车企进入中国和投资汽车工业的管制,使国内又一次掀起建立合资企业的高潮,2001 年 4 月,美国福特汽车与长安集团联姻,在重庆成立长安福特。2002 年 10 月,北汽与韩国现代汽车合资的北京现代成立,使当年中国轿车产销量从上年的 70 万辆增加到 110 万辆,增长了 53%。2003 年 1 月,神龙公司成立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两个商务部,首创双品牌独立销售。打造品牌成为中国车企的更高追求。7 月,由东风集团与日产整体合资的“东风有限”成立。旗下的轿车在襄樊和广州花都的东风日产生产。此前两年,东风集团扭亏为盈。东风集团的轿车合资企业先后建立有神龙、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本田、东风裕隆,2008 年还创立了自主品牌风神。9 月,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与北汽达成总投资 10 亿欧元的合资协议,将成立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BBDC)公司。,2004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一版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取消了与世贸规则不一致的内容。8 月 4 日,中国银监会陆续批复同意上汽通用等一批汽车金融公司开业。2005 年 4 月,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推行,稳固了厂家授权经销商建立 4S 店的销售模式,同年 2 月,集销售、零部件供应、维修服务、信息反馈一体的 4S 店销售模式,先后由广本、奥迪的经销商起步施行。关税与股比限制仍存。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成果之一,是为中国汽车工业争取到了 6 年缓冲期,自2001 年加入 WTO,关税逐年降低,同时每年提高 15%进口配额,2005 年 1 月完全取消配额制。对汽车合资企业外方 50%的股比限制则一直保留至 2018 年。,对内放宽准入,鼓励自主创新。在入世的前一天,国家经贸委增发了一批汽车新车公告,吉利终于榜上有名,是年年底,吉利轿车的价格下探到 3 万元。2004 年中央决策者开始大力提倡自主创新。2006 年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利用旗下合资企业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高举高打创立自主品牌,如上汽的荣威、一汽的奔腾等。2009 年 11 月,兵器与航空两大集团重组成立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2009 年 12 月,北汽集团斥资 2 亿美元,收购了通用旗下瑞典萨博汽车三款轿车、两款发动机技术,用于旗下自主品牌的开发。,鼓励家庭汽车消费,应对金融危机。2001 年 3 月,全国人大通过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中首次写入“鼓励轿车进入家庭”。2008 年开始,金融风暴席卷全球,2009 年初,通用、克莱斯勒倒闭,年末丰田遭遇“召回门”,全球汽车业一片凋零。对此,国务院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出台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至 2009 年底,中国汽车产销 1300 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销 1000万辆,增长五成,中国汽车业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