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策略研究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策略研究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策略研究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策略研究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策略研究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策略研究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策略研究报告,目 录CONTENTS,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粤港澳大湾区概况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及产业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与前景附录,PART1 粤港澳大湾区概况,大湾区与全球四大湾区对比 大湾区与国内四大城市群对比 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概况与环杭州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九城组成的城市群,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区域建设步入全面实施阶段,未来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概况,面积与人口,据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总面积达56362.14平方公里。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总常住人口,已达6957万,其中粤九城占比达88.5%、中国香港占比10.7%、中国澳门占比0.9%。分城市看,2017年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与中国香港人口数均超过500万,其中广深人数步入千万大关。,粤港澳大湾区概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粤港澳三地地理位置相近、联系密切。自回归以来,粤港澳三地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共同互补发展。,2008.12,粤港澳三地编制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提出粤港澳应合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镇群。,粤澳两地签署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携手建设亚太地区城市群,共同打造世界级新经济区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粤港澳三地围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展开积极探索。2009年,2011年,发改委等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5.03,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6.03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2017.07,发改委及广东省、香港、澳门政府联合发布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原则,重点领域与体制安排。2017.03,2019.0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概况,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概况,战略定位,(*上述香港、澳门生产总值按2018年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0,5000,10000,25000,深圳,香港,广州,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澳门,珠海,江门,肇庆,24221.98,24000.98,22859.35,20000150009935.88,8278.59,4103.05,3632.7,3621.85,2914.74,2900.41,2201.8,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占全国GDP10%以上,但人均GDP仍显著低于世界三大湾区。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旧金山湾区人均GDP遥遥领先,未来创新有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再上台阶。2018年粤港澳湾区各市GDP总值GDP总值(亿元),澳门,香港,深圳,珠海,广州,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上述香港、澳门生产总值按2018年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人均生产总值从粤港澳大湾各城市看,2018年粤九城人均GDP远低于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内地九城中广深珠人均GDP远远领先,相对偏远的江门、肇庆人均GDP仍处于较低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各市人均GDP情况人均GDP(元)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835,926,110,439,286,654,213,244,220,379,39,2%1%0%,3%,4%,6004002000,800,1000,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香港,澳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就业人口及失业率情况,就业人数(万人),失业率,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就业人口合计超过4300万人。其中,深圳就业人口数量第一,,达926万人。广州排名第二,就业人数,达835万人。深圳、广州就业人数处于第一阶梯,远超其他城市。从各城市的失业率来看,均维持在1.9%3.4%的较低水平。其中,香港,失业率先对其他城市较高,达3.4%。,*注:以上为2016年数据*香港、澳门为失业率;其他城市为城镇登记失业率。,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就业情况,1663,1665,1550,788,737,728,722,658,302,4000,800,1200,1600,2000,惠州,佛山,广州,江门,中山,东莞,深圳,肇庆,珠海,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住房2018年“粤九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商品房成交面积(万平方米),从区域来看,佛山、广州、惠州为区域成交主力,占到全,部粤九城成交的50%以上。2018,年除佛山由于低基数呈现回升,,其它核心城市成交仍延续低位,徘徊。展望2019年,随着货币,宽松及政策微调,叠加大湾区,规划提振信心,预计区内核心城市成交有望缓慢恢复。,城市,限售,限购,限贷,个人,企业,本市户籍,非本市户籍,首套,二套,广州,满2年,满3年,单身1套,家庭2套,1套(连续缴纳5年社保或个税),无房无贷30%;无房有贷:普宅40%、非普宅70%,有房无贷50%;有房有贷:70%,深圳,住宅满3年;公寓满5年,住宅暂停购买;公寓满5年,单身1套,家庭3套,1套(需5年社保 无房无贷30%;无房或个税) 有贷:50%,70%,珠海,满3年,3套,1套(需5年社保或个税),30%,无贷/贷款结清,40%(非普60%);有贷50%(非普,70%),东莞,满2年,2套,2套(首套需1年社保、二套需两年社保),30%,无贷/贷款结清30%;有贷40%,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住房从各城市政策对比来看,广深政策最为严格,涉及限贷限购限售等多个方面,东莞、珠海政策相对严格,相比之下中山、江门等地政策相对宽松,未涉及限售,且购房社保仅需半年到1 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住房,从工业增加值来看,粤九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珠海市,其次是深,圳市,紧跟其他的是江门市,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9.5%和,9.4%。,注意:澳门工业生产指数为92.3。香港未有工业相关数据,统计。,*注:以上为2018年数据,9.5%,5.5%,6.3%,3.1%,6.4%,6.6%,9.4%,7.9%,0.0%,4.0%2.0%,6.0%,10.0%8.0%,14.0%12.0%,16.0%,深圳,珠海,广州,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工业增加值2018年粤九市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广州 深圳 珠海 佛山 惠州 东莞 中山 江门 肇庆 香港 澳门,出口货值(亿美元) 853 2442 279进口货值(亿美元) 579 1697 164,465178,330 1039 303175 773 78,15946,3320,49735590,1495,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货值情况,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进出口货值总额超20282亿美元。其中,香港占比最大达52%,2017年进出口货值总额为10563亿美元,包括进口货值5590亿美元、出口货值4973亿美元。深圳排名第二,去年进出口货值总额为4140亿美元,其中进口货值为1697亿美,元、出口货值为2442亿美元。,2017年,香港仅进口货值已超深圳的,进出口总货值。,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对外贸易,旧金山湾区四大湾区对比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纽约湾区,四大湾区对比全球四大湾区对比,人口最多的为粤港澳大湾区达6765万人,远超排名第二的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地面积同样在四大湾区中最大,为5.65万平方公里。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产业为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科技创新等。,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6765万人面积:5.65万平方公里主要产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业、制造业纽约湾区:常住人口:2340万人面积:2.14万平方公里主要产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医疗健康业,旧金山湾区:常住人口:715万人面积:1.8万平方公里主要产业:科技创新、专业服务东京湾区:常住人口:4347万人面积:3.67万平方公里主要产业:先进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四大湾区对比GDP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过旧金山湾区,接近纽约湾区水平。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约为13700亿美元,已超过旧金山湾区的8200亿美元。人均GDP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湾区则出现较大差距。其中,四大湾区中人均GDP最多的为旧金山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全球四大湾区生产总值情况GDP总量(亿美元),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全球四大湾区人均生产总值情况人均GDP(美元),82.76%,旧金山湾区,82.27%,东京湾区,四大湾区对比产业全球四大湾区中,纽约湾区被称为“金融湾区”,其中华尔街拥有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据统计。美国七大银行中的6家银行以及2900多家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和外贸机构均设于此,金融保险产业占GDP的比重稳居第一。拥有硅谷的旧金山湾区被称为“科技湾区”,而谷歌、苹果、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和特斯拉等科技企业的总部设立于此。此外,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20多所著名大学也位于此。东京湾区被称为“产业湾区”,目前形成了京滨、京叶两大工业地带,钢铁、石油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十分发达。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较均衡,电子信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拥有华为、腾讯等全球著名科技公司。但相对另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结构仍待进一步完善。,55.60%,粤港澳大湾区,89.35%,纽约湾区,133427,61957,102696,76315,146820,0,40000,16000012000080000,大湾区,大湾区与四大城市群对比粤港澳大湾区与四大城市群人均GDP对比情况,人均GDP(元),数据显示,2017年大湾区人均GDP,为14.7万元,高于其它四大城市圈;从湾区内各城市对比来看,粤九城人均GDP远低于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内地九城中广深珠人均GDP远远领先,相对,偏远的江门、肇庆人均GDP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随着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及承接传统珠三角产业转移,预计江门、,肇庆等地经济实力、GDP水平均有望迎来较快提升。,长三角(沪宁杭),京三角(京津雄),中三角(合郑汉),西三角(成渝镐),注:上图人均GDP为2017年数据,粤港澳大湾区与环杭州湾大湾区对比,上海,江门、中山澳门、珠海,东莞、惠州香港、深圳,环杭州湾大湾区,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粤港澳大湾区 广州、佛山、肇庆,两大湾区附属城市面积对比,粤港澳大湾区与环杭州湾大湾区对比,注:带*数据为2017年数据,其他均2018年数据,粤港澳大湾区从GDP总值、常住人口数量和人均GDP都高于环杭州湾大湾区。在人均GDP上,香港和澳门都非常高,除去这两城,粤九市人均GDP为115785元,低于环杭州湾大湾区,但GDP总值为81048.5亿元,高于环杭州湾大湾,区。,PART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及产业布局, 粤,珠三角九市产业布局情况, 港,香港产业布局情况, 澳,澳门产业布局情况,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一般分为湾区西岸、东岸以及港澳地区。其中,湾区西岸包括广州、珠海、佛山、中山、江门以及肇庆。湾区东岸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港澳地区包括香港、澳门。,西岸广州珠海佛山中山江门肇庆,东岸深圳东莞惠州,港澳香港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物流教育金融旅游现代服务业沿海生态环保型产业带惠州;深圳;珠海;江门,广州北部、南部;佛山;中山;珠海等西岸地区西岸技术密集型产业带制造装备业+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农业产品;生物医药;电子加工;制造外包等,广州东部、中部;东莞;深圳等东岸地区东岸知识密集型产业带新兴产业+高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电子通信;金融服务等,先进制造业,医疗设备;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等,现代服务业,教育培训;文,化创新;商务休闲,1, 大湾区西岸主要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带,以装备制造业+农业为主。其中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农业产品、电子加工等。 大湾区东岸主要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带,以新兴产业+高科技为主,其中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 沿海地区,沿海则为生态保护型产业带,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香港,葡语国家交流平台中心,对外开放渠道旅游休闲服务业贸易中心,博彩旅游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港澳地区在大湾区中起到促进向外发展、加强对内融合的作用。其中,澳门积极发展旅游休闲服务业、博彩旅游,同时也担任普与国家交流平台中心的角色。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成为对外开放渠道,担任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等角色。促进向外发展,加强对内融合,2.1 珠三角九市产业布局, 珠三角九市即,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以及肇庆市。,广州产业布局情况广州产业经济包括工业、商贸流通和服务业、金融业、农业、交通运输与邮政业、信息业、建筑和房地产业以及对外经济贸易。此外,广东与香港将在广州南沙自贸区建立“粤港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及健康服务、航运物流服务、资讯科技等八大产业。,产业经济,工业金融业,信息业,粤港澳深度合作区,科技教育,商贸,广州产业布局情况,广州未来定位,国家中心城市枢纽型网络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属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历史文化名称为名片,吸引更多全球各地的游客。同时带动周边其他粤港澳地区城市的旅游经济。,国际商贸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际商贸中心未来,加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为商贸业辐射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是适应全球城市发展新趋势,传承广州城市发展脉络,实现国家赋予广州的城市定位,巩固提升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的内在要求。,深圳产业布局情况,深圳的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 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0.9%, 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0%, 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比重60.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等。,深圳产业布局情况,高新技术产业:2017年,深圳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93家,累计达11230家。深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主要产业园区包括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深圳软件产业基地,深圳天安云谷产业园等。代表性本土企业有华为、中兴等。,文化创意产业: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战略。2017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243.95亿元,同,比增长14.5%。深圳是全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产,业全国领先,获iF国际设计奖数蝉联全国首位。主要产业园区包括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中芬设计园等。代表性本土企业包括华强文化科技、嘉兰图设计等。, 四大支柱产业,(注:最新公布数据或与阶段性统计数据有偏差),深圳产业布局情况,金融业:金融业是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15%,是中国大陆金融业,占GDP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所在地。深圳金融总资产、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均居全,国第三位,VC/PE机构近5万家,注册资本约3万亿元。金融业集聚区包括福田、罗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其中前海将打造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代表性本土企业包括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现代物流业:2017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超2200亿元,同比增长9.5%,占全市GDP比重10%左右。深圳现有物,流企业逾1.7万家,营收超百亿元的物流企业近10家,涌现了6家物流上市公司。全国80%以上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总,部聚集在深圳,美国UPS、德国汉莎、丹麦马士基、菜鸟网络等60多家知名国际物流企业落户深圳。主要产业园区,包括前海湾保税物流园区、盐田物流园区、大空港航空物流园、平湖物流基地、华南物流园等。代表性本土企业包,括顺丰、怡亚通等。,(注:最新公布数据或与阶段性统计数据有偏差),深圳产业布局情况,四大支柱产业强而有力的发展助力深圳经济增长,同时新兴产业也在稳步发展中。据统计数据显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以及生物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增长趋势。其中,从2012年的3878.22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9183.55亿元,涨幅达136.8%。,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2-2017年深圳新兴产业增加值数据增加值(亿元),珠海市, 提升完善区域 集聚发展区域 生态发展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珠海产业布局情况珠海市域范围主体功能区包括提升完,善、集聚发展、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其中,提升完善区域占全市的10.07%;集聚发展区域占全市的36.31%;生态发展区域占全市的26.31%;禁止开发区域占全市的27.31%。,珠海集聚发展区布局情况,城镇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包括红旗镇和白蕉镇。区域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总部经济、商务金融、,集聚发展区是支撑珠海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落实全市发展战略、促进珠海市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支点,未来全市人口和经济的集聚区。集聚发展区分为北部唐家湾片区、西部斗门工业片区和南部临海片区三个片区,是未来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也是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集聚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对于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数据来源:珠海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珠海生态发展区布局情况,生态发展区主要由西部乾务和平,沙片区、斗门北部片区、海岛片区以及,磨刀门片区组成,是目前珠海市重要的,农产品产区、重要的生态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地区。,生态发展区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海洋,经济、生态型工业,以及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特色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数据来源:珠海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珠海产业布局情况,总的来看,珠海产业发展战略格局以参与全球中高端竞争和科学崛起为指引,按照“高端起步、合理布局、集聚发展、创新驱,动”的方针,打造三大板块、一区一带的“三高一特”产业发展战略格局。,三大板块:打造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高新区板块(以高新区主园区为板块组成范围)、以高端服务为重点的东部板块(横琴-香,洲高端服务业板块)、以高端制造为核心的“两港”板块等三大板块鼎立格局。,一区一带:以生态农业示范和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为原则,规划布局西北部“黄杨山生态绿核”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和,以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为重点的沿海特色海洋产业发展带。,三高一特,三大板块,一区一带,佛山产业布局情况,佛山市,佛山工业体系较为健全,涵盖了几乎所,有制造业行业,家电、家具、陶瓷、机械装备、,金属加工等传统行业优势突出,光电、新材料、,生物制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佛山产业布局情况,1.7%,7.4%,7.1%,7.9%,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业,轻工业,重工业,2018年佛山市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增长,当前,佛山市正着力建设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大力发展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把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打造成世界级的先进制4.9%造业集群。,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佛山市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均较上年有所增长。,佛山产业布局情况佛山市下属五个区,每个区的经济发展不同。多年来,佛,山坚持分权化的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模式,大力推动财力、资源和管理权限向基层下沉,基层活力动力较足。2017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中,佛山五个区均位列,前50强,其中顺德、南海区分列第1、第2位。在全市32个镇(街,禅城区,道)中,共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6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10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41个,省级专业镇38个,形成了“一镇三水区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形态。,顺德区南海区,高明区,佛山产业布局情况,”新业态蓬勃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佛山产业布局情况,惠州产业布局情况,目前,惠州正在加快构建“2+2+N”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即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推动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培育物联网、云计算、LED、生物医药等产业成为优势产,业,推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服装制鞋、家电制造、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支柱多元、结构优化、支撑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惠州市背靠大亚湾石化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化工资源,同时也拥有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抽水,蓄能以及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这为惠州乃至整个大湾区的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先发优势。,此外,清洁能源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大湾区抢占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制高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据惠州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建成,广东省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物联网LED现代物流,云计算生物医药休闲旅游,惠州产业布局情况22N产业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支柱产业,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新支柱产业,东莞产业布局情况,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包装印刷业,五大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领域,东莞依托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等“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一代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及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等科技创新载体的前瞻布局,是列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地级市。,东莞产业布局情况,东莞市作为制造名城,制造业支撑着经济的发展。东莞市立足产业自发集聚基础,结合产业发展空间需求,以,营造产业生态与推动产城融合为导向,为重点新兴产业在空间尺度上构建“一核三带十区”的发展布局,打造十大产,业集聚区,升级东莞产业发展新阵列。,构建“一核”,依托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众多集聚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以松山湖高新区科技研发创,新和高技术产业为源头驱动的重点产业发展核心区,完善松山湖片区创新创造集聚功能,发展总部基地、创新平,台、服务中心等,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东莞产业布局情况,打造“三带”,突出东莞区位特色,发挥产业集聚带动作用,南联港深、北接广惠,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西部高端高新产业带。发挥水乡新城、滨海湾新区的“临海”优势,对接深圳西部发展轴,在深度、,广度拓展新兴产业发展新空间,集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终端。,中部创新创造产业带。依托松山湖高新区,融入港深莞“世界新硅谷”活力高能带,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集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机器人。,东部智能制造产业带。依托东莞临深片区,积极对接深圳东部、中部发展轴,发挥制造业集聚优势,,集聚发展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东莞产业布局情况集聚“十区”“十区”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高性能电池产业集聚区,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先进材料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发挥松山湖高新区的集聚作用,加大对国内外优质医疗器械企业的招商力度,培育孵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