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 FORECASTING AND PROSPECTS RESEARCH REPORT CEEP-BIT-2019-001(总第 36 期) 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 2019年1月13日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出版若干系列研究报告。如果需要转载, 须事先征得本中心同意并且注明 “转载自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系列研究报告 ”字样。 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 执 笔 人:郝宇 赵明远 高尚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联 系 人:郝宇 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521002, 71761137001, 71403015)。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5 号 邮编: 100081 电话: 010-68914938, 68918551 传真: 010-68918651 E-mail: 网址: 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1, China Tel: 86-10-68914938, 68918551 Fax: 86-10-68918651 E-mail: Website: 1 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 随着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及英国发布“脱欧”白皮书 等国际形势的变动, 我国宏观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际贸易形势变 化的冲击和影响。新的贸易形势使得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 同时这也意味着空前的机遇。 在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和我国内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 我国能源行 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调整压力。 本研究从中国主要能源相关 行业的角度对新贸易形势下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阐述与分 析,并尝试对行业产值及能源消费进行 预测,通过不同情形下的预测 分析,探讨新贸易形势下我国 能源经济发展的路径与趋势。 一、 201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与新国际贸易形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与新贸易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生产力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2017年我国名义 GDP达 82.71万亿元人民币 ,并且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 经济的比重由 1978年的 1.8%上升到 2017年的 16%,已跃居成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 从经济增速来看, 1978-2017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 GDP) 的年均实际增速高达 9.3%。从经济结构看,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产 业结构日趋合理化,第三产业 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拉动中国经 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 在能源经济方面, 1978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仅为 5.7亿吨 标准煤,能源生产总量仅 6.3亿吨标准煤;而 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 总量与能源生产总量双双跃居世界首位。 1978年,我国发电结构中, 火电和水电分别占比 69.7%和 30.3%; 2017年,我国能源结构发生了 深刻变化:新能源发电投资占比显著提高。 在能源贸易上,我国仍是 能源净进口国,以进口石油、天然气, 出口煤炭为主。过去我国的油 气进口主要依赖于中东、俄罗斯等国家 和地区,但近年来呈现出多元 化发展趋势,如在 2018年 2月中国与美国签订了首份进口液化天然气 ( LNG)长期合约。能源合作也在多领域、多地区开展,如 2016年中 国于英国签订了欣克利角 C核电项目( HPC项目)合作协议,这是我 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里程碑。 2018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特别是能源 经济产生了相当的冲击。 例如中美贸易争端的升级会对我国能源消费 结构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原油和 LNG方面;英国“脱欧”会加剧我国 的能源投资风险并对我国原油的供应链造成影响。 国际贸易形势变动 对我国能源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中美经贸摩擦 2018年 3月以来,美国以“贸易逆差”为由针对中国推出三轮提 高关税的政策,掀起了新一轮的中美贸 易摩擦。虽然中美贸易摩擦的 直接原因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过大;同时,美国也指责我国存在“知 识产权保护不力” 、“非关税壁垒过多” 、“国有企业比例过重” 等问题; 3 而其根本原因是美国试图阻碍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现阶段中美贸易 争端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 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 我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 其中主要涉及到的产品包括农 产品、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能源产品等。在关税增加的情况下, 我国外贸出口的下降是必然结果。此外 ,美国对我国海外并购、海外 投资、 人才引进方面的审查和阻挠也会影响到我国的产业的转型升级 以及创新人才的引进。 贸易争端显示了美国试图在经济上遏制中国, 并在技术上打压中 国的战略意图, 而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也会对我国能源经济产生深远 的影响。原油是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的一 个底牌,对源自美国的进口原 油加征关税,会对美国原油市场构成“利空抑制” ,进而影响美国原 油的供需,但短期内也可能招致国内原 油供应短缺的问题。此外,近 年来我国推动能源利用清洁化,这使得 LNG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而 美国是我国 LNG的主要进口国。 关税的加征也会对我国 LNG的稳定供 应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国能源进口格局容易受到中美贸易摩擦 的影响。在美国原油和 LNG进口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可能会扩大向俄 罗斯、澳大利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油气产品进口,使美国错失我 国 LNG需求增长的良机。 (三)英国“脱欧”与中英贸易 根据英国“脱欧”时刻表, 2019年 3月 29日,英国将正式告别欧 盟。而英国“脱欧”势必会对中英贸易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主要体现 4 在英镑和欧元的贬值给我国带来的出口压力以 及提高了我国企业的 跨国投资风险。但是英国“脱欧”也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我国对欧投资以往集中在英国,英国“ 脱欧”后,其对我国的投资吸 引力势必下降,可以促使我国对外投资 多元化;英国在失去欧盟单一 市场的便利条件后, 可能倾向于重新考虑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谈判, 或使中英达成更加紧密的贸易协定和自贸协议;此外,英国在确定脱 离欧盟后,积极加入亚投行并设立了专 门的理事会,英国可依靠其完 善的工业体系和先进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一带一路”的框架内互利 共赢,推动“一带一路”发展。 在能源经济领域,短期内英国一贯的 开放经济政策由于“脱欧” 一度转向保守,例如在欣克利角 C核电项目等中英能源合作中变得更 加审慎;此外,英国“脱欧”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导致英国北海 油田产量下降,对油气供应端产生不利 影响,导致世界油价上升,不 利于我国石油进口。最后,英国“ 脱欧”导致欧洲与英国经济不确定 性增加,加大了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的风险 . (四)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制造 2025) 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但仍存在短板。根据荣鼎咨 询与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研究 i ,截至 2017 年年底,中国高端制造 业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约 32.6%,已经接近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引进外国知识产权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特别是与制造业直接相 i The China Dashboard Tracking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5 关的专利技术,然而总体而言, 中国在知识产权上仍然处于净引入状 态,赤字近 240 亿美元。从科技投入来看,中国 2017 年的总研发经 费为 1.75 万亿元,仅次于美国。但中国的基础研发支出只占全部研 发支出的 5.3%,基础研发方面的短板依旧明显。 中国的能源转型也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 第一,世界能源转型的 的方向是清洁化、智能化和全球化,就中国制造 2025而言,从 技术水平层面,绿色发展方针 与能源转型的清洁化方向相一致,从产 业结构层面,智能制造这一方向与能源 转型的智能化方向相契合,从 产品成本方面, 推动新能源技术突破发展又与能源转型的全球化方向 相协调。第二, 中国制造 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确定了煤炭绿色 智能采掘洗选装备、油气储存和输送装备等 15 个能源领域的发展任 务,并明确了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五大保障措施,有利于推动能源 装备发展。第三, 中国制造 2025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汽车 方向转型。 第四, 产业升级中对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有助于碳减排, 推动绿色制造业的实现。第五, 中国制造 2025推动了钢铁企业和 油气企业智慧化。 (五)机遇与挑战并存 总体而言,新贸易形势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 蕴含着空前的机遇,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不难预计,在贸易摩擦影 响下, 我国宏观经济可能进入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 面临着诸多挑战: 1. 外部环境趋紧,经济增长及股市、债市等波动压力加大。 6 2. 短期内外贸出口额下降,优势 出口产业面临出口下滑压力。 3. 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加剧汇市波动风险, 然而, 新贸易形势也带来了推动我国经 济和贸易结构调整的新契 机: 1. 有利于拓宽进出口渠道,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2. 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3. 有利于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提升能源安全。 4. 有利于提高内需,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5. 有利于加快科技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进步。 二、新贸易形势对中国主要能源相关行业的影响 (一)煤炭行业 2018 年年初,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出口至美 国的 600 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但这一举动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微乎其 微。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我国出口美国的煤炭量较少,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煤炭直 接出口的影响甚微;第二,如 果我国针对贸易摩擦采取反制措施,后 期抑制美国煤炭的进口, 可以降低我国对美进口依存度, 加速国产化, 加大投资与生产,间接刺激煤炭的消费 。第三,从总的国际贸易格局 分析,国际煤炭主要的三大出口国为印尼、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在中 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下,我国还可以考虑 寻找进口替代国;在炼钢用煤 方面的影响, 2014-2017 年,我国年均出口钢材 9770 万吨,其中出口 7 至美国 204 万吨,占比 2.09%;在近年各国对贸易保护不断升级的过 程中,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不断下降,炼钢用煤的消费量呈现逐渐 减少的趋势,但减少量较小, 占中国总用煤量的比重不大。 从产业结构来看, 我国煤矿数量已经从八十年代的 85000 多处减 少到了 2018 年上半年的 4000 处左右, 中国整体的煤炭产量和消费量 在当前的国家形势和贸易状态下都已处于达峰状态, 并且呈现长期下 降的趋势。 (二)钢铁行业 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量在近几年都相对较少, 2017 年,我国 直接出口至美国的钢材为 118万吨, 仅占中国钢材出口总量的 1.57%,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由于中国直接出口 美国的钢材总量较小,美国加 征 25%关税对我国钢材行业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 但是中国近几年采 取转口贸易方式,通过东南亚、 韩国等国间接出口美国,这些钢材的 出口量是大于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总量的。 同时,在公布加增进口关税 协定后,美国又增加了一些关税豁免国如加拿大、欧盟等,而中国、 俄罗斯等国不在此列。 长期来看,贸易摩擦会加剧其他钢铁出口大国对东南亚、中东等 我国钢材传统出口目的地的争夺, 导致我国钢材出口到这些区域变得 困难和激烈,进而影响整个钢材出口形 势,而且中美角力也许会迫使 美国传统盟友跟随对中国做出贸易交锋。 这种羊群效应一旦形成,将 导致全球贸易出现重大减弱。除了直接 影响,美国对一些产品关税的 8 提升也会间接影响到我国的钢铁行业, 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大头是机 电设备等工业制品,这些都是我国重要 的钢材消费行业。美国对这些 产品征收关税,必然导致这些产品的出 口减少,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 规模扩张,会导致国内钢材的需求和消 费下降,对钢铁行业产生不利 影响。 (三)核电和可再生发电行业 美国征税清单对电力行业影响相对有限。 被纳入美国征税清单的 包括电气设备、风电设备、核 反应堆、电动汽车零部件、电池等。 其中,对核电项目进展影响较小, 截至目前,我国核电沿海市场 容量可观。到 2020 年我国将实现 5800 万千瓦投运、 3000 万千瓦在 建的目标,但目前尚有近 3000 万千瓦的缺口。在过去十年, AP1000 项目得到了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两国政府都希望通过该 项目树立一个能源领域成功合作的典范。中国的 AP1000 项目共四台 机组,从 2005 年至 2007 年招标谈判时,这四台机组就定义成自主化 依托项目,该项目先已将 AP1000 技术对中国进行了全面技术转让。 由于已完成设备交付和安装调试,且技术转让时, 70%设备已经实现 国产化,中美贸易摩擦对该项目的影响 有限。在风电方面,海上风电 合作时中英两国能源合作中的重点, 中国正在成为英国风电产业最大 的海外资本来源国。 而英国脱欧无疑可以推动中国加快大功率风电机 组的技术研发,实现中英两国 在海上风电合作的互利共赢。 (四)石油行业 9 中国的征税清单虽然不包括石油、 天然气、 汽油和柴油, 但丙烯、 聚乙烯及部分下游化工产品已被列入该名单, 中国油气行业在中美贸 易摩擦中并不能独善其身。 2017年, 我国共进口聚乙烯 128.95万吨, 进口依存度为 42.64%。 近些年随着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快速发展, 产品不断向下游延伸,这些 年从美国进口的聚乙烯数量呈增长态势。 2017 年我国从美国进口聚 乙烯 5.46 万吨,占进口总量的 14.41%。由于我国聚乙烯尚需要大量 进口,因此出口量微乎其微。在对聚乙烯的直接影响来看,我国是从 美国进口聚乙烯,因此,美国不具备对我国进行贸易摩擦的前提,而 我国如果反制,则可以很容易寻找到替代国。 从目前来看,贸易摩擦仅仅局限于几个产品层面,对于聚乙烯和 聚丙烯的影响有限。但长期来看, 对我国的油气行业是存在不利影响 的。首先,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其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中国经 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就越深刻,使中国经 济难以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降低油气 需求,使油气行业面临直接的 影响,降低石油消费量。其次,如 果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将对中国的 国际收支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并最终导致货币政策收紧,利率上行, 融资成本升高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波动将不 利于中国油气企业筹 集发展所需的资金。这样的经 济环境会恶化石油行业的融资环境,企 业生存难度大,石油供给不足,也会降低石油的消费。 (五)天然气行业 10 在美国对中国加收关税之后, 中国也对美国进行了一些反制的行 为。我国中国天然气陆上进口有三大通道 -西北、西南、东北通道。 2017 年我国进口天然气总量为 6871.7 万吨,进口美国的有 152.91 万 吨,占总量的 2.23%。但总体来看我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偏高,这 会对我国能源消费产生威胁, 只要我国天然气进口国与我国发生贸易 摩擦就会严重影响我国天然气的供应。 虽然我国进口美国的天然气有限, 但由于我国近年来大气治理改 善需求提升,以及能源结构升级战略逐 步推进,我国天然气消费呈现 高增长态势, 2017 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 2367.2 亿方,对外依存度也 提升到了 38.86%。 所以在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中, 我国为了贸易反制, 对自美国进口的天然气加征 25%的关税, 这会影响我国天然气的供给, 虽然全球天然气市场竞争强烈,可以寻 找到进口替代国,但这短时间 内还是会使我国天然气供给不足, 价格上升, 导致消费量下降。 此外, 若我国在未来对 LNG 加增关税, 也会使美国错过中国 LNG 需求增长 良机, 提升我国 LNG进口来源多样化, 但是短期内也会影响我国 LNG 的稳定供应。 (六)汽车行业 2017 年,我国主要的汽车进口来源国为德国、日本、美国等, 分别进口 233.65 亿美元、 188.82 亿美元、 158.63 亿美元。美国、英 国等国家是我国主要的汽车商 品和汽车零用件的进口来源国, 所以在 11 中美贸易摩擦中, 中国对汽车及汽车零用件进行征税以对美国进行反 制。 除了对一些美国本土品牌征税以外, 一些在美国生产的品牌车型 也在加征关税之列,这一轮加 税会导致我国进口车价格大幅上涨,国 内对进口车的需求会下降, 而这部分对进口车需求的下降可能会被我 国本土汽车行业代替,或其他进口国的汽车代替,对我国的汽车行业 是利好的。其次,在英国脱欧以后, 英国汽车的产量和需求量都呈现 大幅的下降趋势,而我国 2017 年自英国进口量为 34.56 亿美元,面 对英国汽车产量下降的情况, 中国会寻找进口替代国或支持我国本土 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以弥补国外进口的空缺, 短期来看,我国汽车需求 量可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 长期来看,对我国本土的汽车行业有较 大的利好空间。 (七)有色金属行业 中美贸易摩擦对铜、锌、铝等有色金属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 国是中国铜原料重要的进口来源国之一,尤其是美国废铜,对中国废 铜供应尤为重要。 2017 年,我国从美国进口铜精矿 43.3 万吨,占进 口比重的 2.5%; 从美国进口废铜 53.5 万实物吨, 占进口比重的 15%; 从美国进口精铜 0.21 万吨,占进口比重的 0.06%。一旦贸易摩擦中对 美国废铜增税,将直接导致进口成本增 加,进口量减少,从而削减了 国内的废铜供应。 而由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铝材占国内表观消费的比 重有限,同时有低比值和变相 出口及转口等因素,预计对实际铝材的 12 从出口影响程度有限。而从直接需求和 间接需求来看,镀锌出口下降 更多源自前期多个国家反倾销,终端领域中运输领域占比 20%,家 电 消费类占比 6%,这两个领域并不是美国对中国制裁的重点,因此对 锌影响范围不大。 (八)造纸行业 中国目前是木浆造纸出口大国, 但美国对中国文化纸一直采取反 倾销的政策, 所以中国木浆系纸张出口去向主要为中东和东南亚地区, 因此本轮贸易摩擦对我国木浆系纸张出口影响较小。 但箱板瓦楞纸和 包装直接和出口相关, 不论是社会消费品以及工业品的进出口流通都 需要箱板瓦楞纸包装出售,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明显会导致我国出口 美国商品短期内减少, 这将导致箱板瓦楞纸和包装的需求量在短时间 内下降,消费量下降。从废纸 方面看,由于美国废纸的纤维质量比日 本废纸和欧洲废纸更好,是生产高档箱 板纸的必需品,如果我国对美 国进行反制,对废纸征税的情况下, 一旦美国废纸价格上涨,纸厂将 只能继续转向日本、欧州,或者采购原 生浆来替代美国废纸,在产业 链上引起连锁的涨价反应,也 会在短时间内抑制我国的纸需求。 (九)水泥行业 水泥行业不仅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 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 也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制品业,更是国防军工、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 水泥作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 重要内容,自然也是美对华贸易摩擦中增税的对象,从 2018 年 8 月 13 底起水泥相关产业将被加收 10%的关税。受到影响的水泥产业有:石 灰石溶剂,生石灰,熟石灰,以水泥为原材料的建筑材料及更多相关 品种。表面上看来,关税的提高并不会对中国或者美国的水泥行业造 成直接的打击。中国仅是美国的第三大 水泥进口商,位于加拿大和希 腊之后,考虑到中国及其庞大的水泥产 业,失去美国市场并不会对中 国水泥行业造成太大的冲击。 三、新贸易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及能源消费总量预测 (一)不同情景下各行业能源消费预测 为了研究和呈现我国主要能源行业与能源密集型行业消费量受 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本报告从行业消费量入手,通过各个行业预测 的结果入手分析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动趋势。 本节采用情况分析的方法, 预测各行业在乐观 (达成和解协议) 、 基准、悲观(维持关税)三种情况下的行业能源消费量。研究中对重 点行业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的主要能源行业与能 源密集型行业,并结合了数据的可获得 性,最终选取煤炭开采和洗选 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核能与可再生发电业、黑色金属冶炼业、 有色金属冶炼业、造纸业、汽车制造业作为重点行业。通过 2012-2018 年各行业相关数据对 2019-2025的相关数据预测加总,得到各行业能 源消费量以及总的能源消费量的预测。 本节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国 家统计局和历年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14 表 1为基准情况的各行业能源消费量预测值,表 2为乐观情况(达 成和解)的各行业能源消费量预测值,表 3为悲观情况(维持关税) 的各行业能源消费量预测值。 表 1 基准情况下各行业能源消费量 根据本研究对各能源行业与能源密集 型行业的预测,可以看到, 在 2019-2025年,除煤炭开采与洗选和汽 车制造业以外,其他行业能 源消费量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受到能源结构改善、 产业升级转型、进口汽车增税的影响, 煤炭开采与洗选和汽车制造业 能源消费量下行,而由于中国 对绿色能源消费的逐渐重视,核电与可 再生发电维持较快的增速,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1.44%。 表 2 乐观情况下各行业能源消费量 年份 行业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 石油和天然 气开采 煤炭开采与 洗选 核能与可再 生发电 黑色金属冶 炼 化学原料及 化学制品 汽车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 炼业 造纸业 2019 4561.21 9219.69 9569.82 68454.91 67263.40 2690.23 29878.77 4063.51 2020 4638.13 8996.75 9707.38 69629.74 72803.74 2580.26 32747.19 4072.52 2021 4716.34 8779.21 9846.91 70824.73 78800.43 2474.79 35890.99 4081.55 2022 4795.87 8566.92 9988.45 72040.22 85291.06 2373.63 39336.59 4090.60 2023 4876.75 8359.77 10132.02 73276.58 92316.30 2276.61 43112.98 4099.67 2024 4958.99 8157.63 10277.66 74534.16 99920.20 2183.55 47251.91 4108.76 2025 5042.61 7960.37 10425.39 75813.32 108150.42 2094.29 51788.19 4117.87 年份 行业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 石油和天然 气开采 煤炭开采与 洗选 核能与可 再生发电 黑色金属冶 炼 化学原料及 化学制品 汽车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 炼业 造纸业 2019 4565.70 9144.10 9645.30 68535.67 67337.97 2685.18 29892.40 4071.62 2020 4647.25 8849.84 9861.10 69794.13 72965.26 2570.59 32777.08 4088.79 2021 4730.27 8565.05 10081.73 71075.69 79062.82 2460.88 35940.13 4106.03 2022 4814.77 8289.42 10307.30 72380.78 85669.93 2355.86 39408.42 4123.35 2023 4900.77 8022.67 10537.91 73709.84 92829.18 2255.32 43211.41 4140.74 2024 4988.32 7764.49 10773.68 75063.31 100586.72 2159.08 47381.40 4158.20 2025 5077.43 7514.63 11014.73 76441.62 108992.54 2066.93 51953.80 4175.73 15 根据本研究是在乐观情况下对各能源行业与能源密集型行业的 预测,在中美贸易摩擦向好发展的时候,水电、核电和风电行业以及 天然气行业的消费量有明显的提高。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汽车制造业 还是呈下降趋势, 但是汽车制造业的下降趋势比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 下降幅度小,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基准情况的 2.42%变为下降幅度为 3.22%,而汽车制造业由 4.09%下降趋势为 4.27%。虽然汽车制造业的 下降幅度还是比较大, 但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下降幅度是呈逐年增 加的趋势,但汽车制造业的下降幅度是 逐年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中美 贸易摩擦停息以后,我国进口车的价格 又趋于平稳状态,汽车的消费 量会从低迷状态逐渐回暖。 表 3 悲观情况下各行业能源消费量 根据本研究是在悲观情下对各 能源行业与能源密集型行业的预 测,在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加剧的时候,水电、核电和风电行业以及天 然气行业等的消费量有下降的趋势但下降趋势 较其他行业相比是较 小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汽车制造业还是呈下降趋势,但是汽车制 造业的下降趋势比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下降幅度大, 煤炭开采和洗选 年份 行业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 石油和天然 气开采 煤炭开采与 洗选 核能与可 再生发电 黑色金属冶 炼 化学原料及 化学制品 汽车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 炼业 造纸业 2019 4556.73 9144.10 9567.93 68374.15 67188.82 2664.99 29865.14 4055.40 2020 4629.01 8849.84 9703.55 69465.54 72642.40 2532.07 32717.32 4056.28 2021 4702.44 8565.05 9841.09 70574.35 78538.63 2405.78 35841.89 4057.16 2022 4777.04 8289.42 9980.57 71700.87 84913.44 2285.79 39264.86 4058.04 2023 4852.82 8022.67 10122.04 72845.36 91805.69 2171.78 43014.73 4058.92 2024 4929.80 7764.49 10265.50 74008.12 99257.36 2063.46 47122.72 4059.80 2025 5008.00 7514.63 10411.01 75189.44 107313.87 1960.54 51623.03 4060.69 16 业由基准情况的 2.42%变为下降幅度为 3.22%,而汽车制造业由 4.09% 下降趋势为 4.99%。虽然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下降幅度较大,但是汽 车制造业的下降幅度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汽车制造业的下降幅短期 内是增加的,因为短期内进口汽车的价 格会呈现明显的上升。原因主 要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后,我 国进口车的价格又趋于增加状态,汽 车的消费量会逐年增加。 图 1 全国能源消费量预测值, 2019-2025 根据上述三个表中分别各个行业的消 费量得到了图1为全国能源 消费量的预测值。图2为能源消费结构预测,本研究在近五年各行业 与各品类能源消费占比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 对能源消费结构进行 了预测。 2019-2025年,煤炭消费占比预计进一步下降, 2025年预计 占比为 52%;预计石油消费占比相对稳定,保持在 19.9%-22.2%;非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全国总量 基准情景 悲观情景 乐观情景 17 化石能源在 2019-2025年预计进一步发展, 2025年预计占比为 17.3%。 整体来看,到 2025年,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结构比例预计达到 28%。 图 2 全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二)不同情景下各行业产值与 中国经济发展情况预测与结果 此外,为了研究和呈现我国主要能源行 业、能源密集型行业以及 我国宏观经济受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本 节从行业入手,通过行业预 测结果反映各行业产值变动趋势。 本节同样采用情况分析的方法, 预测各行业在乐观 (达成协议) 、 基准、悲观(维持关税)三种情况下的行业产值。研究中对重点行业 的选择考虑到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主要能源 行业与能源密集型行 业,并结合了数据的可获得性,最终选取石油与石化行业、煤炭开采 与洗选业、核能与可再生能源行业、钢铁行业、水泥与水泥制品制造 业、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 造纸业作为重点行业。通过 58.7% 57.5% 56.4% 55.3% 54.1% 53.0% 52.0% 19.8% 20.1% 20.5% 20.9% 21.3% 21.8% 22.2% 7.5% 7.9% 8.4% 9.0% 9.5% 10.1% 10.7% 14.2% 14.6% 14.9% 15.3% 15.9% 16.5% 17.3% 0% 20% 40% 60% 80% 100%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其他能源 18 2012-2018年各行业相关数据对 2019-2025的相关数据预测加总,得到 各行业产值以及全国 GDP的预测。 本节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 计局、历年的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与中国 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 图 3 全国 GDP 预测值, 2019-2025(基于 2017 年不变价格计算) 图 3为 2019-2025年三种情况下的全国 GDP预测值。表 4为基准情 况的各行业产值预测值,表 2为乐观情况(达成和解)的各行业产值 预测值,表 3为悲观情况(维持关税)的各行业产值预测值。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全国GDP 基准情况 悲观情况 乐观情况 19 表 4 基准情况下各行业产值 年份 行业产值(亿元) 石油和石化 业 煤炭开采 与洗选 核能与可 再生发电 黑色金属 冶炼 水泥与水泥 制品制造 汽车制造 业 有色金属 冶炼业 造纸业 2019 157819.73 14477.22 8774.82 55657.36 23749.94 114931.59 59565.30 16804.32 2020 164648.56 13033.00 10067.14 53694.63 25358.09 129447.75 63623.42 17518.11 2021 171772.88 11732.85 11549.78 51801.12 27075.13 145797.35 67958.00 18262.23 2022 179205.46 10562.40 13250.78 49974.38 28908.44 164211.94 72587.90 19037.96 2023 186959.65 9508.72 15202.29 48212.06 30865.88 184952.35 77533.23 19846.63 2024 195049.36 8560.14 17441.22 46511.88 32955.87 208312.33 82815.47 20689.66 2025 203489.11 7706.20 20009.88 44871.67 35187.37 234622.73 88457.59 21568.49 根据本研究对各能源行业与能源密集 型行业的预测,可以看到, 在 2019-2025年,受到能源结构改善、产 业升级、钢材需求下降等因 素的影响,煤炭开采与洗选业 和黑色金属冶炼行业产值继续下行,而 其他行业销售产值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增长态势。 其中核能与可再 生发电行业维持了最快增速,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14.7%。 表 5 乐观情况下各行业产值 根据本研究在乐观情况下对各能源行业与能源密集型行业的预 测,可以看到,在中美后续达成和解协议后,在国际能源贸易利好的 年份 行业产值(亿元) 石油和石 化业 煤炭开采 和洗选业 核能与可 再生发电 黑色金属 冶炼 水泥与水泥 制品制造 汽车制造业 有色金属 冶炼业 造纸业 2019 158950.30 14659.286 8837.48 55703.14 23769.16 116067.16 60215.298 16926.62 2020 166420.96 13251.99 10163.10 53753.53 25385.47 131155.90 64550.80 17688.31 2021 174242.75 11979.803 11687.57 51872.15 27111.68 148206.16 69198.45 18484.29 2022 182432.16 10829.742 13440.71 50056.63 28955.27 167472.96 74180.74 19316.08 2023 191006.47 9790.08 15456.81 48304.64 30924.23 189244.45 79521.76 20185.30 2024 199983.78 8850.23 17775.33 46613.98 33027.08 213846.23 85247.32 21093.64 2025 209383.01 8000.61 20441.64 44982.49 35272.92 241646.24 91385.13 22042.86 20 预期和中国产业升级的共同促进下, 2019-2025年, 与基准情形相比, 所有产值增长的能源行业销售产值增幅 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 而 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行业产值将继续下行。此外,石油 与石化业、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与基准情 况相比,受中美贸易利好的增 幅较大,增速较基准情况分别提高 0.373%和 0.369%。 表 6 悲观情况下各行业产值 年份 行业产值(亿元) 石油和石 化业 煤炭开采 和洗选业 核能与可 再生发电 黑色金属 冶炼 水泥与水泥 制品制造 汽车制造 业 有色金属 冶炼业 造纸业 2019 156229.38 13522.45 8654.33 54841.76 22587.49 113012.92 57886.79 16684.81 2020 162166.09 11899.76 9883.24 52648.09 23716.87 126574.4 61244.22 17352.20 2021 168328.40 10471.78 11286.6 50542.17 24902.71 141763.41 64796.39 18046.29 2022 174724.88 9215.174 12889.37 48520.48 26147.85 158775.02 68554.58 18768.14 2023 181364.43 8109.35 14719.66 46579.66 27455.24 177828.03 72530.74 19518.87 2024 188256.28 7136.23 16809.85 44716.48 28828.00 199167.39 76737.53 20299.62 2025 195410.02 6279.88 19196.85 42927.82 30269.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